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5
要人云亦云。
超话主持人还在超话首页置顶了申明——
为了防止事态进一步发散、谣言越传越广,被用心人截图利用或者以后拿来做黑料,所以超话严禁讨论此次事件,一切等官方说明。
书粉千万,比起捕风捉影就动摇的人,更多是相信宴年的人。
相信他们粉了这么多年的人,一定会给他们一个说法。
安景:……
我也很想给你们说法,但得等我先搞清楚是什么状况。
安景睡意都没了,刚准备搜索关键字,姜辰电话就打来了。
姜辰也知道网上的事了,并且他不像安景这个当事人似的云里雾里,他知道的还挺多。
就是因为知道得多,所以电话一接通,姜辰就发出了爆笑:
“哈哈哈哈阿景我要笑死了。”
安景:“啊?发生了什么?”
姜辰的反应,让安景本来还有些担心的心,瞬间放下。
笑成这样,说明不是什么大事。
姜辰上气不接下气:“网上有人说你你笔名下不是一个人,是一个团队,背后有一整个工作室代笔哈哈哈哈。”
“工作室代笔,我的天哈哈哈这届网友真有才。”
“这么会编故事,不写小说可惜了……”
从姜辰众多‘哈哈哈’里,安景终于拼凑出了事情的始末:
不知道从哪里传出来的几张对话截图爆料,说宴年之所以每年产出固定,更新稳定,是因为有几个人同时创作,才会保持年年有新作。
也是因为这样,所以从不在公开场合露面。
不是不愿意,是不敢——
背后那么多人,谁站出来领这一光环?
姜辰:“对方拿出的证据很撇脚,连你几次尝试新题材,写作风格转变,都被他们用来当证据。”
谣言云:
一个人的文风和写作习惯相对固定,哪有像宴年一样经常切换的?
如果是多个人共同创作,那就说得通了。
安景听完沉默半晌,哭笑不得:“这……也有人信?”
“当然有。”姜辰好不容易止住爆笑:“在这个一张不止来历的对话截图都能当证据爆料的时代,什么离谱的谣言都有人信。”
安景有些书粉年纪小,涉世未深,还不能很好的判断真伪,非常容易被煽动。
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人在评论区留言求澄清了。
姜辰问:“你还是发条微博说一下吧,粉丝都等着你呢。”
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想到其他人遇到此类情况的做法,安景很认真的问:
“那是不是得发个律师函之类的自证?”
今天的姜辰像是被人戳中的笑穴,听了安景的话后,又笑得停不下来:
“律师函?你要告谁?”
“不过你要是有这个需要,孟于舟的律所随时准备接你的单。”
“肥水不流外人田,可以给你一个友情骨折价。”
安景谁也没打算告,暂时享受不了这个骨折价。
姜辰打趣说很遗憾。
在安景斟酌澄清微博要怎么发的时候,晏启离也看到了网上那些评论。
晏启离没像姜辰那样问安景需不需要帮助,而是直接说他会让人找到谣言的来源,让安景不用担心。
晏家拥有顶尖的公关团队,处理这种时间熟门熟路,小试牛刀。
别说宴年背后有工作室代笔是假的,就算是真的,晏氏的公关团队也能在一天的时间内拿出十几种应对方案,把真的洗成谣言。
就看怎么操作了。
靠安景个人去追溯谣言源头,确实有些难度,安景没拒绝男朋友的好意。
自己不擅长的事交给专业的人,自己才能保留精力做该做的事情。
只是澄清流言这件事,就不用麻烦晏氏的公关团队了。
这种小打小闹,去麻烦行业顶尖人才,安景也不太好意思。
不过简单的文字澄清没说服力,有心之人也可以说他是骗骗粉丝。
要证明自己背后没工作室……需要一些有力证据。
安景想了想,问晏启离:“你现在在家吗?”
“在。”晏启离:“怎么了?”
安景:“你去二楼书房,书架最左边有几个文件袋,你能帮我找出来拍几张照发给我吗?”
晏启离没挂电话,依言往楼上走:“里面装的是你小说手稿?”
安景:“你好聪明!”
其实也不算小说手稿,只是每一部小说安景在做前期准备工作时,习惯性用纸笔代替。
从他连载第一本小说开始,安景所有的主角和主要配角的人设、背景、家庭、人物小传和性格经历还有故事简纲之类的,他都有手稿保存下来。
一本不落。
原本只是想留个纪念。
现在能当自证清白的证据。
很快,晏启离就给安景发来十几张照片。
安景选了几张照片,编辑了新微博发布。
宴年V:没有团队,没有工作室,每一个字带标点符号都是我一个人亲手写的,这么荒谬的传言,已经被@百里长弓打电话笑很久了[配图×9]。
保存下的手稿没什么见不得人的,安景一次性发了九张。
书粉终于等到宴年发声,哪怕已经很晚,评论点赞数还是以每秒的速度递增,姜辰评论并转发:
百里长弓V:哈哈哈哈哈我要再笑一遍。
粉丝:
-啊啊啊我就知道我粉的人没错!!
-从手稿的字迹就能看出从头到尾都是一个人,黑子出来说话!
-哇,宴年老师字好好看!
-早就想说了,凭一张连昵称头像都马赛克过的对话截图,竟然也有粉丝信,也是很神奇。
-一眼看见了我们小叶子的人物设定,原本的设定还有竟然还有‘绿茶’这一属性吗?最后为什么删掉了呜呜呜。
-看到了灵灵的经历,看正文被刀一次,没想到看手稿还能被刀一次,我的女鹅啊,真的过得好惨QAQ
-事实证明,宴年老师确实不会写感情戏,你们看手稿上贫瘠感情线,再对比复杂烧脑的剧情线……啧啧。
-……
-不是,大家怎么都在关注手稿内容,没有人发现宴年老师写手稿的纸,有些上面印着学校名字吗?
-握草,我才注意到,南大????是我知道的那个南大吗?
-世上有几个南大?
-宴年老师是南大的学霸?是学生还是老师啊?
-所以上次百里大大发的去南大食堂吃饭的照片,就是去找你了?
-我粉的作者竟然是我校友??这些年我错过了什么??
-……
网友们的注意力转移得很快,在澄清后,先被手稿内容吸引,后被安景的稿纸本身吸引。
灵感是很玄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