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9
震了震袖,而后才居高临下的垂目看向身下的少年。
少年本就瘦小,这么趴在书案上,苍白一节瘦瘦小小的手腕搭着泛黄的书页,只露出小半张脸,墨黑的长发披下,将他整个人都盖住了半扇。
楚骥发出一声冷哼。他扣住少年的后脖颈,将人从椅子上抱起来。
这东西瘦瘦小小的,重量也轻得像是羽毛,楚骥两手抱着他,仿佛没有重量一样。
男人眉头又皱起来。
至少先楚帝那些无用的子孙们,一个个吵闹娇纵非常,没一个如少年这般脆弱,碰一下仿佛都要碎掉。
当然,也没他这么愚蠢,在他眼下还能睡熟。
男人垂目看着怀里的少年。
这东西被他抱起来时倒是机警的僵了一瞬,只是片刻就放松下来。不止如此,少年似是察觉到令他安心的气息,紧闭着眼,垂在身侧的两只纤细手臂抬高,又落下,最后摸索着攥住了男人胸前绣着暗纹的领口。
用了些力气,攥得细瘦的手背露出些青色痕迹。
视线上移,便只看到小半张脸。
这东西紧贴在他臂膀上,也就只剩下下半张脸还能被看见。
微弱的带着热气的呼吸紧紧贴在他臂膀处,仿佛挨着一个小火炉,对信息素紊乱时的楚骥来说,感觉尚好。
男人迈开步子,不再看这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只是手臂却放得更低了些,这使得少年窝得更舒适,头抵着他的肩膀,微张着唇瓣,猫崽子一样弱弱的呼吸着。
下一刻,他怀里陡然一轻。
男人停住步伐,再垂目看去,原本缩在他手臂中的少年已经消失不见了,只剩下被□□的褶皱起来的玄色衣袖才能看得出刚刚应是有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东西在过。
“陛下,太大人已经在前殿等候了。”
殿外,丁从喜压低声音汇报道。
知道里边有位小贵人,丁从喜也不过是照常通报而已,只是万万没想到,他刚禀告完,殿门便在他眼前打开了。
丁从喜怔了一下,连忙跪地请安:“陛下。”
男人面色未变,眉眼却阴鸷得可怕。
他背着身,冷声开口道:“将里边的东西都丢出去,不要让朕再看见!”
丁从喜一怔,随即把头压得更低:“是!”
“慢着,不必了。”
男人又忽然道。
他闭目冷静下来。
区区一个坤泽而已,他何至于生此大怒。
“摆驾紫宸殿。”
*
天色渐晚,寒风萧瑟,家家户户都紧闭着大门。
正德负责驱着马车,自清则坐在另一侧,裹了裹衣服,哈了口热气扑手。
只是车撵刚刚行至都江候府街外围拐角,便传来有些骚乱的动静。
自清放下手,与正德对视一眼,朝都江候府的方向看过去。
马车驶过拐角。
世子府的侍卫已在侯府外等候许久了,见到马车,当即眼睛一亮,一路疾奔而来。
正德拉住缰绳,待稳住马车后,才厉声质问道:“大胆,世子驾前怎的如此莽撞!”
侍卫抱拳单膝跪在地上,低喊道:“世子殿下恕罪,只是属下有急事要报!”
正德还待要说,自清拧着眉摇摇头,看向被掀开的马车帘子,听到动静出来的宣王世子,伸手要扶。
楚祈宣避开他的手,外界风凉,他咳了一声,目光沉稳的看着跪在马车前的侍卫,道:“你先起身,有何事要报。”
侍卫得到命令,迅速高抬起拳头,急声回道:“回禀殿下,都江候府小世子他、他不见了!”
*
上书房。
太河均跪在殿下,正待行礼 ,楚帝打断他道:“爱卿免礼,朕叫你来,是想问问可有进展。”
太河均早有预料,起身回道:“陛下,臣确有事要报。”
自晌午惹了楚帝大怒之后,太河均便一直在藏书阁查阅典籍。
有了先统领与其坤泽的例子,这次查阅时,太河均在一些民俗典籍中也发现了蛛丝马迹。
因着坤泽数量稀少,乱世结束后,各国又都专门成立了坤泽宫,精心照养之下,少有发生坤泽在第二次成熟期陨落的事,是以对于坤泽的第二次成熟期的有关记载也相对稀少。
太河均道:“臣斗胆,敢问陛下见到那名坤泽之时,是何状态。”
状态?
想起少年病歪歪的样子,男人微挑起眉,沉声道:“这东西两次现身,均是在狼狈之时,消失亦是在意识不清之际,依朕之见,倒是连他自己也不甚清楚目前的状况。”
这便对得上了。
太河均拱手道:“陛下,相适配的坤泽与乾元天生便具备感应能力。臣揣测,他应是处在第二次成熟期,又因不知道自己是坤泽,所以没有应对,才会在意识溃散时,由本能激起与陛下的感应。”
所以在白岩失去意识,或者极度恐惧的情况下,会再度消失。
男人抓住重点,他语气无甚变化的问道:“你的意思是,只有他才能决定何时何地出现在朕面前。”
太河均微顿,低声回道:“是……陛下。”
这便意味着他们无法掌控“他”出现的契机,楚帝完全处于被动的状态。
殿内陷入一片沉默中。
男人束着手臂,淡淡看着窗棂外漂泊的大雪。
那软乎乎的东西触感似乎留在了他掌上,现下他掌心仍是软绵冰凉的。
他忽而侧首,沉目看向跪着的太河均,道:“朕知道了。派人彻查江郡,尤其是年纪十四上下,待参考的学子。如有册录之外的坤泽,直接押送宫内!”
江郡上下,待参考的学子。
如此精准的描述叫太河均神情一怔,而后迅速俯身道:“臣领旨。”
楚帝挥袖:“下去吧。”
“陛下,臣还有一事要禀。”
太河均却没有起身,请恩道。
男人皱起眉头,语气不太好的问:“还有何事?”
他体内的信息素察觉到属于坤泽的气息消失,又开始躁动起来。
太河均:“陛下君威甚重,江郡群臣虽为您威名震慑,可若想使朝政稳固下来,必得恩威并施。陛下不妨借此次世子出使一事,广邀群臣,以彰亲切之意。”
江郡朝堂虽蛀虫甚多,可百足之虫死而犹用,能用之才亦不在少数,不过大部分都如吏部尚书那般,因着不是楚国臣,又慑于楚帝的凶名,在朝堂上喏喏不敢多言。
而且除此之外,此次设宴或还有另一作用。
楚骥看穿他的想法,道:“上上策,那便由爱卿安排此事。”
太河均领旨起身,只是离开前,仍是踟躇了片刻。
楚骥看他一眼,便知晓他要说什么。
他冷下脸,道:“朕已然接受让他存在,爱卿还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