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
是否正确,有时候觉得好,沈逸尘待他不薄,没有沈逸尘就没有今天的他,有时候又觉得后悔,他本可以拥有不一样的人生,却不得不跟沈逸尘绑定在一起。
比如说现在,他就是后悔多一些。
他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但好像只感动了自己。
季长宁打了个冷颤。
管家撑着伞跑出来问他出什么事了,在屋里老早就看见他了,怎么不把车开进去。
季长宁这才回过神,惊觉手上的烟早就灭了,连衣袖都湿了一块,他说没事,直接下车了,管家连忙把伞撑在他头上,季长宁道谢后让管家替他把车开进车库里。
沈逸尘在客厅看新闻联播,季长宁像是没看见他似的直接上楼,沈逸尘叫了他两声都没反应,沈逸尘脾气也来了,还没有人敢这样不把他放在眼里,“站住,问你话呢。”他跟着季长宁上楼。
季长宁脚步一顿,目光沉沉地回头看他,“能让我静一静吗?”
沈逸尘看出来他现在精神状态不对劲,但他也很不爽,他回家是想有个贴心的人等他,而不是给人当出气筒,但最近总是他哄季长宁多一些。
“都要三十岁人了能别这么幼稚吗,谁惹你生气你就去找你,别把情绪带回家行不行。”
简直是火上浇油,季长宁瞪他一眼,把房门砰的关上了,沈逸尘被他关在门外。
“喂!”沈逸尘拍门,季长宁压根不理他。
管家听见动静后跑上来看情况,沈逸尘按捺怒火,问管家谁欺负他了?
管家说不知,早上出门心情还挺好的。
沈逸尘打电话给徐琳,问她季长宁在公司发生了什么?
徐琳吓了一跳,听出他语气里的不悦,“没啊,他下班时可高兴了。”
沈逸尘脸上阴晴不定,最终摔门而出,好大一声,好像连房子都震了一下,比季长宁关门的阵势大多了。
管家叹了一声,然后拿了把伞跑出去追人,外边还下着大雨,这位祖宗两手空空地走了。
管家追上去给沈逸尘撑伞,劝他别生气。
沈逸尘觉得这家实在没法待了,季长宁以前明明不这样,很懂事,知情达理,也不会跟他吵架,真是越活越回去。
到了车库,管家暗自庆幸车钥匙还在手上,上车后问他要去哪里。
沈逸尘还是怒气冲冲,“去尚景。”
过了几秒,忍不住跟管家说:“我在外面生气了从来不回家跟他撒火,他倒好,给我甩脸色。”
管家心里说可不是嘛,你直接不回家,你就只有心情好的时候才会回来,可季长宁跟你不一样啊。
管家知道他有多喜欢季长宁,还是顺着他的毛说,“您又不是不知道他的脾气,季先生对不熟悉人一直都很客气,遇见烦心事喜欢压在心里,压着压着就爆发了,又不好跟外人发脾气,就只能冲着您来,他知道只有您会包容他。”
沈逸尘冷哼一声,“没用的东西,就会窝里反。”
管家听出来他气消了一些,不得不感叹他真是被吃的死死的,嘴上却说:“肯定发生了什么事让季先生一时之间控制不住情绪,明天他就清醒了找您认错。”
到了尚景,王杰见他心情不佳陪他喝酒,听他埋怨季长宁胆子肥了不听话,他便问晚上要不要找个懂事的来伺候,肯定比季长宁要有眼色。
“你看着办吧。”沈逸尘漫不经心地说,突然又改口了,“之前那个宋什么还在吗?”
王杰说他要问问。
宋玉接到电话时受宠若惊,他自从那天生日会后就没见过沈逸尘,还以为是送的礼物犯了禁忌,没想到宋老板今天又叫他。
“有空有空,我现在赶过去。”宋玉连忙说。
自从沈逸尘对他没兴趣后,公司的人对他也明显冷淡起来,经纪人之前还给他谈了一个综艺,结果无声无息,他总算明白沈逸尘这颗大树的能耐了,必须牢牢抓住机会。
宋玉匆忙赶过去,脸颊有一些泛红。
沈逸尘见他低眉顺眼地坐在旁边,额头出了一点汗,随口问了句先前在忙什么。
宋玉乖巧地说:“没有,只是在吃饭。”
沈逸尘微微皱眉,他突然想起季长宁,不知道他吃饭没有,说在外面吃但又回来的挺早。沈逸尘出了一会神,接着脸立马黑了,我管你饿死都好。
宋玉小心翼翼地看他,在心里叫苦不迭,沈总为什么突然就不高兴了。
作者有话说:真的,最后一次,不改了。
第8章 回忆杀
季长宁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家里不富裕但很温馨,父母很疼爱他,快乐的日子在他八岁那年戛然而止。
双亲遭遇交通事故去世,那天他原本也想跟着去的,爸爸妈妈说他长大了,摩托车坐不了三个人,让他乖乖在家等他们。
突如其来的噩耗改变了季长宁的一生,叔叔得到消息后匆忙赶回来处理后事,很多人说幸好没有把孩子带上,不然一家子都没了,季长宁当时哭的浑浑噩噩,在他长大后想过无数次为什么爸妈当初不带着他一起走。
守灵那晚村长过来烧香,安慰他几句后在祠堂门口跟几名老人聊起来,他们的谈话没有刻意避着季长宁,因为是关于季长宁以后的去处,他才八岁,总得要人来照顾他。
季长宁木然地坐在火盆前烧纸钱,做法事的先生说纸钱跟香烛要一直烧一秒都不能断,他瞳孔里映着火光,眼睛干涩肿胀。
“真是作孽,孩子还这么小,夫妻俩怎么舍得抛下他走的,家里的老人早几年也不在了,以后谁来照顾他?”
商量来商量去,还是先问季长宁的亲戚朋友愿不愿意收养,但他说是年龄小,也早就记事了,没人想要拖油瓶。实在不行,就只好由村里出钱养大。
叔叔跟他守了一晚,眼睛布满红血丝,抽了整整两包烟,地上满是烟头,第二天说,长宁以后由我来养。
那时候叔叔家已经有三个男孩了,婶婶肚子还怀了一个,他们那里偏僻,计划生育抓的不严,只要肯交罚金就行。叔叔常年在外打工,跟着建筑队到处跑,工作辛苦赚得也多,但要多养一个男孩还是够呛。
这份恩情他会永远记在心上。
到了叔叔家他就是年龄最大的孩子,季朝生比他小两个月,季明生六岁,季静生三岁,再过七个月,他们最小的妹妹出生了。
婶婶是个朴实的农妇,照顾这么一大家子不容易,平日做什么事都要精打细算,喜欢劝导他们勤俭节约,每要花钱的地方都会跟他们算一笔账,水电费煤气费甚至课本费,季长宁知道的清清楚楚。
他们几乎不需要买青菜,婶婶有一亩菜地,春夏秋冬都有时令蔬菜可以摘,吃不完的甚至可以拿去集市卖钱。
季长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