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6


桶!”

他一本正经地跟刘彻分辨起来,说是饭桶只装饭,他还要吃肉、吃菜、吃点心、吃水果,什么好吃的好喝的他都要尝一尝,怎么能说他是饭桶呢!

刘彻哈哈大笑,只觉这娃儿果然伶俐可爱,光是听他讲话就逗趣极了。

他问道:“要不要在宫里住几天?”

霍善道:“我和师父说好了,见过您以后就该回新丰县去的!”

刘彻心情正好,并不为难他,点着头说道:“也行,你也算是当大官了,都说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是该回一趟的。这样吧,你先回去看看,回来以后再住宫里来。”

霍去病:“……”

为什么这人把抢别人家孩子说得这么理所当然?

霍善对于住哪里倒没有太大的执着,开开心心地告别刘彻出宫去了。

出了宫就是满长安城给熟人送自己带回来的土特产。

他也不管对方贫富贵贱,只要是熟人他就送,不熟的……压根就没想起来。

到第二日一早,霍善又带着一车车礼物浩浩荡荡地往新丰县方向走,要去见见自己熟悉的乡亲。

二柱他们早就得知霍善要回来,早早就从庄子那边跑出来爬矮墙上等着,连霍小黑、霍小白都被牵了出来等待三年不见的主人回归。

霍善隔得老远就见到人了,招呼着马儿跑快一些,一到地方就开开心心地跳下马,跟同样跳下矮墙的二柱他们抱在一起。

昔日小伙伴挨个抱了一圈以后,二柱就给霍善起讲起自己的新名字,说自己和哥哥现在都不叫大柱二柱了,而是叫赵仁和赵义,都是从先生给的字里挑的,他们学得最好,挑得最早!

霍善也为他们高兴,表示等赵义他们再长大几岁就跟他出去干大事。

虽然他自己从小遍地跑,但他也很清楚像他们这个年纪是不适合到处奔波的。

赵义也知道这个道理,点着头保证自己会继续好好学习,绝对不会丢了霍善的脸。

赵仁话比较少,只拿出自家养的蜂蜜问霍善要不要尝尝。

他们爹现在的养蜂本领已经远近闻名了,不少外县的人都想过来跟他们学呢!

霍善听后倒是有些意动,虽然南方的制糖作坊已经初具规模,但蜂蜜也是不可或缺的食用蜜来源,而且蜂蜡的用处可不少。

他如今长了几岁,已经知道世间的收益大多伴随着风险。养蜂也一样,吃得了这个苦的人就入行,吃不了这个苦的便别吃这口饭便是。

霍善分了一圈礼物,才把二柱爹找过来商量南下推广养蜂技术的事。

要是他们一家也跟着去南边,不仅二柱爹的养蜂本领能发扬光大,他和二柱兄弟俩平时也可以一块玩啦!

听霍善这么一邀请,二柱爹立刻应道:“只要阿善你有需要,我们跟着去哪都行。”

他们夫妻俩比谁都清楚自己如今的好日子是怎么来的,更清楚自己的孩子跟在霍善身边以后会有什么样的造化!

事情都商量好了,霍善便在自家庄子上闲住了两天,一天到晚跟昔日小伙伴们捉鱼摸虾或者组团踢球。

直至刘据派人捎口信过来说张骞回来了,他才解除快乐的儿童模式返回长安。

张骞在大汉逼得匈奴退至漠北以后再次自请出使西域,这一去就是好几年,到现在才回来!

而且这次张骞不是自己回来的,他还带着乌孙使者一起过来。

刘据在江夏郡那会儿时不时听霍善念叨几句张骞,听闻张骞抵达长安以后便第一时间派人知会霍善。

第241章

霍善屁颠屁颠跑回长安, 成功被他爹和他太子叔偷渡到张骞觐见现场。

刘彻当然也是知情的,霍善早几年就提了一嘴说要经略西域,这会儿大汉最了解西域的人出使回来了,让霍善和太子过来长长见识也无妨。

怀揣着封侯野心入宫准备给刘彻讲述西域见闻的张骞, 踏入殿内后瞧见的就是刘彻带着太子, 霍去病带着个娃,旁边还有个卫青。

张骞:?

他回长安后也曾听闻霍去病找回个孩子, 这孩子还很得圣心, 又是让刘彻给他封侯又是让刘彻给他封官。

怎么看都是个比卫青霍去病还能迷惑人的奶娃娃!

毕竟卫青虽然一上阵就被封为车骑将军, 但那时候卫青也二十好几了,并不是几岁大的小子。

如今一眼看去, 这位朝阳侯却是尽往好里长, 一双乌溜溜的瞳眸更是格外有神, 任谁看了都忍不住心生喜爱。

张骞还想要多打量几眼霍善, 才发现霍善也正目光灼灼地望着他,眼神比刚才更亮了。

这小子在御前一点都不拘束, 还拍拍旁边的空位招呼张骞快过来坐下说话。

张骞忙回过神来,上前向刘彻几人见礼。

霍善也转头看向刘彻。

刘彻笑道:“坐下说话吧。”

霍善连连点头:“坐下, 坐下。”

张骞在刘彻的示意下落座, 还真坐在了霍善旁边。

霍善积极地作为发言代表,一个劲询问张骞在西域的种种见闻。

张骞是想要封侯的,所以他这次极力游说乌孙使者跟自己一起回来,就是想证明自己还是有作出过努力的。

虽然这份努力距离他出发前给刘彻画的大饼相去甚远。

张骞自请出使西域的时候是这样对刘彻说的:陛下您看, 现在匈奴人被打跑了, 整个河西走廊空空荡荡的, 不如我代表大汉出使乌孙,力邀乌孙举国搬家到这里来和我们共抗匈奴。

一般人听到什么举国搬家, 肯定觉得不靠谱。

可刘彻不是一般人啊,他觉得世界就该围绕着他来转,一听张骞这个计划就觉得……妙哇!我给你钱,给你人,你去西域只管撒币,成功说服乌孙的话给你封侯!

河西走廊不仅自然环境恶劣,还随时随地会被匈奴人南下打一顿,乌孙人又不是傻子,那肯定是不肯举国搬迁过来给大汉当肉盾的。

不过乌孙这边觉得和大汉联合一下也没问题,到时候大汉和匈奴打起来,他们看情况补上一刀(具体补哪边也看情况)不就好了?

大汉人说话又好听,给钱又大方,买东西从来不砍价,他们超喜欢大汉人的。

张骞这次不仅说服乌孙使者一起来长安,还带回了刘彻的心头宝……大宛马!

有大宛宝马兜底,张骞说起话来背脊都是挺直的,绘声绘色地描绘起西域的风土人情。

还有各国的特色物产。

可是讲着讲着他就发现有点不对劲了,怎么旁边的小豆丁好像……也是个西域通?

比如他讲到一种叫胡荽的香料,霍善就开始在边上卖力夸赞:“这个好!听说这东西又叫香菜!吃面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