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4


桃青杏她们,族里那么多人,还会叫我出事吗?”

狄霄有心叫苏格勒等人代劳,可这些年来,安石城盐铁之事上从来都是他出面,这等态势下,忽然换了人,安石城的中间人不一定会买账。

多番思量下,此行不得不去,也只能狄霄去。

作者有话说:

第82章

按照以往的经验,真正会进到安石城的,最多不过三四人。

狄霄虽带了旁人,但多半都留在关外,城内买来的盐铁都靠中间人运送出城,直到百十里外才会交接运回。

也是因着这份谨慎,狄霄在安石城买过无数盐铁,除了合作多年的中间人外,根本没人知晓这些东西都流通去了哪里。

这回入城,他用了草原商行的文书,只说是入城走访民风民俗,倒也没受什么刁难。

一进到城里,他反手就戴上了帷帽,转身和族人交代两句,一行四人分了两个方向,狄霄两人去盐坊铁厂,另外两人去寻借住的人家。

至于不找客栈,也是为了尽量少引人耳目。

草原消息闭塞,对外界少有了解,但到了作为军事要地的安石城,稍有风吹草动,就能引得城中军队大动干戈,而城中百姓经验更足,对时局的敏感度远超他人。

从城门到盐场这一路,即便百姓们多有避讳,还是叫狄霄听了不少东西。

“我家外侄在高将军营下,听说高将军有意征兵,要扩充军营……”

“我也听说了,不仅高将军营下,还有好几个大营,都传出了征兵的动静,又是大越和草原,他们这才太平了几年,大越上回输得那么惨,怎还敢开战。”

“大越上回战败是送了和亲公主吧?也不知他们还有多少公主能送去和亲。”

“行了行了,不聊他们了,咱们赶紧去买盐,就怕战况紧张起来,又买不到盐了……”

听到最后,狄霄心下一紧,不觉加快脚步。

早在来之前,他就预料到此行不会顺利,却不想,坎坷竟出现在了最开始。

在安石城待了两三天,狄霄也没能和中间人见上一面。

与狄霄常有合作的那人姓关,常被人称关先生,关先生人长得文文弱弱,浑身一股子书生气,据说他曾参加科考,无奈殿试时被人陷害,不仅在圣前失仪,还被褫夺功名。

自那以后,关先生大为失意,曾一度沉沦于酒水,不问世事。

后来不知发生了什么,关先生从冠京离开,再出现于人前,就是在安石城了,他与人合办了一家简事司,专门替外面来的人采购盐铁,因其巨大利益,曾一度引人嫉妒。

但这一回,不管旁人再使出什么手段,都不曾叫关先生有任何损失。

聪明人很快意识到,关先生背后定是站了大人物。

对于关先生复杂的背景,狄霄也是迟疑过的,可与之相对的,是他远高于其他简事司的能力,成百上千斤盐铁,他轻易就能运作出,这正是狄霄需要,且愿意为之冒险的。

等了整整五天,狄霄终于把关先生等来了,他们约定在一家茶馆见面。

见面之后,关先生先是长鞠不起:“明老板实在是怠慢了!”

尤记得他第一回来安石城时,找的中间人还不是关先生,而是他手下另一个姓张的小管事,那时为了混淆视听,狄霄自称姓明,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个误会还延续着。

狄霄被晾了那么多天,心里本来就有些不爽,见状嘴上说着“无妨”,却也没打算把人扶起来,而是在原地站了片刻,方才上前半步。

关先生长叹一声:“明老板有多不知,这段日子局势大乱,上面的人要求收紧盐铁关口,在这月月底彻底关停盐铁生意,并将账簿上交,这法令本没有什么,可对我们这些做中间人的,却是叫人方寸大乱了。”

“明老板去年置办的那一大批铁器,至今还没走全流程,单是您这一笔,就叫我们焦头乱额许久了,就怕到月底交账的时候还办不好。”

说着,关先生苦笑不已。

狄霄面色微动,请关先生坐下,又为他倒了一盏清茶:“关先生大才,想必也能猜到我此行所为何,明人不说暗话,还请关先生给个准话,铁器还能出多少?”

“哎呦明老板,您这可实在是难为我了。”关先生忙不迭推拒,“您是不知道,北边又开战了,百姓们都以为又是大越想吞并草原,却不知这回是草原先起了兵戈。”

“我也不怕告诉您,草原这次来势汹汹,大越也就那样,万一战火烧到大瑜,我们可不想成为第二个大越,我们也没公主能送去和亲。”他玩笑说。

“明老板包涵一二,这真不是我不愿替你办,实在是风险太大了。”

狄霄紧蹙的眉头在听到最后一句后,蓦地展开了。

他屈指敲了敲桌面:“风险太大……关先生的意思是,并非完全不可能,对吗?”

关先生一怔:“这这、这真的……”

“关先生说了,盐铁交易都要关闭,到时盐坊铁厂关门,就怕关先生的生意也会受到重创,不如这样,关先生再帮我一回,我也给关先生指一条路。”

狄霄抛出最大的诱饵:“关先生消息灵通,不知听没听说过湖盐?”

“你是说——”惊讶之下,关先生直接站了起来,膝盖不小心撞在凳角上,疼得他面目扭曲一瞬,但很快又望向狄霄,“湖盐是你们那流出来的?”

大瑜盐巴的来源主要是海水晒盐,因大瑜海域辽阔,海盐产量也很大。

直到三年前,不知从何处流出一种湖盐,湖盐滋味与海盐基本一致,但颜色上会有一点细微差别,细品之下还能尝出一点鲜甜,价格和海盐相比却只低不高。

人们也想用湖水晒盐,可不知为何,他们晒出的湖盐又苦又涩,水腥味尤为明显,不管怎么加工,也没办法改善这些缺点。

长久以来,湖盐根本不在市面上流通。

关先生门路广,也只知道明家商行有湖盐在售,至于明家的湖盐从哪里来的,就无从查证了,哪曾想,这湖盐竟是来自草原。

他忽然明白:“难怪明老板从不缺银两,那么多盐铁,次次都能一次付清。”

想明白这点后,他的态度没了一开始的坚决,分明是动了心。

狄霄没有催促,只又给他添了一盏茶。

许久之后,只听关先生问:“不知明老板想要多少铁器?”

“越多越好。”狄霄毫不犹豫,“无论是兵器还是农具,铁锅也行,只要是铁制品,我都要,关先生能弄到多少,我就收多少。”

“事成之后,我可与关先生签订湖盐交易的契书。”

关先生说:“我尽量试试,但明老板也做好心理准备,这种情况下,能弄出多少,我也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