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7


们也能看看。”

徐诚有分寸,不深聊这个,问江知与看郎中的情况。

前天,有郎中进府。他看江家没出动静,今天来一并问问。

江知与摸摸肚子,说不清是喜事还是坏事。

“孩子都好着,郎中说脉象很有力,我跟孩子都很健康。但怀了两个。”

徐诚:“……”

双胎凶险,他也说不好是好是坏。

江知与低头想想,小谢都跟林庚互怼了,他跟诚哥儿聊聊避孕也没什么。

他就说了避孕方子的事。

“说是能杀精,但不影响使用,以后怎么都生不出来孩子了。”

徐诚听得满头问号:“还有这种方子?”

江知与脸色红着:“小谢主动要的,说生孩子太凶险了,我们就生这一胎,以后不生了。”

这就是他说的喜事。

以后不生,这回双胎,就一劳永逸了。

要是只有一个,他会觉得家里冷清。

坏的是,两个孩子难生。

徐诚听他叨叨叨,说陈冬生孩子那阵的事,没由得缩缩脖子:“那我也不生。”

江知与很少见他有害怕的事,看了就笑。

今天有正事,两人聊一阵孩子,就散场。

小谢去农庄未归,说要看看仓库存货。他就先去跟父亲和爹爹说了京城兵变的事。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他们都无法跟外界联络了。

年前打通的消息渠道,会在未来启用,静待时机。

宋明晖趁着丰州没有封城,找人给上陵府寄信。

没多的言语,只让大哥早日去寻亲。

现在走,能与家人团聚。

以后走,分隔两地,此生不知有没有机会再见。

事件没爆发前,他们只能做足准备,不能吓破胆,舍弃一切。

有了准头,万事好说。

到谢星珩回来,家里开会,商定今年的方向。

谢星珩要接手江家的生意,冒险一试。

商户都是“羊”,肥了能宰,瘦了也能宰。真想吃,刚冒尖的小羊羔也吃得。

被吃掉的原因有很多,存活的路却很少。

他要提升价值。

这份价值,会远远高于家财,动他们家不划算。

会挣钱的人,什么时代都不会是废材。

战争过后,更需要多的钱粮。

日月多换几次,他只要能折腰,哪家的饭都能吃。

嗯……疯子除外。

第67章 小谢经商(加更章节)

谢星珩经商这件事,不仅仅在江家引起了小震动,整个丰州商圈都抖了抖。

江家,只有江知与是全心全意的相信谢星珩什么事都能做好。

江承海跟宋明晖,都怕他逞强。还有一层原因,时下分阶层,士农工商。

从商户家出来的书生都要低人一等,更别提谢星珩还有赘婿身份。

赘婿经商,能把他举人的风头都压下去。

再一个,江承海带他出去认门,是表示外面的事,是谢星珩做主。

生意上的事,正经来说,夫夫俩都行。一般是男人闯,夫郎守。比如他跟宋明晖。

于赘婿而言,又不一样。

夫夫和睦的,男人也就负责应酬,铺面银子都在夫郎手里抓着。

这一层原因,他们心里过一过,能放下。

最最关键的是名声不好听啊。

江承海真把他当儿子看了,什么生意,还非得要谢星珩这个举人老爷亲自做?

宋明晖都开口:“你要是担心小鱼,这些我来。”

等谢星珩说说他的经商计划,两个爹都听呆了。

谢星珩再出去正经搞钱,丰州的商户老爷们,也都看呆了。

百姓们也没见过这阵仗,热闹瞧着,东西买了。还说他是傻子!

谢星珩用的是现代很常见的营销方式,简单粗暴又好用。

开业第一天,鞭炮连着放十条,吸引来大批看客以后,他大大方方站铺子门口,四方拱手,八方送笑。

“各位相亲,各位父老,你们可能很多人都不认识我,但你们一定听过我的传说,我是江家赘婿,今天是我第一次做生意,我也不懂,大家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给我暖暖场地,我在这里谢谢各位了!”

江府赘婿,正正经经的举人老爷。

出来做生意就算了,跟他们说话笑如春风,那叫一个好听,还跟他们鞠躬。

老百姓们淳朴,丰州县里,从老到少,个个都知道江家赘婿谢星珩是个重情重义的人。

这种人跑出来做生意了……

他们一边疑惑,一边猜测。

有人以为江家穷了;有人认为谢星珩耳濡目染,对做生意有了兴致;更多的人结合他的人品,说他是疼夫郎。毕竟他夫郎怀孕了。

极少数人,往坏了猜,说他钻钱眼了,也要成为奸商了。

怀着不同的心情,他们进铺子里逛。

江家最大的铺面是杂货铺,谢星珩今天开的铺面也是杂货铺。

名字改为“赶小集”。

百姓们熟知赶集,集市上什么都有,逛一次能把需要的东西都买齐活了。

小集就是小市场,东西没那么全乎,也能让人逛个够。

进店以后,他们都茫茫然,因为都没有做好买东西的准备。

丰州是富裕县,百姓们手里的银子也是计划消费。

先知道要买什么,才会去某个铺子。不会莫名其妙去闲逛。

这就导致铺面再大,也只是陈列货品的“仓房”。

客人进门,直接说明需求,伙计拿来,客人结算走人。多的货一件带不走。

开业第一天,谢星珩没搞特别复杂,简单粗暴的设立了分区。

买一赠一、买三赠三、买五赠五。

还有每满一百文钱,可以减十文钱。

最后,不论消费多少,都能免费抽奖。

参与奖,一文钱。最高奖项,十两银子。

前阵子低调,关门的店铺多,闲着的掌柜跟伙计就多。

这边一开,谢星珩提前培训,微笑是必备的,配上提成制度,那叫一个热情。

客人刚进门,伙计们就分批领着他们逛货架。

铺面是杂货铺的前身,没有外地时新的俏货做补,就以”日用百货“为主,保证各家各户都用得着。

主推产品是豆油、酱油。

买几赠几的分区里,还点了炉子,用豆油烙饼,开放试吃。

家家户户都要用油,味道不错,算算价格,是常价,就不急着买。实在优惠,才会掏钱。

伙计们都会吹,说这油是外地书生都爱吃的,镖局好几条船都不够送。

又给他们算账,丰州以老李头家的茶油为主。一斤茶油,常价在二十到二十二文之间,以低价算,一斤二十文,一坛五斤,就要一百文钱。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