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8
经留下了,实在很难再对对方有所改观。
他便是说着要补偿,可也没怎么走心,当下还记着,可等出了这间屋子,就不一定还能想起来了。
他说得漫不经心,比起对祁相夷的弥补,反更关心寻些什么来哄女儿高兴。
毕竟他误会了孩子,孩子便是嘴上不说,心里多半也是难过的,他这当爹的,可不能忽视了去。
殊不知。
时归:“……”
她一头栽进阿爹怀里,双臂紧紧环在阿爹腰身上,忍不住哀嚎出声:“啊啊啊——爹啊!”
您闺女我好不容易博了主角好感。
怎就一个没注意,您又把人给得罪了。
您老人家下手也忒快了些吧!
时归一边痛苦撞脑袋,一边大脑飞快运转,忽然想起阿爹好像提到:“爹你说祁相夷没见过大兄?那他是不是也不知道,是谁抢了他的东西,又把他赶出城的?”
时序迟疑着点了点头:“自然不知。”
“那还好那还好,还有得救……”时归松了一口气。
“怎么了?”
“没事!”时归可不敢在阿爹面前随便提人了,
见状,时序也没有刨根问底。
他只是想了想,到底将最后几句话给隐瞒了去。
说起来时一去东阳郡找人时,虽没在祁相夷跟前儿露面,但有让动手的恶棍给对方带一句话——
不要肖想不该想的人。
也不知姓祁的有没有猜到什么。
唔……应该是没有吧。
时序压下心底的念头,复与时归道:“殿下已将折子递回京城了,如无意外,再有半个月就能收到陛下旨意,便可启程回京。”
“可惜回去这一路遥远,多半要在路上过年了,趁着还在府城里,阿归也可四下看看,提前置办些年货。”
“广平郡的东西不多,也可去东阳郡,实在不行了,不还有周边的郡县可以看看,身上的钱可还够用?”
“够用的。”时归点头,心思百转间,还是放心不下祁相夷,只好道,“那我这几日便去看看。”
“若有什么买不到的,我可就去东阳郡上庸郡了。”
“好。”时序说,“到时候你看看时一他们谁有空,随便谁陪你都可,时二去办差了,最近先回不来。”
时归点头,转头又盘算起什么时候去东阳郡最好。
一定得是既能与祁相夷见面,又不会牵动阿爹那颗草木皆兵的心。
第71章 二合一
两日后,时归就找到了合适的机会。
她甚至都没有找兄长们陪着,只多要了两个甲兵,回程路上再三诱惑,本想叫他们不要跟阿爹说,她又去见了祁相夷,奈何无论她如何威逼利诱,都没能让几人改口,只能愤愤地扭头去。
好在到了东阳郡府城后,甲兵们对她的一切行径都不做阻拦在知晓她打听祁相夷下落时,还主动给指了条明路:“小主子去城门找就是了。”
时归试探道:“等回去了,你们可会找阿爹告状?”
指路的甲兵一板一眼道:“属下等自不会给小主子告状,但若大人问起,也不敢有所期满。”
时归:“……哼!”
玩归玩闹归闹,她也没放弃去城门找人。
本以为祁相夷不知道去了底下哪个村镇里,谁知到了城门口才发现,他原就在城门外摆摊。
还是原先的书信摊子,大概是有了人们口耳相传的缘故,书信摊前的百姓比从前只多不少。
时归来了有一阵子了,却始终没能挤到前面去。
就是祁相夷的身影也被拥挤的百姓们所遮挡,好半天才能微微露出一个头来,一眨眼就又被淹没过去了。
空青问:“可要将祁公子请过来?”
时归连忙拒绝:“不着急,我等等他就是。”
“之前叫你们预备出来的银票可准备好了?是五百两对吧……不行再添二百两吧,注意别漏了标志。”
“主子放心,都是刚从东阳钱庄兑出来的。”
毕竟天寒,空青他们也怕时归受了冷,好说歹说才把她劝到不远处的一个馄饨摊里坐,又要上一碗热腾腾的小馄饨,多来上两碗汤水,一张桌子都热腾起来。
经过几个月的修整,东阳郡大多百姓都恢复了正常生活,像城门外的几个小摊提供吃食和茶水,虽简陋了些,但也能给过路的人们提供一口热水。
只是这边经济到底还是萧条了些,百姓手上本就没余下多少钱,更多还是选择找摊主讨一碗热腾,至于说吃碗馄饨素面之类的,也就免了。
故而整个馄饨摊中都冷冷清清的,除了时归他们这一桌,也只对角的位置有两人,一老一少,只要了一碗面皮,还全被爷爷推搡给了孙儿吃。
时归看了两眼,便默默移开了目光。
竹月看出她心中所想,走到跟前问道:“说起来,主子可知东阳郡的灾民安置情况了?”
时归果然感兴趣。
两郡的积水都做了排涝处理,正赶在河水结冰前将积水都处理掉了,只是冬日土地冻得太硬,堤坝还没来得及修,要等明年开春地软了再说。
但只要百姓们居住的地方收拾出来了,剩下的就都好办了,官府往每村每镇中都派了人手,专门指导百姓们搭建新屋,搭屋所用到的木材柱料多是就地取材,实在找不到的,官府再给补贴。
既是给自家建房子,自没有偷工减料一说。
当然也有那实在懒散的,反正等村里大多数人有了新屋,衙吏们也就退回去了,余下的人随便干不干活,当下犯了懒,等冬天别冻得哇哇大哭就行。
还有时归之前买来的米粮,也按照重新统计的人头做了划分,先下发到县令村长手中,再一户户给到百姓家里,为了避免出现买卖或克扣粮食的情况出现,米粮分发时都是由司礼监的人监管看束的。
另东阳郡几个比较大的粮铺,全被时序借钱买了下来,倘有百姓卖掉白得的米粮,他自会第一时间知晓。
买下粮铺的事一直瞒着时归,连带着空青和竹月也不知道,如今也只能说:“几个粮铺都发了公告,半年内不收米粮,尤其不收朝廷的赈灾粮。”
“就连官府也贴了告示,若有倒卖赈灾粮者,不论数量,一律从重处理。”
这两条告示或制止不了全部人,但多少也能打消大多数人的心思,不然叫时归知道了,她辛辛苦苦买来的粮食反成了外人谋财的手段,怕不是要怄死。
说话间,馄饨摊里的另一桌也离开了。
临走时听老人说:“咱们稍微往前赶赶,争取今日能叫祁先生把信给写了,也好叫你远在外地的爹娘放心。”
“祁先生可是说了,等这月月底,他就不来了,日后再想找免费帮写信的摊子,那可就难喽……”
这不府城里就有眼红祁相夷生意的人,可能也是有补贴家用的想法,挨着祁相夷的书信摊,另支起了新的摊子,也是代写书信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