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9
友们群里再度洋溢起欢乐的气氛——主要是叶明浩在发了第一个拼手气红包后,周宇昂再次喜提倒数第一,于是他不信邪地亲自发了红包庆贺自己在200米上成功夺牌。
结果这个庆贺包也没能让他从倒数第一的宝座上离开,最终在连发三包之后,周宇昂喜提了本群非酋之首的称号,也算是可喜可贺了?
***
在4月份连续的两场田径大奖赛分站赛之后,叶明浩和周宇昂两人一起再次返回了国家队受训,蒋若辉则跟着G省体工队的人返回了G省继续受训。
接下来这段4月下旬到5月上旬的时间,对于苏屿等人来说,是常规的训练周期,对于各个省队U20的年轻小将来说,则进入了世青赛选拔赛的冲刺阶段,只不过对于这些年轻小将来说,在男子100米和男子200米这两个单项上,已经提前宣告了比赛结束。
“唉,这世界上的天才那么多,为什么就不能多我一个呢?”
“嘿,这话不能这么说,就跟那些考不进省队的选手比,咱们怎么都能算是天才了吧?只是在我们上面,还有比我们更变态的天才就是了。”
这段时间——又或者说是从上个赛季的S市分站赛开始,这些各个省队未来的天之骄子们就集中经受了一波来自S省体工队的疯狂降维打击。
用这些U20选手们的话来说就是——什么?15岁百米10秒27?!什么?15岁200米成绩21秒02?!问我们现在什么感想?谢邀,这不是提问,是精神霸凌,已经报警了。
还有一个U18选手因为在田径王国上比较活跃,所以在苏屿跑出这两个成绩之后,被田径王国上的坛友们疯狂@,也是问他什么想法。
——?
——我什么想法?
——我没想法。
——我现在想知道的就是,苏屿今年才15岁,接下来他能把100米的U18纪录刷新到什么地步,哦,顺带200米的纪录大概也不远了:)
——我比较想知道,等苏屿脱离U18阶段后,我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有U18选手刷新他的纪录。
噗。
这个充满幽怨感的发言,当场让这些田径迷们爆笑出声,但这位U18选手说的也没错,他们也挺想知道,以苏屿现在的表现和能力,接下来国内的100米和200米U18纪录究竟会被他刷新到哪个地步呢?
如果有可能的话……或许可以畅享一下那个目前由日本选手铃木一平创造的百米WU18B的10秒19?!
***
田径国家队短跑组教练会议室内
国家队的教练们也正在讨论世青赛的事情,主要还是在根据各个单项的重点观察名单进行选手的预筛选。
其中如竞走、女子铅球这些中国队的强势项目,达标了世青赛标准的U20选手就很不少,针对这类型的项目,教练组需要做的就是重点筛选标注值得关注的选手,最后再结合世青赛选拔赛上选手的表现、成绩,以及选手的既往平均表现成绩来做一个筛选。
而在短跑组这里,如200米这类的项目,只有苏屿和周宇昂这两个达标选手的情况下,基本上不论选拔赛的情况如何,只要苏屿和周宇昂不要拉胯到无法进入决赛,那么最终的名额就都会落到他们的身上。
当然,教练组所要做的事情除了有筛选重点关注选手之外,还有就是对于世青赛对手的情况观察——这部分工作主要是由负责青年队的教练在进行,同时在这会儿的会议上提报给教练组,以便后续在训练中教练组的教练也可以针对性地对选手们进行一些讲解。
总体来说,世青赛的组队筹备工作原本不应该在国家队的教练组中占据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本届世青赛偏偏就多了一些值得额外重视的问题。
这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是此前在Z市分站赛的讨论会中,由裴定山和孙高树对短跑组的教练们做出的日本队威胁论的相关报告。
“所以已经确定了吗?那个叫什么福岛龙太郎和高桥直人的?”
孙高树点了点头:“目前收到的消息是已经确认了,日本队的世青赛选拔赛时间比我们的选拔赛日期要早不少,所以名单已经基本确定下来了,其中男子百米上就是福岛龙太郎和高桥直人,其中福岛龙太郎今年19岁,百米个人历史最好成绩在10秒05,本次日本的选拔赛中,他的成绩是10秒11,而高桥直人今年年仅17,在这一次日本的选拔赛中也跑出了10秒15的成绩。”
10秒11和10秒15?!
这两个成绩一出,在场的短跑组教练脸色都显得不太好看了起来。
郑胜拧着眉头问了一句:“那个高桥直人,今年才17岁的话,百米10秒15,意思是他刷新了铃木一平之前创造的10秒19那个WU18B?”
听到这个,孙高树摇了摇头:“这倒是没有。”
“日本选拔赛百米决赛的那一天,现场风速3.1m/s,超风速了。”
在田径的许多项目中,对于各项纪录的认定是有着严格标准的,例如选手比赛的场地必须符合国际田联的标准,除了场地赛道标准之外,还要拥有电子计时器和超声波风速测速器等,同时有这些标准设备的情况下,像是百米短跑和200米短跑都要求现场风速不超过2.0m/s,否则超风速的情况下,成绩依旧有效,但是无法被认定各项纪录。
在听到孙高树说日本的这场选拔赛超风速时,现场国家队的这些教练们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应该庆幸的好还是不该庆幸的好。
在一阵纠结之后,刘钦龙还是感慨了一句:“日本在田径项目上的青少年普及工作确实是做得太好了。”
正是因为日本在田径项目的青少年普及工作上做得足够好,才能够让更多的青少年天才选手及时地被筛选发现,及早得到正确的培养。
像是日本如今能够接连出现优秀的青少年选手的情况,就是日本对于田径项目充满野心,着重培养年轻选手的原因。
在这一点上,即便中国队不想也不得不承认,在这一项工作上,国内做得还远远不够好。
孙高树听着刘钦龙这话,苦笑了下:“行了,撇开这个问题不谈,这一次日本在200米、400米上也是有备而来,另外听说在跳远项目上,日本还有一位PB在8米10左右的18岁小将——不过这个问题就该隔壁裴指导他自己头疼去了。”
在场的教练听了孙高树这话,也都跟着一起苦笑沉默了起来。
毕竟孙高树口中的‘日本队在200米、400米上也有备而来’这句话里透露出的信息,像是郑胜和刘钦龙两人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