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7


排名中下就行。

他可不想太过于惹人注意。

当苏辙知晓位列“丙”班第八时,是微微一愣。

旁的学童脸色更是精彩至极,有人佩服,有人惊愕,但更多的却是不可置信。

他们辛辛苦苦学了这么久,竟还比不上一乳臭未干的小娃娃?

苏轼听说这消息,却比自己考了第二还高兴,连声道:“八郎,你可真厉害!”

说着,他更是环顾周遭人一圈,扬声道:“哼,是谁说你会被道长赶去‘丁’班的?你不光能留下来,还比许多人考的都要好!”

史无奈也高兴得很,由衷道:“是啊,八郎,你可真厉害!”

纵然他考了倒数第五,却像考了第五一样高兴。

呵,那程之元还考了倒数第一了!

苏辙嘴角含笑,先是郑重与苏轼道谢,感谢苏轼这些日子勤勤恳恳给他补课。

他继而才压低声音对史无奈道:“无奈哥哥,这次排在你后头的四人都是你们一个寝间的,大概是夜里没睡好才会如此。”

“你也得加把劲儿才是,不能老是寄希望于考试之前六哥给你开小灶,若不然,你迟早也是要被分到‘丙’班中去的。”

“若是如此,多丑呀!”

史无奈却是满不在乎道:“这有什么?”

“不是还有你和六郎在吗!考试之前你们教教我就好了!”

苏辙:……

他简直不知道该说史无奈什么才好。

可苏轼却与史无奈高兴坏了,一会苏轼分析自己哪题错了,下次得注意,一会史无奈又说明日回家后,他老爹史彦辅肯定是高兴坏了,他不仅没垫底,甚至倒数前三都没他……

北极院中的教学理念在当朝还是比较先进的。

比如,季度考试之后就要放假了。

这就和后世差不多,甭管考没考好都得放假给孩子们放松下。

考好了的回去报喜。

没考好的则回去好好反省一下。

不管考好的没考好的,即将归家,一个个皆是兴高采烈。

唯独程之元除外。

程之元知道自己这次考试考的不好,很多题都没答,却是万万没想到自己竟是倒数第一。

往常他都是在前十的。

一想到这里,磨磨蹭蹭落在人群后头的他心里就不是个滋味,他不敢回家,不敢面对爹爹程浚。

程浚对几个孩子要求极严格,用他的话来说,只有中了进士才配当程家的孩子!

至于没中进士的孩子,程家当然也不会将他们扫地出门,可他们在家中的地位是一落千丈,到时候分家产时给不了他们多少东西。

程之元一母同胞的兄长程之元学问出众,很得程浚喜欢。

他记得曾听娘亲说过,若不是有兄长在,只怕魏小娘会成为程家的主母在。

一想到这里,他心里就十分难受。

再想到程浚的棍棒,他更是吓得腿肚子直打颤。

程之元还记得有一次自己考试得了十八名,就被程浚狠狠揍了一顿。

果不其然,战战兢兢的程之元刚回到家,就被程浚差人喊到书房,询问他这次考试成绩如何。

程之元话到了嘴边,却是咽了下去,只道:“爹爹,我这次考的不大好,考了,考了……第八名。”

说着,他似是知道程浚要问什么,道:“苏家两位表弟,苏轼考了第二名,苏辙考了倒数第一。”

“您放心,我会加把劲,争取上次赢过苏轼的。”

程浚一听这话脸色就沉了下来:“元哥儿,你比苏轼大上一岁,又比他早进学一年,你看看他,再看看你,如何对得起我这么多年,程家这么多年对你的栽培?”

一想到苏家的纱縠行明日就要开业,开业之前已势头不小,他的心情是愈发糟糕:“自己去祠堂跪着吧。”

“没有我的吩咐,不准起来!”

程之元嗫嚅应是,径直去了祠堂。

他足足在祠堂跪了一夜,翌日一早程老太君在祠堂门口寻死觅活的,程浚这才松口。

相较于跪了一夜,脸色苍白的程之元,苏辙与苏轼兄弟两人则是笑容满面地坐在马车上。

昨日是苏老太爷与苏八娘来接他们回家。

苏老太爷听说两个孙儿头次考试就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成绩,便是他老人家向来对学问科举一事不甚在意,也是笑容满面。

苏八娘也是夸夸这个,又夸夸那个。

苏洵与程氏听闻这好消息更是喜不能自禁。

而聪明的苏辙也适时提出一个小小的条件来——那就是明日纱縠行开业时他们也想参加。

程氏之所以将纱縠行开业的日子定在这一日,就是想叫两个儿子也一同感受这份喜悦。

毕竟纱縠行能够顺利开业,两个孩子是功不可没。

所以一大早,苏辙与苏轼就早早起床,两人甚至像过年似的,还穿上了新衣裳。

马车上,苏轼不解提出自己的问题:“……八郎,纱縠行开业咱们为什么要穿新衣裳?”

苏辙含笑道:“六哥,你说咱们家的纱縠行是卖什么的?”

苏轼一副看傻子的表情看着他,想也不想就道:“自然是卖布料的啊!”

“这就是了!”苏辙觉得苏轼虽聪明过人,但有的时候却是一根筋,只解释道:“人靠衣装,佛靠金妆。”

“纱縠行既是卖布料的,那我们身上衣裳的布料若好看新颖,岂不是活招牌?”

“大家见了,兴许扯上几尺回去给孩子做衣裳了。”

苏轼想了想,觉得这话很有道理。

他们俩人赶到纱縠行时,门口正放着鞭炮,即便时候尚早,却也是热闹非凡。

宋朝人能吃,会吃,且懂吃,单说那冰糖葫芦,就吸引了不少人驻足,想要尝尝是何等滋味。

再加上苏家一直乐善好施,眉州不少百姓都受过苏家恩惠,就冲着这份恩情,大家也想来支持一二。

万事开头难。

苏辙见状,只觉得纱縠行的生意定会越来越好的。

他们兄弟俩人刚下了马车,就看到人群中有个熟悉的身影。

这人不是史无奈还能是谁?

史无奈左手一根冰糖葫芦,右手一根冰糖葫芦,吃的满嘴直泛光,一开口更是道:“六郎,八郎,我在这儿了!”

苏轼一过去就道:“史无奈,你是不是专程这里吃冰糖葫芦的?”

“在书院里,你吃的冰糖葫芦还不够多吗?”

“你怎么这样好吃?”

苏辙惊呆了。

苏轼是怎么好意思说别人好吃的?

史无奈又是大口咬下一颗冰糖葫芦,含糊不清道:“六郎,你说我好吃?”

“我再好吃能有你好吃?”

“我看你不光好吃,还很小气……”

但凡他们俩人凑在一起,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