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97


现在到他给人一大盒宝石了。

拿完礼物的孩子,去后面玩会儿。

大人在前面说事,说封后大典的事。

江知与听见“封后大典”四字,眼睛圆睁,藏不住欣喜笑意。

“什么时候?我怎么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

他由衷为徐诚高兴,这份从一开始就不对等的感情,历经十余年,终于等到了好结果。

徐诚在他面前不装,压低了些声音,跟江知与说:“和登基大典同一天。”

他神色有点羞涩:“他说,别人不给我的名分,他给我。”

林庚会为他摘去贵妾之名,与他并肩,帝后同庆。

江知与几乎要为他落泪。

“我有什么能帮你的?”

徐诚带他看袍服和配饰。

大启朝多年没有立过男后,通常情况下,皇子们都会娶女子为正妻。这样丰于子嗣。

他现在的袍服,是林庚提前让嘉源省的绣工制作的,都是满绣满工,式样极其繁丽。再有众多雕龙刻凤的配饰,徐诚看得眼花。

他在京城没有好友,从南地带来的一批人没多大见识。宫里的人,暂时不宜声张。

因为礼部的人恪守成规,他们妥协了,林庚可以登基完就立后,也能再办个封后大典,唯独不能两者合在一起。

说这事太没有规矩,今年又有夫郎当官,皇后再跟皇帝同一天拿上宝印,这成什么了?

林庚说这样可以省些银子,礼部的人认为银子不是这么省的。

两头僵持不下,林庚不打算听。他又不是三岁小孩,什么时候跟夫郎走在一起,还要听几个老头子的。

但礼部掌管天下礼法,礼法是巩固皇权之本,他也不能太过,所以打算先斩后奏。

因此,徐诚也不好找礼部的人来看样式合规与否。

江知与懂这些,刚好帮他看看,再帮他好好搭配搭配。

江知与兴致很高,在宫里待到了日暮时分,仅三套礼服,就让徐诚来回折腾了一天。

服饰定下,江知与后面几天依然带着孩子来宫里,跟徐诚一块儿确认流程与礼仪,以防到了日子出差错。

而谢星珩则和一帮功臣们,被林庚召见,商议新政。

新政以税务为主,各地调令已经下发,再谈则是盐价相关。

这件事谢星珩写过建议书,当时林庚说要见面详谈。

今天就谈这个。

谢星珩为面谈做好了准备,他本就擅长做数据,初期的资料,他没详细填,以一个笼统的数字为起始,来做计算。

今天详谈,他临时从户部抽调资料,把准确数字填上,再计算出准确数额。

这个过程里,最初的范本,被几个文书太监抄录备份,其他大人先做讨论。

等人手拿到一份资料,这些议论就暂停,让谢星珩给各位大臣好好说说。

时至今日,谢星珩依然不大懂盐务,他只算明账。

以民生为本,这一处必然比不得翻倍售卖的暴利。但盐价过高,是饮鸩止渴,必不长久。

他还是那个建议,从源头提价,官府收一斗盐的价钱,从十文钱,涨到二十文。

这并不过分,目前劳力有限,百姓自家条件也有限。这个价格收盐,才算他们正常务工的价钱。

朝廷卖给盐商的价钱,从一百一十文一斗,降到八十文一斗。

盐商卖给百姓的盐,设限不得高于百文。百姓买盐,便可七文、八文一斤。

常价盐是十二文一斤,降价三分之一,朝廷和盐商依然有得挣。

但朝廷让利很大,从每斗一百文的利润,变成六十文。

盐相当于是无本买卖,朝廷没有付出什么,不存在成本一说,这就是官山海,以充国库。

降低了成本,但扩大了百姓的吃盐率,同时前几年,必然会有百姓囤盐。手里有点家底,就想要多买一些,以应付涨价。

这个谢星珩很肯定,现代都还有人囤盐,更何况是古代。

这部分有闲钱的百姓,会因囤盐,将前几年的盐税缺口补上。

而全民“吃咸”不“吃淡”,会让他们更加有劲干活,同期再以商务令为基础,发展建设,扶贫助农。几年的时间,这些地方也会形成规模,等到盐税开始拉大缺口的时候,别地的田粮税、商税又跟上来了。

整体上可与现在的税务持平,甚至超过。

超过的重点取决于建设的用心度、成功率。

而税务,通常与贪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林庚再不嗜杀,还能留着满朝的贪官污吏吗?

显然不可能。这些人不会一次性拔除,会随着朝中补充新鲜血液时,一点点的替换掉。

他登基以后,就会开恩科。

再把其他等着萝卜坑的进士们安插去各部门实习,几年的时间也够了。

贪腐是清理不完的,清理过一批,还会有新的贪官污吏成长起来。

这是必然发展,但处理一批算一批。

首批贪官污吏,是最富有的。

看看年度国税报表就知道了,一国之税才那么点银子,下面的人肥得流油了。可以宰了。

这批人补充的钱财,就可以灵活使用。

一方面补上各地建设的缺口,一方面充作军资。

盐务问题,看似是经济,其实是个政治问题。

谢星珩话题涵盖度很广,过后又包含了闲时士兵的开荒种地、种树等基建必备事项,以及广阔地少人稀的区域开发提议。

盐税降低,必然会影响国库收入。

国库不丰,则朝内震动。不说官员俸禄、将士军饷,万一哪个地方遭了天灾,朝廷都拿不出银子来赈灾,这多可悲可恨?

他为民生降盐价,也得为民生谋长期发展。

盐价降低,意味着盐商不再是让人趋之若鹜的好生意。

各地盐贩子无法从中牟取暴利,做一行的人会随之减少。百姓们有了活路,也不会轻易投身做匪。

劳动力和安定性稳住,盐商这里,朝廷可以做一个连锁型的“逛小集”。包含盐在内,都能售卖。把皇商这个组织的功能性压榨到底,狠狠利用起来。

以皇商之名,统领旗下商人联盟,先省,再府,然后县城,成立一个利民惠民的“购物中心”。

这样一来,民众消费的利润,就都直入国库。百姓开心,大家伙也开心,皇帝也开心。

谢星珩再用丰州县逛小集为例,拿丰州县的税收增长作为对比,展现它的可行性。

而购物中心的建设,又与商务令挂钩,可谓是环环相扣。

他扬名早,本事硬,能力有几分,有眼睛的人都看得见。

哪个衙门都要银子,没谁跟银子过不去,所以谢星珩在说的时候,哪怕他们有不赞成的地方,也没急着插嘴,都沉默着认真听,听到后面,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