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0


八个粮仓没有填满之前,我不会出兵。”

岁平原是盛京近郊的一块地,太祖建朝以后,便将其圈了起来,在其上建立了八个巨大的粮仓。

粮仓建立之初,便有人私下嘲笑太祖皇帝痴心妄想,要知道这么大的粮仓要是能够填满,足以整个大梁的子民三年之内不事农耕都饿不死。

事实证明,那确实只是太祖皇帝的一个美好祈愿,即使是在大梁最鼎盛的时候,岁平的粮仓也才填满了两个,第三个只浅浅没过一层底部。

解缙送了半口气,仍不能被说服,他勉强道:“即便如此,就非得用他们四个吗?你也不怕被反噬。”

“我才不会,而且,”沈明恒很有底线:“我答应过他们的。”

他们?

解缙神色狐疑,沈明恒承诺过夏侯斌、吴德跃他知道,但赵琛和苗所江又是什么时候?他们一个与沈明恒有仇,一个是前朝的王爷,是可以随便瞎答应的吗!

他环顾四周,从细微处能够看出在他来之前沈明恒似乎还与赵琛发生过什么。

他脸色垮了下来,不安道:“你不会又拿沈家军做赌吧?像上次在襄岐城那样,麾下有人作恶你就自裁?”

沈明恒:“……”

沈明恒无奈:“先生,你好记仇。”

解缙并不介意这句点评,他从容不迫:“主公从前童言无忌,在下听过也就罢了,但你现在是陛下了,一言九鼎,下次说话前还请三思。”

“三思过啦,先生。”沈明恒的目光看向远方,“草原总会卷土重来,没了匈奴就会有突厥,会有契丹,我们总得会子孙后世计。”

所以一个皇朝绝对不能失去抗争的尖牙,不能没有强大的军队,不能丢弃扑向战火的勇气。

解缙目光复杂,他叹了一口气:“你会被人称为暴君的,陛下。”

第119章 将军何故不谋反(33)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夏朝的开国太祖沈明恒, 这位可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一代明君,千古一帝,史书中不止一次提到他治下宽仁, 说他‘敦德化, 薄威刑’,是封建皇朝里少有的爱民如子的帝王。”

某个书声琅琅的校园里,老师指着投影侃侃而谈:“在他治下,百姓安居乐业,疆域扩大到了原来的三倍有余,经济、政治、文化都到达了空前繁荣, 古代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思想变革就出现于此。”

“让我们至今受用无穷的十大发明,有六个都出现在沈明恒在位的三十年里, 目前学术界公认,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萌芽就诞生在……”

“老师,我有问题。”有个学生盯着书本看了半天, 挠了挠头, 还是没忍住举起了手。

老师停下讲课,温和道:“请说。”

学生起立问:“史书上说沈明恒仁爱宽慈,那为什么国土还能翻三倍?这是不是有矛盾?”

老师目露欣慰, 点点头示意学生坐下。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 要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必须知道当时大夏身处的历史环境。自人类诞生以来数千年,这片土地上从没停止过征伐,商鞅说‘以战去战,虽战可恃也’, 意思是如果战争能结束战争,那战争就是有可取之处的。”

老师打开一张与突厥打仗的图片, “当时草原的主宰是突厥,大夏建国后,突厥窥伺不止,屡次犯我边境。”

“夏太祖说:‘朕不欲战,不战则国不存,为千秋计,当不惜重兵,以绝后患。’这里就能看得出太祖的果断和远见了,要知道游牧民族一直以来都是中原皇朝的死敌,在夏之前,也不是没有强盛的皇朝能有将其压着打,但是没有一个皇帝有夏太祖的魄力。”

“你们上地理课应该学过,等降水量线划分开了游牧与农耕,对于科技还落后的封建皇朝而言,草原是没办法耕种的,没了稳定的粮食供应,很难发展出城镇。这也就意味着,一旦要深入草原腹地与突厥决战,很有可能会失去补给,迷失在茫茫大草原中,乃至于全军覆没。”

“这是任何一个皇朝都难以承担的巨大损失。”

老师赞叹道:“幸好,我们的太祖皇帝将任务完成得很是出色,作为在乱世中逐鹿决出的最后胜者,他从没辜负过任何一句‘能征善战’的夸赞。毕竟,倘若往上追溯太祖皇帝的过往,他所在的沈家可出过不少有名的战神。”

学生有些许困惑:“老师的意思是,是突厥先动的手,我们只是反抗才拥有了哪怕广阔草原?那其他地方也是吗?”

“当然啊。”老师笑眯眯地应道:“自古以来,我们就是热爱和平的民族,纵览史书,你们能找得出一例师出无名的战争吗?”

……可是这只能说明,史官很能用言行替朝廷开脱吧?学生欲言又止。

西域消失的那些国家,总不能都是自己先动的手,他们又不傻,没事惹大夏干啥?

有个学生也发现了盲点,他举手:“老师,这个课后拓展上写,大夏与西域二十七国签订了《友好通商条约》,老师你不是说这种名字的一般都是不平等条约吗?”

老师推了推眼镜,“是啊,一般都是,老师没说‘全是’吧?大夏拟定的条约的就是其中的例外。来,我们一条一条看,哪里不平等了?”

“上面写大夏可以派军队进驻……”

“注意看背景,那是因为对方王室内乱,百姓不堪其扰,请求大夏帮助,注意是他们再三请求,不是我们主动干涉别国内政。”

“上面写在他们的国土上设立户税司,有权管理他们的税收……”

“毕竟我们和他们通商嘛,涉及到我国商人的权益,当然要据理力争。一开始也只是指导参谋,但是谁让他们的财政管理和数学计算这么差,我们也就帮个忙。”

学生:“……”

学生拍案而起:“老师,我之前去博物馆,看到夏侯斌出征一个岛国之前给太祖皇帝写的请命奏折,‘贯朽粟陈,兵强马壮,臣近日闲来无事,无以自遣。闻旁有岛,岛上有国,臣请战之。’他这不就是在说‘无聊,去打个岛国玩玩’吗?人家岛国可没惹他,莫名其妙就被他灭了。”

老师把书本翻过一页,轻描淡写:“这个考试不考,来,我们学下一个重点。”

学生:“……”

所以太祖陛下果然不能是什么无辜小绵羊,可怜小白兔吧?

历史是最后一节课,下课后,两个学生相邀着去学生街觅食。

两人一边等着烤串,一边聊起课上的事,语气中多少也带着些轻微的抱怨:“老师也真是的,不就是太祖陛下是个杀伐果断、霸道的皇帝而已,又不会影响小明在我们心中顶级千古一帝的形象,有什么不能承认的。”

另一个学生也连连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