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9
下的罪恶,晏云澈以为自己快麻木了,可祁秋年却提醒着他,有人陪着他,有人和他共进退。
一直到天亮,翁植,还有其他几个临时被调配过来的居士,他们手底写下的卷宗,已经有好几本书那么厚了。
这还仅仅只是李家一个五品旁支的将军,都不敢想,李家已经溃烂到什么地步了。
“还有人上来吗?”晏云澈揉捏了一下疲惫的眉心。
等了一会儿,没人再上前说话了。
晏云澈惊堂木一拍,众人顿时就清醒了。
李季赤红着双眸,死死盯着晏云澈,恨不得将他生吞活剥了。
晏云澈直接下达了判罚,“李家罪恶滔天,李季革去官职,等候发落,其余李家人众人,斩首示众,当场执行。”
没有一个是清白的,上到八十岁老太太,下到十来岁的孩子,手上都是好几条人命。
第117章 行刑
除此之外,还有李季的那些小妾的娘家,仗着李家的关系,在北宜作威作福。
晏云澈直接派人将他们给捉了回来。
大概是李家的背景确实强大,即便是李季被抓了,他那些姻亲都没有害怕的,居然一个逃跑的都没有,似乎笃定了李季绝对能全身而退?
闹市口,跪着的犯人越来越多。
大部分,都要在今天被砍头。
百姓们窃窃私语,“真要杀这么多人?”
“你这什么话?王爷是秉公办理,而且这些畜生丧尽天良,能算得上人吗?”
“就是,他们连畜生都不如。”
“作恶多端,死有余辜。”
“王爷做得好,总算是可以还北宜一个太平了。”
……
李季瞧着此事,牵扯他李季家人,以及他有姻亲关系的’家人‘,高达上百人,后知后觉,有点儿慌了。
原本他还觉得,推几个所谓的家人出去,晏云澈杀几个人就差不多了,反正他有官职,还要等着刑部的审理呢,到时候就有操作空间了。
可没想到晏云澈这个还俗的和尚竟然如此丧心病狂?
当场就要杀他上百的家人?
旁的那些姻亲,还有那些小妾,甚至长辈,他都不在意,可是他的几个孩子,毕竟是亲生的,特别是他的小儿子李金宝。
“我不服。”李季竟然直接站了起来,“你身为安北王,身为北宜太守,滥杀无辜,且大晋圣祖爷曾定下规矩,除非谋逆,不可诛族。”
晏云澈气笑了,“滥杀无辜?你也知滥杀无辜四个字?诛族?你且先说说,本王到底哪里滥杀无辜了?谁是无辜的?”
顿了顿,他表情微妙,“至于诛九族?李季将军的九株?呵~!”
那不得把李国公一起算上?
李季忽略诛族的问题,凶狠道:“我儿子才十岁,即便是犯了错,可他还是个孩子啊。”
万能金句?他还是个孩子?
晏云澈,“你儿子,李金宝,前些日子出门游乐,不小心被一位小孩儿撞了一下,你那位才十岁的儿子,便叫人当街打死了那个孩子,后来那孩子的家人去找你们理论,你儿子更是直接将那孩子的家人全部打杀,如此罔顾法纪,藐视人命,你儿子还不够判死罪吗?”
一个年仅十岁的孩子,若非是家人的纵容与溺爱,还有从小到大的耳濡目染,如何能干出这样的恶性事件?
常言道,养不教父之过。
即便是年纪小,可这样的孩子,留他一命,他非但不会感恩,甚至还有可能变本加厉,长大了也会是个败类,不知道还有多少受害者会命丧这李金宝手中。
李金宝也慌了,“爹啊,我不想死啊,救我。”
李季平时最宠自己的儿子了,要星星不给月亮,他咬了咬牙。
“我愿献出半数家产,保我儿子一命。”听起来像是服软了,“请王爷放过他,他不过是个十岁的孩子。”
晏云澈略微诧异,“你犯下罪恶如此之多,按照律法,本就应该要抄家,你都已经被抄家了,哪里再拿得出半数家产?再说,你儿子的性命,在你眼中只值半数的家产?”
“你。”李季也被晏云澈激怒了,“本将军只问一句,七王爷真的要如此不讲情面?我李家为你们大晋死守北方边境,竟然要落得个兔死狗烹的下场?”
祁秋年抬手,“且先等一等,本王只是依法处置,且李家死守北方安宁,与你这位尸位素餐的废物有什么关系?要说起来,李家军从前也是让北方关外蛮夷闻风丧胆的军队,因何出了你这么一位败类?”
这话说得有意思极了。
祁秋年在二楼听得都想笑,他家阿澈太有意思了,明明是要对李家下手了,这会儿当着百姓的面,却跨起了李家军。
确实,从前的李家军是值得夸赞的,否则,前几代的帝王也不至于会让李家的国公爵位平级承袭。
而晏云澈,夸的也是从前的李家军,和现在的李家军有什么关系?
瞧不出来嘛,他们家阿澈都会玩文字游戏了。
不少聪明的百姓回过味儿来,表情都有些意味深长。
晏云澈那边还没完,似乎是要彻底激怒李季,不光是细数了要被斩首的李家人,而李季原本就比较看重的人,更是重点说明。
百姓中,似乎又有人开始煽动,疯狂地朝着跪在地上的李家人扔烂菜叶子,臭鸡蛋,甚至还有人直接扔了两坨大便,刚好砸在了李金宝的身上。
李金宝直接吓尿了。
唾骂声简直是要把李家,以及驻守在此处的李家军的祖宗十八代都骂进去了。
围观人群中也包含了李家军,有的面露羞愧,有的愤怒异常。
至于李季,此刻简直是目眦欲裂,一来是一夜没睡,冰天雪地跪了一整晚,二来,是被晏云澈给彻底激怒。
他看着不远处,都是闻讯赶来的镇守在本地的李家军,双目赤红着,“李家军何在?”
李家军犹犹豫豫,还是有一部分站了起来,“将军。”
李季似乎已经到了盛怒的边缘,“将我儿送去李家主宅,家主定然会有封赏,黄金百两。”
这个诱惑不可谓不大,百两黄金是什么概念,普通人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
可百姓们却愤怒了,当年旱灾,他们饭都吃不起,饿死了不少的人,可李家军私人手里便能掌握如此多的财产。
甚至,只有一部分有良心的李家军,也开始愤怒了。
他们参军是为了什么,不说什么保家卫国的大道理,就是想吃一口饱饭。
可是没想到,他们一日只有一餐的清粥加一个拳头大小杂粮馍馍,而这些将军们,却轻易地能拿出这么多银两。
百两黄金啊,够他们北宜的守军吃几年了吧。
于是,他们也开始愤怒了。
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