分卷阅读185
子自己就不想上学。
他家的苏灵堂姐就不想上学,死活不想上,已经闹了一年了。今年还在继续上学也是被三叔打了一顿才上学。可现在他堂姐虽然说是上学了,但也不学习,他都不见苏灵写作业。
苏灵是这样,苏荷也差不多,都对上学不感兴趣,甚至烦躁。这星期苏田叶还听见她们问姑姑城里有没有工作岗位之类。
家里小的那些不说,也都没有多少心思放在学习上,只能安慰自己他们年纪还小,之后还有机会,几年后开放高考,他们也才上初中高中,还可以学习。就是两个堂姐不好弄,他自己怎么说都没用。
苏田叶知道之后会高考,也想办法劝他堂姐了。但是现在他才发现,平时堂姐看起来文文静静的,但是真的很执拗。一根筋起来,谁说话怎么说话都不好使,苏田叶磨破嘴皮子,人家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于是他只能从他三叔下手,他给他三叔将成绩好的大饼画了一个,也不知道这个饼能坚持多久。
初中离他们这里不远。走路也就十分钟左右就到了。
教室里乱糟糟的,一个长假过后,大家都玩疯了,现在很多人都在找作业‘借鉴借鉴’。
刚到教室门口,二虎就将胸膛挺起来,昂首阔步的走进教室,非常有派头。
苏田叶看着他和平时相好的那几个混成一团,自己也回到座位上。
他是和张林玉同桌,但是现在对方还没有来。他先将凳子放下来,擦干净桌子。打扫教室后,桌子上一层的土。
张林玉喜欢赖床,苏田叶是知道这个的。张林玉总是最后一秒才起床,然后随便吃两口早餐,最后踩着上课铃进教室。
“哇!你居然写完作业了!牛!我结拜就是厉害!快给我抄一抄!”苏田叶正整理自己的作业,就听到后排传来了哄闹声,一听就知道是二虎在炫耀了。
“叫我一声爷爷!”
“滚!快给我本子!”
现在距离上课还有一点时间,苏田叶找出自己夹在作文本里的信纸。这上面是他上次作文又改了几次的稿子,誊抄的工工整整。
这篇作文,他灵感确实是从家里人身上来的。
秋收的时候,家里无论男女老少都在干活,他爷爷爸爸身上的汗水能将衣服浸湿,他们的皮肤是黝黑的,指甲里有土指头干裂粗糙。
每天早上太阳还没升起来他们就要出地,中午也不停歇,晚上直到月亮升起来才会回家。他们回家后会累到一句话都不想说,这就是农民的一天。
但是他们的眼睛又是那么的明亮,就算每天回家都会累到饭都不想吃,他们每天也还是那么的有劲头。
隐藏在艰辛的期盼,苏田叶这篇作文想要表达的就是这样。在这片土地上的人,面朝黄土背朝天,一颗汗水摔两瓣儿,但是他们始终期待着,期待着未来的日子。这也是他们这个民族的血脉特性,永远有韧性的顽强的生存着繁衍着,这样的精神也永远激励着他们。
他自己改了好几天,但不知道合格不合格,他想让老师看看,顺便再问问老师她们有没有报纸。
苏田叶敲了敲门。
”张老师。”现在办公室里坐着五六位老师,“老师们好。”
苏田叶打了招呼。
张老师喊苏田叶进来。
张老师是他们班的语文老师,也是班主任:“怎么了,是有什么题不懂吗?”
因为苏田叶经常来办公室找老师们问问题,老师们都习惯苏田叶来办公室了。
“老师,我想问一您这里有报纸吗?有的话可以借我看看吗?”
“有的,你不问我也想给你看了。”张老师一边说,一边就找报纸,然后又问,“不过你怎么突然想起看报纸来了?”
“是这样,我想看看能往报纸上投稿的都是什么样的文章。我上次那篇作文自己回去改了改,还想让您帮我看看,我想试试自己能不能投稿,就算失败,这也是一个经验。”
?
作者有话说:
谢谢可爱们的营养液(^з^)感谢在2021-10-19 22:45:59~2021-10-20 22:26:1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梧桐残血 8瓶;薇狗 5瓶;janary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96.年代文
年代文/7
“好,不错,有志气,。”张老师很欣喜,他们学校还从来没有人上过报纸呢,不止他们学校,他们整个镇子都没有。
张老师将自己已经整理的好的报纸的递给苏田叶:“这也只是一部分,我这里的报纸也不全,不过你还是可以看看,写作文就是要多看多读。”
“哎。”说罢,她又难掩失落的叹了口气,“很多书都不全,想要看别的书也很难找,你如果需要,我那里还有几本书,也是这几年才慢慢找下的。”这也是因为小山村整个环境都比较缓和才行。
停顿一下她又说:“我对报纸上的投稿目前也没有什么研究,我只能看看你的作文怎么样。报纸上的文章选题长短等都有要求,而且它也肯定会更严格,所以,这就要像你先前说的那样,不管成功不成功你都要保持平常心。”
张老师之前也没有想过这件事情,因为现在想要往报纸上投文章确实比较严谨。他们是在村子里,现在才初二,对这些的重视程度与消息都差一点。不过现在自己学生提出来了,反而给张老师打开了一条思路。
“我这里的报纸很多是梁宁市的,上面多是实事方/针。前几年咱们哈山市也办报纸了,你可以先投哈市的。”张老师给苏田叶建议。
梁宁市是他们的省会城市,发达很多,他们这里的大部分人这辈子都没有去过那里。
哈山市就是苏田叶他姑姑姑父所在的城市,他们如果坐车去的话,只需要五十分钟左右,不过苏田叶长这么大,去的次数也没有十次,就是这样,他去的次数在孩子们里面都是算多的了。
哈山市也在三年前才办了报纸,不过不管几年前办的报纸,他们村子里的人都没有买报纸的习惯,只有在学校或者一些政府机关才会订报纸。
苏田叶在张林玉家里看过报纸,还问了他姑姑姑父,知道报纸上面的板块划分。
“好的老师,我也准备先投哈山市的报纸。”苏田叶还没想过梁宁市的报纸。
他觉得哈山市的报纸自己投四五次能中一次那也很值得自己骄傲了。而且他还有点取巧心理,最近正是秋季大丰收,人们的劳动季节,他写的也是这方面的事情,可以说的上是紧跟时事。可想是这样想的,苏田叶知道,如果自己写不好,再紧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