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0
压在他心上,压得他透不过?气,左右为难。
他小时候陪在额娘身边,承欢膝下,如今他长大了?,搬出了?坤宁宫,额娘闲下来会不会感觉寂寞呢?
同时他又忍不住地害怕,害怕额娘有了?自己?的孩子会把所有的爱都给那个孩子,而忽略他。
小时候他盼着长大,长大之后他就能反过?来保护额娘了?。可真的长大,他又想回到?小时候,那样他就能无所顾忌地扑在额娘怀中撒娇,拉着额娘的手睡去?。
郝如月收起手帕,看向太?子,像朋友一样对他倾诉:“额娘不生孩子,是因为缘分没到?,等缘分到?了?,自然就有了?。与你没有关系,与所有人都没有关系。”
原来是这样,额娘从?未骗过?自己?,也没必要在这件事上骗自己?,太?子相信了?:“额娘放心,等弟弟或妹妹生下来,我会对他们好的!”
这个郝如月并不担心,太?子从?小就是个好哥哥,对其他弟弟妹妹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她的孩子了?:“那额娘就先替他们谢谢太?子哥哥了?。”
太?子这才笑起来,亲手给郝如月布菜。
几日后,皇上叫了?太?子去?南书房问话:“为什么只让李光地跪着授课?”
连跪几日,李光地终于在课堂上体力?不支晕了?过?去?。
太?子知道汗阿玛要恼,进门便行了?跪礼。果?然汗阿玛没有叫起,他便跪着回话:“回汗阿玛的话,前几日李光地给儿臣授课,本该讲《史记》中《五帝本纪》尧帝那篇,他却故意?跳过?去?,给儿臣讲了?舜的故事。”
临时调课很正常,之前又不是没有过?,康熙扬眉:“就因为这个?”
太?子摇头:“那天内务府来人,说毓庆宫的装潢定下来了?,请詹事府众人去?毓庆宫选衙署的位置。之前的装潢奢华,而定下来的相对朴素,詹事府众人都有些不满。内务府来人说是皇上和?皇后的意?思,便也无人敢说什么。”
说着太?子抬眸看皇上:“之后是李光地授课,他跳过?尧帝篇,给儿臣讲了?舜帝的故事。”
康熙熟读《史记》,自然知道舜帝的故事。在这个当口,故意?调课,给太?子讲这个故事,确实耐人寻味。
太?子睡下眼:“他还说舜帝是愚孝,不过?仗着天命所归才能苟活,让儿臣不要学舜。”
果?然别有用心,康熙气笑了?:“那你是怎么想的?”
太?子仍旧垂着眼,缓缓说:“百善孝为先,儿臣对他的话并不认同。可他是汗阿玛给儿臣挑的少?詹士,儿臣不敢违逆君父,便让他跪着反省。”
康熙示意?梁九功扶太?子起来,笑着夸他处置得当。
哪知道太?子的话还没说完:“李光地给儿臣授课的时候,常常不经意?提起他曾经千里驱驰,为朝廷献计献策的功劳。儿臣也没想到?,能千里驱驰的人,身子骨竟这样柔弱,只跪了?几日,每日跪半个时辰,就晕倒了?。”
显然是对太?子的处置不满,以奴欺主。
李光地才高?不假,对朝廷有功也是真,康熙很欣赏他。
所以皇后以貌取人,说李光地不合适留在詹事府的时候,康熙并没当回事。
他万万没想到?,李光地竟然是个有才无德之辈。
理论上,圣明君主应该亲贤臣远小人,但在实际操作中,贤臣和?小人都要用。
不过?要分开用,有取舍地用。
比如太?子的詹事府,就不是一个以才取人的地方,而是应该选德才兼备,甚至德更突出的人,辅佐太?子。
太?子的詹事府由满、汉两套人马组成,太?子年纪还小,康熙本来只想设两个詹士教太?子读书。
之所以为李光地临时增加了?一个少?詹士的编制,就是因为他这样才德兼备的人,委实难得。
能写出蜡丸疏,助朝廷平叛,此人的才能自不必说。
关键康熙还听说,李光地在写这份蜡丸疏之前,曾经见过?耿精忠。面对耿精忠高?官厚禄的收买,李光地毫不动心,而是虚以为蛇,与之周旋,为朝廷出兵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忠君爱国,大义凛然,足够让康熙为他破例。
哪知道这样的李光地,居然对孝道嗤之以鼻,还敢暗戳戳挑拨太?子与皇后之间的关系。
这一下便触到?了?康熙的逆鳞,神仙也救不得了?。
于是以身娇体弱为由,把李光地一脚踢出詹事府,踢回翰林院修书去?了?。
恰在此时,有御史弹劾李光地冒领军功、卖友求荣、欺君罔上三项大罪。
这事若放在从?前,康熙多半不会理。
人红是非多,每个朝代都不能免俗,康熙早习惯了?。
可有了?太?子告状的引子,李光地在康熙心里被贴上了?有才无德的标签,此时再看御史的弹劾,康熙决定还是查一查。
被踢回翰林院修书,李光地反而觉得解脱了?,不必每日跪着给太?子授课,看太?子冷脸,被同行挤兑。
是金子在哪里都发?光,与其埋没在詹事府,倒不如出来给皇上打工。
皇上今年才二十七岁,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太?子不待见他又如何?,有皇上的器重足够了?。
他好心为太?子筹谋,太?子却狗咬吕洞宾,以后他就在翰林院睁大眼睛看着。等有朝一日,皇后诞下嫡子,看太?子会落得一个怎样的下场。
别看现在的太?子是太?子,以后如何?,谁也说不准。
《史记》是后来人写的。舜侥幸没死,后世之人便说是孝可感天,舜还因此被尧选中成为接班人。
但在历史长河中,又有多少?个如舜一般的人,没能有这份好运气呢。
回到?翰林院,忽然传出有御史弹劾他三项大罪,李光地这才有些慌了?,立刻写了?一份为前同事兼同乡陈梦雷证明的折子呈上。
却只字不提陈梦雷的功劳。
此时耿精忠和?尚之信早已投降,陈梦雷还没被当成叛党抓起来,只是在南边苦苦护着李光地的家人,却迟迟没有等到?朝廷的重用和?嘉奖。
康熙看着李光地呈上来的折子,亲自给在前线作战的索额图写了?一封信,让他去?见一见这个陈梦雷。
索额图很快回信,向康熙举荐了?陈梦雷,认为此人才高?,不输李光地。并且向康熙禀报蜡丸疏其实是陈梦雷所写,而冒领功劳的李光地充其量只能算个跑腿的。
回信中,还附赠了?一封陈梦雷的奏折,以及李光地家人为陈梦雷作证的证词。
望着证词上几十个鲜红的手印,康熙沉默了?。
李光地是他一手捧起来的,他还拿着蜡丸疏在朝堂上公开夸奖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