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0


会有好结果。

看着梅舸做的第三件事,孟月池轻轻抬手,撑住了自己的下巴。

她竟然让那个男扮女装二十年的瑞郡王万俟引上朝听政。

“陛下本不必这么做。”

被她派人找来的柳朝妤和苏茗子一人面前摆了一个冰盘,上面摆着些果子。

“对,陛下这般,反倒显出了些刻意和心虚。”

苏茗子附和了柳朝妤的话。

打压皇亲怎么了?哪朝哪代的皇亲没被打压过?皇位之争就没有谁是真正能争得体面的。

“梅尚书说服了陛下,瑞王才有了上朝的机会。”

孟月池手中捏着茶杯。

她真正好奇的是梅尚书为何如此。

“我还以为梅尚书大权在握会重用些女官。”柳朝妤和梅舸毕竟是有些旧怨的,说话也刻薄,“没想到她一招权在手,倒像极了个男人。”

孟月池轻声说:“梅尚书眼里,党争不分男女,她让瑞王上朝,是在拉拢许多有意扶持瑞王继位的——寒门。”

“啧,拉拢那群酸儒有什么用?在御史台打架都打不过女臣。”柳朝妤对这些人从来不屑一顾,“她梅舸总不会是想在史书上混个好名声吧?酸儒也就这点儿用处了。”

名声?

孟月池垂下眼眸,手指在袖角勾了下。

梅舸绝不是个会顾念自己名声,尤其是在男人里的名声的人。

她这么做,只是因为有利可图,只是她不懂,到底是什么利。

繁京,皇城内殿。

病色更甚从前的万俟玥看着跪在地上的梅舸。

“雪君你近来倒是跟那些文臣走得近。”

“陛下,让那些人闭上嘴不容易,不如让他们多些事做,微臣只是想了些法子。”

万俟玥坐在御座上,眯着眼看着被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

从内廷女官到如今的百官之首,梅雪君身上的全部都是得她所赐。

“最近梅尚书动作频频,朕在这宫里看着,还以为你也想换个男人来当皇帝。”

“陛下,微臣如今在朝中战战兢兢,陛下千万可别拿微臣取笑了。”

说罢,梅舸差点儿就要把自己的官帽取下。

万俟玥真的哈哈一笑:“朕自然知道你,罢了,退下吧。”

梅舸恭恭敬敬退出内殿,和从前每一天都一样。

一路从内殿走到宫门,她略一抬眼,看向了天空中偏西的太阳。

骄纵了大半生的陛下呀,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的陛下,只不过是一个男人站在她的皇座面前,就让她想起自己是女人了。

男人的目光,男人的野心,在男人们的注视下如身处刀丛一般的逼仄,遇事会先想“可是因我是女子,因他是男子?”

——这一切,她的陛下已经开始无师自通了。

“身为女子,这本是不必教的道理。”

多年前那个年轻的声音忽然出现在她的耳边,让她停下了脚步。

可惜,陛下她得被教过才知道。

回头,看了一眼深深的宫门,她微微一笑,仿佛不经意间想起了什么好笑之事。

从今往后,女臣入朝,就该容易多了。

第141章 姑娘请披黄袍(二十七)

玉衡二十七年也没有一直太平,到了夏收之时,整个北方连降大雨,前几日还一片丰收气象的麦田地瞬间成了烂泥塘子。

谁也不知道这一场雨是要从哪儿下到哪儿去,今年物候反常,麦子刚黄了天就热起来,此时碰上大雨,麦子倒在了地上,老天爷遮了眼似的要跟老百姓过不去,她们也就只能泡在雨水里去争粮食了。

是争粮食,也是争命。

今年为了收粮食特意找人打的钐子是个好东西,可麦穗倒在地上了,用它也实在推不起来,趴在村子公田的地里孙阿梅只能趴在地上用镰刀割麦子,她孙女也是一样,大半截身子都滚在了泥地里。

两个曾孙不管大小都在往家里抱麦子,两条小腿儿跑得飞快。

邻田的汉子今年种的是粟米,要收还得等秋天呢,他把自家田垄里的水放掉,也推了木车拿了镰刀来帮着收麦子。

“孙老婆子,咱可说好了我帮你们一天,你好歹给我吃顿干的。”

“好!你这时候来帮我们,我记了你的情分!”孙阿梅说话的时候都咬着后槽牙,干瘦的腕子上青筋暴起,全是用力气累的。

汉子嘿笑了声,埋头开始干活儿。

一阵碎乱的脚步声从远到近,孙阿梅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发现身边多了个帮忙收麦子的人。

“白娘子?你怎么……”

“我把一块儿种棉花的姐妹都喊过来了。”

头上戴着斗笠的白娘子也趴在地上干活:

“我家的麦子前天就收净了,孙大娘您不用担心,其他没来的姐妹都在烧火呢,到时候把麦穗摘了在炕上烘干了,保准磨出来的面还是白的。”

今年整个长村种麦子的人家不少,大概有一半,像白娘子这般没有庄稼要操心的,纷纷下了田帮着抢收麦子。

孙阿梅收的这块地是村里的公田,得了粮食是专门给孤寡老幼的,前些年战事那么多,村里可是死了不少青壮,没到岁数能分田的孩子、早就在田间干不动的老人,失了家业儿女,失了父母庇护,都指望这块田呢。

雨水把孙阿梅的白发带到她的脸上,她也顾不得去管。

沉沉的云后面大概有了几分天光,孙阿梅甩了甩沉重的手臂,估摸着快到辰时了。

她回身,看见一队人举着镰刀来了。

“传节度使大人令,凡各城中十五以上,五十以下,无论男女,下田帮收,辰初上工,酉初下工,一餐定于午时正,帮收一日可抵两日徭役。”

衙役的腰上也插着镰刀,读完了告示,他大声喊:

“哪家缺人?来领人干活了!大人说了,不用你们担饭食,给口热水就好了!”

立刻就有人从烂泥地里跑了出来,点了个汉子帮忙,一时间田道上乱哄哄的,都是来找人帮忙的。

孙阿婆本想等最后才去,却有几个女子不声不响先来了她这儿。

“阿婆我们来帮你收麦子!”

女子的声音可真脆,是年轻的姑娘家。

孙阿婆想要站起来却没有力气,看了眼女子手里簇新的镰刀,笑了笑说:

“你们就从那头开始吧!劳烦了!”

能有人帮忙,已经是想都不曾想的好事儿了。

中午的时候雨一点也没小,天还热,田里的水像是要蒸成气似的,能得了这么多帮手,孙阿梅心里也不那么焦了,让她的曾孙女回去烧火做饭,养的鸡下了蛋,她让曾孙女一口气煮了十个。

“添些蒜末子和香油,鸡蛋一块儿拌了,再蒸个茄子拿酱拌了,粟饭做足了,吃干的。”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