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6
一并送出去,就当是掩人耳目,而且陛下今天还特意提起了。
那他岂不是要和晏云澈分隔两地了?
不行!!!眼瞅着晏云澈马上要还俗了。
他琢磨了一下,“陛下,那承安是否也要一同送出去?”
老皇帝睨了他一眼,意思不言而喻。
祁秋年会意,“确实,承安年纪太小了,可以过两三年再去历练。”
实际上,大概是陛下想要亲自培养晏承安这个小号了。
一边考验其他皇子,一边亲自培养小号,说起来,也不矛盾,不都是为了选出最合适的人选嘛。
祁秋年偷偷叹了口气,可怜小承安啦,随后他又偷偷给陛下输送了一把异能。
既然要这么做,首要的条件,就是陛下的身子骨得撑住,要不然,那可就完球了。
如果陛下突然身子骨垮了,没来得及通知在州府的皇子回京,那些皇子说不定会在州府拥兵自重,造反什么的。
但是有陛下压着,那些皇子还不至于大逆不道地来逼宫。
就像从前的晏云耀,即便是野心勃勃,坏事做绝,也没敢逼宫造反。
随后,祁秋年又琢磨了一下,“陛下,既然是为了考验皇子,是否要安排一位监察官?”
“检察官?”老皇帝咀嚼这几个字,一边又突然觉得心情舒畅,早上朝堂上的郁结,在心里都散开了。
他也没多想,只当是祁秋年能一针见血,见到这么聪明的臣子,身为帝王,理所应当地会心情舒畅。
祁秋年慢慢解释,“既然是要考察皇子,但皇子地位高,而且陛下还要在封王之后才放他们出去,到了州府,下面还有地方属官,那所有的政务,是不是都会变成底下的官员代劳?那这样的考察,似乎就变得没有意义了。”
“爱卿此言有理。”老皇帝心里也有数,这检察官,还得是他的心腹。
否则也有可能被收买的嫌疑。
“除此之外,陛下还得安排一位属官,相当于副官。”祁秋年提议,“毕竟是要打理一个州府政务,皇子们,大多此前也没有做过,缺乏经验。”
祁秋年琢磨着,这些皇子多半都是派出去做太守,而大部分的太守,都是一步步从县令这样的职位一步步升上去的,管理地方城镇,都已经有了部分的经验。
而皇子不同。
虽然皇子到了一定的年纪,陛下都会给他们机会在朝堂上历练,分配政务让他们学习处理。
但这些政务,和管理一方土地,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了。
别看皇子都学过一些打理封地的知识,但这些事情不需要皇子去亲自处理,只需要统领大局。
地方官太守就不一样了,地方上的政务,都需要太守亲自处理,每个决策,都有可能影响到百姓的生活。
皇子没有经验,就有出错的可能性,总不好让一个考验,导致百姓的生活出问题。
所以需要一个副官辅助,注意别让皇子的决策跑太偏了。
老皇帝若有所思,“朕会考虑的。”
话说到这里,老皇帝不免又看了祁秋年一眼,心中也感慨,这人确实是个当官的料啊。
虽然性格不太靠谱,但做实事,十个大臣都比不上祁秋年一个。
只是可惜了,祁秋年无心仕途,而老皇帝他自己,对祁秋年其实也有一定的顾虑,因为这人太聪明了,所以从来都不勉强祁秋年做官。
能偶尔帮他献计,就已经很不错了,这也是一个最好的平衡,端水大师如是想。
说完了这事儿,老皇帝的话题又回到最初。
“云澈毕竟是年幼就出家了,还不曾学过身为皇子应该要作的学问,贸然放他去做官,怕是会乱套,云澈为人性子也冷淡,也是奇了怪,他居然能同你交好。”
怎么看,两个人都是南辕北辙的性子。
祁秋年头皮发麻。
老皇帝还在继续说,“从前,朕总想着,云澈即便是还俗了,也该是一副清冷疏离的性子,认识你,倒是多了几分人气儿。”
祁秋年战战兢兢。
老皇帝,“所以朕想着,若是把云澈安排出去,应当要爱卿去协同了,朕知晓爱卿不愿奔波,但此事,恐怕除了你,也没有更好的人选了,爱卿自己方才也说,还需要给皇子配备一个副官的。”
祁秋年疯狂上扬的嘴角差点儿都没压下去。
也不知道是因为他和晏云澈掩饰得太好,还是晏云澈不食人间烟火的形象太深入人心?
又或者说是他们都觉得祁秋年即便不靠谱,也不会对佛子下手?还是说他们做梦都想不到,佛子也会动凡心?
反正到现在,硬是没有人发现他俩不对劲。
即便是几乎隔三差五都要见面的晏承安,哦,这个不算,晏承安年纪太小,根本不通情爱,发现不了也正常。
就说跟他们关系好的战止戈,居然也都没有往这个方向去想。
今天老皇帝特意单独找他说晏云澈的事情,他着实为自己捏了一把冷汗。
可没想到啊没想到,老皇帝居然是要他去辅佐晏云澈管理封地?
咳咳,这不是瞌睡遇上了枕头?亏他先前还在想异地恋要不得呢。
嘿嘿,这老皇帝别某一天后悔就行,哈哈哈哈哈哈!!!
祁秋年心里笑得特别大声。
老皇帝可不知道祁秋年这瞬间的心思百折千回,只是见他不说话,以为是他不愿意。
难免的,老皇帝也觉得有些下不来台,面色也沉了三分。
毕竟是做了几十年皇帝的人了,从前都是被他人捧着让着的,哪有像祁秋年这种臣子,一身的反骨。
“怎么?爱卿不愿意?”
祁秋年当然愿意,只不过表面却不能太过于激动,总不好让老皇帝瞧出端倪。
于是他故作为难,“陛下,臣与佛子的关系确实很不错,俗话说,高山流水觅知音,能得一知己,也是人生一大幸事,可是……”
他犹犹豫豫地,“臣若是去了外地,京城的生意该怎么办?陛下,您也知晓,臣现在生意做得不错,是因为臣本人还在京城,说句托大的话,臣也算陛下眼前的红人了,所以京城那些权贵才愿意卖臣一个面子。”
他的潜台词就是,万一他不在京城了,生意无人坐镇,怕是会被权贵打压等等,这也是他心里的顾虑。
老皇帝又是恨铁不成钢,“建功立业,你看不上,非要盯着做生意那一亩三分地。”
祁秋年傻笑两声,“陛下,您看过臣去年的纳税记录了吧,臣可是奉公守法的良民,税收是一分钱没少,从税收的数量少,您也应当知道,臣一年赚不少钱呢,做人嘛,只要有钱,就能关上门,舒舒服服地过自己的小日子。”
说到这,老皇帝脸上也染上了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