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0
贵妃便是绝对的二把手了?。
贵妃脑子聪明,心也细,可惜身体弱,手腕也跟身体一样?弱,所以郝如月只派给?她一些项目类流程类的工作。
看起来体面,做起来并不累人,还?能发挥她自身的优势。
贵妃忽然被点名,有些诧异地?抬起头,眼?中却闪动着奇异的光彩。
大封六宫的关键部分,皇后?亲自向皇上?请示,今天上?午又?带着她们完完整整梳理了?一遍,几乎完成了?七成。
最?后?三成不过?是比照从前的章程,另外起草一份罢了?。
之前皇上?将此事交给?她,不过?是心疼皇后?,怕皇后?忙不过?来。
贵妃接了?差事,确实认真查阅了?从前的旧例。可她今日看皇后?处事气定神闲,条理分明,很是能干,便以为?自己之前的准备全白费了?。
谁知皇后?还?是将此事交给?了?她。
皇上?把她当妹妹,她也就把皇上?当成兄长了?,所以这些年她不争不抢,也并不得宠。
从前还?能养着大阿哥解闷,可阿哥长大了?要去读书,陪在她身边的时间越来越少,需要她操心的事也比从前少了?。
宫里?长日无?事,闲也要闲坏了?,有点差事做反而是好的。
特别皇后?派给?她的差事既体面又?轻松,她是极愿意的。于是忙起身应是:“从前大封六宫的章程臣妾这几日都看过?了?,最?迟后?日便能拟好章程,请皇后?过?目。”
贵妃做事果然认真,皇上?把一件没影儿的事扔给?她,她居然把从前的旧例都看过?了?。
郝如月满意点头,还?不忘体恤下属:“仔细着身子,晚两天也是一样?的。”
贵妃领了?差事走了?,郝如月吩咐把今年的账簿抬进来。今年才过?去一多半,账簿已经有满满的好几箱了?。
惠嫔没忍住轻轻打了?一个饱嗝,感觉有些不妙,荣嫔干脆问出了?声:“皇后?娘娘,这些陈芝麻烂谷子也要看吗?”
郝如月让内务府的人把一月份的账簿清点出来,抽空纠正荣嫔:“这些都是今年的账簿,哪里?就是陈芝麻烂谷子了?。”
穿越前她做过?并购,知道掌握一家公司,不管大小,都要从财报看起。
别人看财报只看合并报表,她则要下沉一层,细看各种报表,必要时还?会翻看记账凭证。
索性她学艺术之前,也被父母拔苗助长学过?几年心算。所以她看报表的速度非常快,经常能从细小的地?方发现隐藏的大问题,从而成功规避风险。
不过?她现在已经是皇后?了?,这个后?宫的ceo她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不像并购公司,评估风险过?大可以终止。
仁孝皇后?薨逝后?,先是贵妃摄六宫事,而后?是太后?,都只是延续从前的惯例,从未有人查过?内务府的账。
内务府相?当于皇室的管家,下设七司三院,共计一百三十余处分支机构。
严格来说,内务府只对皇帝负责,皇后?没有权力查内务府的账。
所以噶禄听说皇后?要查账,便去乾清宫求见?了?皇上?。康熙听说也很诧异,沉吟片刻笑道:“帝后?一体,皇后?想看便让她看好了?。”
见?噶禄一脸呆滞,康熙挑眉:“怎么,怕皇后?看出什么来?”
噶禄赶紧跪下:“奴才办事全听皇上?吩咐,并不敢擅专。”
康熙哼笑:“这些年别的没练出来,甩锅倒是甩得挺溜。”
噶禄吓得五体投地?,听皇上?又?道:“内务府衙门太多,别累着皇后?,只把内宫的账簿拿给?她好了?。”
说完叫起,缓声给?噶禄解心宽:“内务府对朕负责,皇后?知道是怎么回事。她查账多半是为?了?了?解宫里?的情况,并不是要查你,或找内务府的麻烦。”
于是郝如月一说要查账,内务府非常配合。会计司很快便把当年内宫的账簿全都整理出来,连着箱子一起搬到坤宁宫。
惠嫔和荣嫔不知道账簿能看出什么,她们辅助贵妃协理六宫的时候,从来都是有旧例循旧例,没有旧例便找内务府的人过?来问。
可皇后?对账簿感兴趣,非要拉着她们对账,两人也只得欣然同意。
原以为?内务府的账簿这么多,记得这么复杂,皇后?多半看不懂,或者能看懂也没耐心看。
谁知皇后?看得极其?认真,起初有些不懂的地?方还?会问她们或者会计司的人,看懂之后?都不用算盘,一个人比比划划很快看完了?一本账。
还?笑着对会计司的人说:“账簿做得很好,都对得上?。”
一下午很快在高强度的工作中溜走,惠嫔和荣嫔震惊地?发现,皇后?当真能看懂账簿。不但能看懂,还?能指出问题,有时候把会计司的人问得一愣一愣的,不得不现场修改。
眼?看到了?用晚膳的时辰,别说会计司的人,便是帮忙翻账本的惠嫔和荣嫔都累得头晕眼?花了?。
可皇后?仍旧在忘我的工作,根本不知今夕何夕,还?是太子哭着跑进来,才让众人免于加班。
太子为?什么哭?谁敢惹哭太子?放在平时惠嫔和荣嫔总要八卦地?问上?一问,可现在她们累得半点八卦的热情都没有了?。
荣嫔是被宫女?扶出去的。惠嫔好些,直到走出坤宁宫的门,才颤巍巍扶上?了?贴身宫女?的手。
这边郝如月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将太子搂在怀中问发生了?什么,太子哽咽着说:“先生明日便不来了?,换成老夫子讲四书五经。”
清朝皇子四五岁开蒙,六七岁进上?书房读书。大阿哥今年才五岁,虽然早把三百千背完默写完了?,也还?处于开蒙阶段。
况且这时候宫里?只有几个小豆丁,大阿哥五岁,太子三岁,三阿哥还?不到半岁,并没有什么上?书房。
皇上?只在乾清宫南庑房辟出两间屋子来,给?大阿哥请了?启蒙的老师,在此上?课。
她问过?贵妃和惠嫔,两人都说皇子读书太苦,除非皇上?要求,不打算让大阿哥太早学儒家经典,背书背到半夜。
所以明知道开蒙的先生只给?大阿哥讲些名人故事,并不曾授课,贵妃和惠嫔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既然如此,启蒙教材怎么就从三百千变成四书五经了??
郝如月猜,多半不是贵妃和惠嫔的意思。
太子随了?皇上?的审美,从小就是颜控。这会儿听说英俊帅气的先生即将变成一个老者,好听的名人故事也要变成儒家经典了?,幼小心灵遭受的暴击可想而知。
自从跑去南庑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