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7


能叫“白未晞”的人就是他的同性恋人。

这段话被历史老师听到,历史老师当场发疯。

历史老师引经据典,先是声明北晋太祖游溯肯定喜欢女的,男性生子根本是天方夜谭;其次又说前些日子被发现的合葬墓里的人肯定不是北晋太祖,纯粹是考古学家在胡说八道。

女学生想反驳,又顾念着学分不敢,一时之间都气哭了。

历史老师却没有停止说教,反而继续指责女学生不该看乱七八糟的小说,将乱七八糟的东西当成历史来看。

柳潺湲吐槽了一句: “她看游溯piao文的时候也没见她说这玩意不符合历史啊,拆人cp,天打雷劈。”

下一秒,柳潺湲就看到游洄站了起来。

柳潺湲: “???”

柳潺湲拉了一下游洄的袖子,结果没拉动,他就这么亲耳听见游洄在课堂上对着历史老师说: “阿……北晋太祖和白先生就是一对,他们都成婚了,我亲自主的婚。”

柳潺湲: “……”

女学生: “……”

历史老师: “……”

下一秒,课堂上响起了历史老师的尖锐爆鸣。

事后,柳潺湲对他的室友表达了衷心的敬佩: “兄弟,你可以啊。”

游洄一脸认真: “但是他们真的是真的,他们睡过,当时我就在床底下听着。”

柳潺湲: “……”

行行行,你cp是真的。

————————

柳潺湲是预收《相亲遇到高中老师》的主角,懒得想名字了……啊啊啊啊啊,为什么我有这么多预收,却只写了这么几本,嘤嘤嘤

第71章

番外十三

【孟良结局】

渡河突然发疯杀死了相邦窦采儿,窦太主季峨山听到消息的第一个刹那,便下令对渡河鞭尸三百。

但是当听到消息的金鳞卫赶到的时候,却发现渡河的尸体已经不见了。金鳞卫四处追踪,一路追踪到临安城外的山林中,才看到了背着渡河尸首的孟良。

此时的孟良衣衫已经被树枝挂烂,就连脸上都挂了彩。他背着渡河发青的尸首,一步一步走到了悬崖边。

金鳞卫的首领看着他,只觉得眼前的孟良不像是个活人。他咽了口口水,颤抖着说道: “太主有令,孟良忠贞之士,愿拜孟良为左都将军。”

出将入相是多少人一生的梦想,然而拜将这个诱惑摆在孟良面前,他却平静到仿佛对方只是在说今天天气真好。

拜将算什么呢?

孟良想,拜将也抵不过他的渡河老大。

恍惚间,孟良又想起了他和渡河第一次见面的场景。

那时候的孟良还是河内郡一个普通的农户。他的家中有三亩薄田,他努力耕作,也可以勉强养得起父母和妹妹。

只是后来有一天,村庄里来了一群穿着盔甲的魔鬼。那些魔鬼指着他们说: “兄弟们,眼前这些人鬼面军,杀了他们!”

鬼面军?

那是什么?

实不相瞒,当年的孟良连什么是鬼面军都不知道,他只是一个朴实的农户,每天想着的只不过是今日上山抓了只狍子,能让父母妹妹吃口肉,明日上山一无所获,只能委屈家人吃糠咽菜。

鬼面军?

那是什么?

后来的后来,孟良才知道,鬼面军是他的救赎。

汉王的军队想要赏赐,但是他们的又像个废物一样没有能力去杀死真正的土匪,鬼面军,于是他们便选择了杀良冒功,将附近村镇中的普通农户的头颅拿上去称作是敌人。

孟良的一家就这样死在这场屠杀之中。

在屠杀的最后,真正的鬼面军来了,那些口口声声喊着杀死鬼面军的汉王军队见到真正的鬼面军像看到了老鼠的猫,吓得转身就跑。

孟良侥幸从屠杀中捡回一条命,他拼了命地从满地的尸体中寻找自己的父母妹妹,却发现父亲的头颅被割掉,只剩下一个无头的躯体;母亲和妹妹甚至还受到了奸/淫,妹妹年纪小,直接死在了折磨里。

母亲还剩下一口气,死死地抓着孟良的胳膊,却说不出一句话来,只能不停地喘气。最终,母亲一句遗言都没有,也这样离开了孟良。

孟良连哭都哭不出来。

就在这时,一个人站在孟良面前。孟良没有抬头,却听见那人问: “你恨吗?”

这一次,孟良抬头,毫不犹豫地说: “恨。”

那人又问: “想报仇吗?”

孟良点头: “想。”

“既然如此,那跟我走吧。”那人冲孟良伸出一只手来, “我叫渡河,以后就是你的兄长,你的仇恨就是我的仇恨。”

阳光下的手掌闪烁着金红的颜色,看上去那样温暖。

那天,孟良握住了那只手,从此以后很长的时间,孟良都能记得那双手在他掌心的温度。

只不过现在,那双手是那样的冰凉,冰凉到没有一丝温度。

孟良歪了歪头,恰巧能看见渡河青白的脸色。

孟良小声说: “渡河老大,当初你说我的仇恨就是你的仇恨,现在,你的梦想也是我的梦想。”

渡河的梦想是什么呢?

三代之治?

孟良完成不了。

孟良能代替渡河完成的,只有渡河曾经说过的: “待天下安宁,我想要寻一个所有人都找不到的地方,安静地过完此生。”

孟良背着渡河的尸体,从悬崖上跳了下去。

第72章

番外十四

【陟南x季锦】

我叫陟南,是个被人瞧不起的越人。只是我比较幸运,我有一个好兄长,他曾阻止了族长在我脸上的刺青,教我华夏民族的语言,这让我看上去像是一个普通的小乞丐,而不是一个越人乞丐。

后来,兄长带着我一起认了义父。

我曾看到好多次,兄长和义父在一起讨论义理,他们会争辩什么是“三代之治”,什么又是圣王“垂拱而治”,会在一起畅享当天下恢复三代之治的安宁时刻时,天下间将会是一副怎样美好的场景。

我听不懂这些话,也不明白他们想要的是什么,每次义父和兄长说起这些话的时候,我就只能在一边百无聊赖地吃糕点。

义父一开始觉得我孺子不可教也,但后来却又说我这样也不错,虽然没什么悟性,但乖巧听话也很好。

后来,乖巧听话的我被义父交待了一项任务——他们让我去蜀国,在蜀国王位交替的时刻去到蜀王锦身边,趁机监视蜀王锦。

对于这道命令我大致知道一些原因,毕竟我虽然不愿意和他们探讨那些高深的义理,但却不是个白痴。

蜀国占据巴蜀之地,天府之国,虽然东出困难,但长江三峡口就在蜀国的控制之下。一旦哪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