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3
着这些追出去。只好放下东西起身去送,回来将这些妥善的收藏起来。没见到面,心里总觉得隔着。跟对方相处觉得有些别扭,尺度不好把握。
她这厢无法完全接受她们为亲人,那老两口却是想方设法的想跟她亲近。似乎不用她们母女亲自见面,她们老两口早已认定她是小主人。
初六正式上班,元宵节的时候老太太又来了。安安静静的站在大院儿门口等着,手里提着食盒,不打扰任何人的坐在一旁。
看到她回来迎了上来,脸上的笑意有些讨好的意味。“元宵节了,我给你做了些元宵。不知道你喜欢什么口味,我都做了一些。有的偏甜有的不太甜。还包了些饺子,有酸菜猪肉的,还有胡萝卜羊肉的。放窗户外冻着慢慢吃。糕点也不太甜,您留着慢慢吃。”
“我该怎么称呼您?”
“不介意的话喊我何婶儿吧。”
那么一大包,全是给她的。丝丝不能这样将人打发走,笑笑请人回家。洗手准备给她泡茶。
女人看她拿茶壶,赶快站起来说自己来:“怎么能让您给我泡茶呢,我自己来,自己来。”
烧水的工夫,女人将一封信交给她。“香港寄来的,是给您的。”
牛皮纸的信封,上头写着女儿亲启。这熟悉又陌生的称呼,让丝丝感觉拿在手里有千斤重。当着老妇人的面没看,等送走她后才撕开信封。
打开一股淡淡的百合花香味,洁白的信纸,上头晕染着一点点湿润的痕迹。一点点褶皱,像是一朵朵鲜花。一个母亲所有的思念与期盼,都通过这点点泪痕展现在她面前。
第六十二章
“我亲爱的女儿。虽然我们从未见过, 可妈妈的心从未有一刻离开过你。四十多年的挂牵,当我接到信看到你照片的那一刻忍不住痛哭失声。我的孩子,我拿着你的照片紧紧贴在胸口, 恨不能肋生双翅飞到你的身边……”
母亲的自白,让人到中年同为人母的丝丝泪洒纸张。母女二人的泪痕交与一处, 透过这薄薄的信笺感受到她那揪心的痛楚与思念。
石竹和石勤一进来就看到她低着头在流泪,俩孩子慌张的跑过来。一左一右拉妈妈的胳膊。
“妈妈, 你怎么了?”石竹伸手给妈妈拭泪。
“妈、你怎么哭了?”石勤大长胳膊拽了纸给妈妈。
丝丝抬头,脸上还有泪滴,对着孩子们笑笑。“没事,没事, 我就是忽然与人共情。”
石竹问:“与谁共情?”
石勤说:“是妈妈的生母写来的信?”
丝丝点头, 俩孩子顿时明了。石勤跑去给妈妈弄了个湿毛巾, 石竹挽着妈妈胳膊在沙发上坐下。
“妈、她是回不来吗?”
“嗯。现在没放开海外通道, 信里说已经递交申请。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审批下来。”
接过儿子递来的毛巾擦把脸, 丝丝望着刚想说什么。孩子转身去了卫生间,她的话也没说出口。
晚饭煮了何婶儿带来的饺子, 石勤弄了豆腐粉条西红柿酱等炒了汤, 做成了汤饺。于解放晚饭说不回来,他们娘儿仨一人一碗。
晚上每人三个元宵做宵夜, 丝丝碗里仨居然正好三种馅儿。五仁、红豆沙、白糖芝麻, 每一种口味正好, 不会太甜, 也不会寡淡。
“嗯, 这味道真不赖。”
于解放开口夸, 俩孩子附和点头。石竹说:“晚饭煮的饺子是胡萝卜羊肉的, 味道也很好。这位奶奶很会做饭。”
丝丝抬头道:“听说是从小跟家里的厨娘学的, 这些年在食堂工作,手艺练的更好。”
“难怪呢,原来是专业的厨师。”
晚上躺床上,于解放跟丝丝说:“把咱家的粮食给她一些吧,她这样给咱们送食物,我担心她们老两口的食物不够。”
虽说可以买黑市的,可那玩意多贵啊,什么样的家底经得住这么造?于解放一辈子活在体制内,有时候会限制想象。
丝丝猜对方肯定家底厚,当年没少留东西。可毕竟这时代买粮食不容易,所以点头同意。
几个孩子十六从家里出发离开去上学,把这糕点分成三份一人一份儿。石燕尝了一个枣泥花糕,馋的还想伸手拿,被丝丝一巴掌拍开。
“妈、你太偏心了吧。我不上大学,所以好东西都没我份儿了?”
闺女好像真生气了。兄妹四个就她没考上大学,估计心里正敏感自卑呢,要不平时可不是这样。丝丝顿了一下开口解释。
“你喜欢等奶奶下回做了再吃,妹妹和俩哥哥上学一走半年,想吃也吃不到。”
这么解释还可以接受,石燕鼓起的脸放松下来。石竹拉着姐姐的手伸手羞她,姐妹俩小声的耳语。
丝丝给俩儿子放了些自己制作的膏药,止痛消肿。又给俩人一人一瓶止血的药。
“自己小心些,受伤了赶快治,别仗着年轻不当回事儿。看看你爸,前些年什么都不吭,如今毛病全来了。”
石勤石俭冲妈妈笑笑,乖乖的点头将东西收好。这可是妈妈独门秘方,旁人花钱也买不到。药效好,妈妈的心更是难得。
石俭伸手给妈妈敬个礼,“妈、不用去送我们。等我放假回来给你带好吃的。”
石勤也给妈妈敬个礼。“妹妹您放心,有我看着。有什么事儿我会帮她处理的。”
一米八的大小伙子,俩闺女也快一米七。从淘气的孩子到如今,一个个都成年了。丝丝笑笑没去送,俩男孩给妹妹提着行李,兄妹仨出去自己走。
送走孩子,家里一下又冷清起来。隔了一天老太太又来送糕点时她给了对方十斤白面,没要一周对方给她送来了手工挂面。
“这个放不坏,里头加了一点点的盐。您留着慢慢吃,我估摸着您的糕点没吃完所以没做,过一周再给您做了送来。”
一把一斤,整整十把。有细细的龙须面,有二宽,还有一把大宽。
“这都是您做的?”
“我老汉做的。他是炒菜师傅,但做挂面一绝。您别担心我俩粮食不够,我俩一年靠着手艺不少换粮食。”
好吧,果然赵青青说的对,有手艺在哪儿都吃的开。丝丝决定投桃报李,前些日子制作的人参五味子散给她一瓶。
“您应该有睡眠障碍吧?是不是偶尔会心慌乏力,气短。”
何婶儿猛点头,伸手接过药。“听说您是可出名的大夫,制药看病都是一绝。这就来回接触看看,就知道我这毛病,真是厉害。这药咋吃?”
“一次半小勺,一日两次。您这是心脾两虚,调理一段就好。”
“哎,哎、”
女人抬头望着她满是慈爱,没问什么钱不钱的。隔了一周再次来,这回老两口一起来的,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