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0
的疼惜,与利亚姆的脆弱和依赖带给他的满足感。
然而,有一件继续解决的事,却让奥斯蒙德格外地纠结。
他想要趁着自己的“三天长假”,完成丽塔给自己布置的任务。
但是,自己解决?还是启用“情人协议”让利亚姆帮他?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躁郁症家属手册》上说患者在郁期的欲望会下降,或者他可以等到利亚姆摆脱郁期恢复正常再询问他?
奥斯蒙德绕着沙发,在客厅来回转着圈,巴不得手中出现一朵花,通过揪花瓣的办法来帮他进行艰难的抉择。
与此同时,被奥斯蒙德误以为已经睡着了的利亚姆,正钻在被子里,红着一张脸,一手翻看着一本名为《霸道恶少与契约情人》的小说,另一只手握着圆珠笔,在笔记本上抄写着“知识要点”。
第171章 电话
全盘托出是利亚姆做出的选择。
但他没有想到, 奥斯蒙德的反应与他想象中的截然不同。
奥斯蒙德并没有退却,他的理由很简单,利亚姆的背景、还有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都与奥斯蒙德没有关系。
他只是花钱完成一笔不见光的交易,他不在乎利亚姆怎样, “喜欢一张脸”,但他总有一天会腻,总有一天会中止交易,解除这段荒谬的关系。
至于会不会引祸上身招来麻烦...奥斯蒙德相信, 只要他不在明面上与利亚姆表现得过于亲密,就不会有人敢将手伸到他头上。
毕竟黑手党永远不敢光明正大地活动,LA拥有自己的势力,加拿大的黑手党一般不会轻易越界,更何况, 他还是个备受媒体关注的好莱坞大导演。
再加上, 奥斯蒙德知道利亚姆并不傻。如果他告诉他的一切并不是谎话,那么他今天还活着的事实就已经证明了他恐怕比自己更精于算计。利亚姆敢在合约上签下名字, 应该也有所依仗, 清楚问题微不足道,他都可以摆平。
哭泣、示弱并非是利亚姆的本意。
他真正想做的, 是下定决心,吓走奥斯蒙德。就像他告诉奥斯蒙德的那样,奥兹应该害怕的。
一份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应的合约成为了两个人的依仗。
本就奇怪的关系因为一份坦白和奥斯蒙德暧昧模糊的态度变得更加朦胧。
利亚姆摸不清他的想法, 但他想他也许只是单纯地想要一份可以被称为陪伴的关系。
六个月以后, 他们就会一起放弃, 默契地装作从未发生过什么,再没有任何瓜葛。
而在这六个月之内, 他需要做的,就是扮演一个合格的“情人”,让这一段古怪的关系,像其它任何感情一样,自然无比地画上句号。
像一部寻常的电影。
相识、熟悉、亲吻、告白、□□、告别。
利亚姆将脸埋进被子,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他会像往常一样,在电影中饰演好属于自己的角色。
*
与波姬的绯闻照片在“约会”后的第三天见报,几份报刊一经面世,便被惊讶的影迷们哄抢一空。
由于绯闻是提前策划好的安排,伊莱娜事先检查过所有泰瑞·小丝请来的媒体撰写的稿件。被审核过后的稿件并没有任何指向偏向,大多只是语气暧昧地“看图说话”,最私人的用词也不过是奥斯蒙德·格里菲斯可能和波姬·小丝有一点不为人知状况。
但这已经足够了。
几张耳鬓厮磨的照片,足以让影迷们脑部出一份荡气回肠的爱情。
毕竟偷拍的狗仔总不能冲上去询问“你们在一起了吗?你们相爱了吗?”,只能在文章中提供一些类似于“举止暧昧,动作亲密”的词汇供影迷脑补。
许多不满意波姬·小丝前几个约会对象的影迷,居然头一回看着照片点了头。
哪怕是坐在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波姬·小丝身边,奥斯蒙德这张脸也足以匹敌甚至争一争高下,不至于像前几个男嘉宾一样,沦为长着屁股下巴的陪衬。
波姬出生名门,四国混血,还有皇室血统,她的长相端庄贵气,气质偏少女感。
奥斯蒙德虽然不是美国传统意义上金发蓝眼的正派长相,却生得棱角凌厉,精致艳丽,只从骨骼结构就能看出属于少年的锋利锐意。
照片上的两个人看起来非常相称,脸上的笑容也不像作假。
就连荣恩都忍不住抓着报纸感慨:“哦——他们看起来关系很好...波姬要参演奥斯蒙德的新电影吗?你觉得他下一步要拍什么?还是文艺片吗?”
你小子真是油盐不进。
抓着游戏机的好友翻了个白眼,忍不住搭腔:“有没有可能,他们两个是男女朋友关系呢?”
导演和演员的恋爱关系无疑是圈内最稳固的关系,双方可以互惠互利互相成就。两个演员却不行,演员能够为对方提供的资源十分有限,多数制片方和导演也不喜欢选一对夫妻饰演一对情侣或者夫妻。
前一段时间与波姬闹了些绯闻的小肯尼迪更是不合适,肯尼迪在政界有一些基础,却不怎么涉及好莱坞,没办法给波姬带来一些实际意义上的好处,反而可能会抹黑彼此的形象。更别提某个暗恋波姬的日本天皇...都不如奥斯蒙德。
但荣恩却笑他没带脑子出门:“不可能,当然不可能。明眼人都看的出来,奥斯蒙德这次反应这么迅速,是为了站出来否认之前一些不好的绯闻和同性恋的质疑。”
“同性恋?”
朋友吃了一惊:“和谁?利亚姆·海恩斯?我怎么没听说这件事?”
“当然不是利亚姆,他们只是好兄弟。”
荣恩耸耸肩,他是从纽约格里菲斯电影俱乐部的共同爱好者,某个据称在业内工作的大佬口中得知的消息:“不过,谣言只是误会,在见报曝光之前就已经被澄清解决了。我听说是因为一个加拿大演员,他的演技实在是糟糕,在没能说服选角导演的情况下,打败了许多知名演员,拿下了《冥王星》的主演,我听说,他才18岁,这还是他第一次出演电影。”
“什么意思?选角导演并不认可?那是奥斯蒙德给他开了绿灯吗?”
“对。”
荣恩点了点头,向朋友阐述自己的观点:“但这是奥斯蒙德一贯的作风,他喜欢用便宜的新人,片酬就是演员能打败知名演员的主要原因。更何况《冥王星》的主角是个满脑子梦想的书呆子,也许奥斯蒙德觉得他匮乏的经验恰好适合扮演一个学生。反正我觉得和同性恋没什么关系。”
荣恩的观点也是大部分知情人共有的想法。
在信息传播尚不发达的八十年代,信息差导致多数人都被蒙在鼓里,以为报纸上刊登的几张波姬和奥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