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6
一部分人打算去养殖场,一部分人要去田里做农活,还有少部分人想要去城里务工闯荡。
既然有种地的想法,一行人放好东西,就跟着左邻右舍去田里看了看情况。
如今秋收已经落下尾声,地里正在进行一些善后工作,不过村民还是给拉克申他们展示了一下新的收割机。
“没想到收获改能这样轻松!”拉克申惊道。
“是呀!虽然现在咱们村里的牛马都是农忙时跟县里借来的,但养殖场那边除了鸡鸭,也已经开始科学养牲畜了,到时说不定家家户户都能分到牛马用!”一个村民充满憧憬地说道。
“太好了,等我们去了养殖场一定会好好干的!”
本来,能搬来兴和已经是一件幸运的事,有这样好的生活环境,拉克申他们也不觉得种地养殖这些事很辛苦。
但谁不愿意有更好用的农具呢?
轻松不说还能提升许多效率,简直就是意外之喜。
见过了村民,又去一趟福利铺,把这些日子上的种种新品挨个认识一遍。
什么雨鞋雨衣,每样都像是神在上边落了法术般神奇。
这会儿没有下雨,但拉克申他们也试穿了一下村民热情相借的雨衣。
往身上浇了两瓢水,果然一点也没淋湿,真是令人大开眼界!
试完东西就到吃饭的时候。
拉克申带着家人们吃了一顿火锅,这可是他尝过的美食,回去的路上每日都在回味,来的路上时刻都在吹嘘。
好在火锅对得起任何人的期待,拉克申的亲人们吃过,全都是赞不绝口。
饭后,还有村民端来一份糖炒栗子。
用架子夹开壳,品尝着香甜的板栗仁,一群人吃完,休息整顿了一阵,然后就迫不及待前往县城。
为满足拉克申他们的好奇心,村民们特意凑出了一批自行车,又从周边村子借来了好多辆,打算载着他们进城去。
这会儿已是傍晚,坐在自行车的后座兜风也是一件很舒服的事。
拉克申他们彻底被自行车的魅力迷住了,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拥有一辆才行。
骑车进了城。
这个点不少人都已经下工,城里正是热热闹闹的时候。
县里最近做了一些亮化工作,道路两边吊起多了许多漂亮的灯,天色虽然还没完全黑下来,但灯已经全部亮起来,这会儿看着漂亮极了。
拉克申他们拿着小吃,在街道上悠闲地漫步,参观了修缮好的幼儿园和小学,心中满是期盼。
真好啊,等到明天办完手续,他们就是正经的兴和人了!
-
这段时间,铁柱这边已经找到了橡胶草,顺利出山。
摸清了橡胶草生长的地方,后面再进山过来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可以存下草种,源源不断运出去。
这东西长得快,等冯平他们造好坎儿井,来年就可以正式投入种植。
等种植有了一定规模,橡胶基地就可以办起来了。
说起来,枣儿她们之前送来的东西,铁柱已经收到。
随着东西而来的还有一封信,内容都是拼音写的,也不怕中途有谁看了去,泄露机密。
展信一读,原来是方仙儿那边发力了,弄到了不少橡胶,缓解了县里用胶的燃眉之急,还做出许多合用的东西。
看完信,铁柱就松了口气。
这样也好,兴和有橡胶用,他这边也能少些紧促感,按部就班做发展。
不过,有一件事不能再拖了。
铁柱捏着笔,很快写起回信。
前些日子,他带着坎儿井等技术去和那位女村长交涉,过程很顺利,还有了一些意外的收获。
现在,他也需要兴和那边提供一些武装和战术上的支援进行下一步计划。
第129章
铁柱希望得到支援的武器,主要就是些火枪。
这东西不仅得有配方,还得依赖兴和那边的好钢材和成熟的技术。
同时他也想询问一下县里最近有没有琢磨出更先进的战术与阵法,如果有,就可以先送过来,在这边实战应用一下。
对于回纥的情况,大致思路就是先与北边的部落结盟,一起对抗外敌。然后再用现有的资源与技术友好合作,彻底将北部团结成为自己人,然后再去解决西部的混乱困境。
等到回纥的情况彻底稳定,搞一搞发展,再去鞑靼那边。
然后按照枣儿的设想向南推进就好。
当然,这些只是设想,具体情况还得结合实际不断调整。
虽说枣儿她们升级了马车,但从回纥到兴和两地往来间的道路运输仍不便利,两边传信运东西也只能等待很长时间。
铁柱把信传回去后,自然不可能闲着干等下去。
回纥最近也刚过收获季。
铁柱他们到来的时候,春播早就过了,作物也已经扎根在地里,所以他们只能在半途提出一些种地的改进措施,有些效果,但作用不大。
于是这次,冯平他们的收获就也就只是常规水平好上那么一点点。
包括之前冯平找到的鹰嘴豆,去寻找种植方法的时候他还被人掳走了,没能好好种,收获时也是十分惨淡。
铁柱等人对此束手无策,只能从秋收后努力,明年春天再指导大家精耕细作。
对于地里的情况,这里的人们似乎早就习以为常。甚至因为铁柱他们的中途提点,最终收获比想象中还要多,就已经觉得十分满足感激。
不过,那些通过羊毛衣和新鲜奶制品带来的额外收入却是让大伙欣喜不已。
这份收入一部分是铁柱他们带来的。
铁柱他们有药材,后面又用车马运来了肥皂、雨鞋等实用物品,大家可以用毛衣和毛线去换。
奶制品收的少,主要是因为不好保存太久。不过做出的奶粉可以放得稍微久一些,铁柱就也收了一部分。
收到的东西一并寄回兴和去。
这样的交换算是互惠互利,不过冯平他们总觉得是自己这边更占便宜些。
铁柱等人教会他们做东西,又自掏腰包换走他们做的东西,完全就是为了帮扶他们嘛!
两边的情谊越发深厚,牙地的住民们对此也很是感激。
不仅是他们这边。
铁柱之前去找邻村那位女村长谈合作时,同样也会和她们村里做这样的交换。
有了铁柱这层关系,冯平他们与那边村子的关系都缓和不少。
不能说见面时双方有多热切,但至少不会再像之前那样冷言冷语地互相挤兑。
除了铁柱这边换来的东西,还有部分奶制品和毛衣是去沃土镇里卖掉的。
一位阿婆喜滋滋地给铁柱他们展示自己的收入:“你们瞧,这些东西还有钱都是用毛衣和奶酪换来的,今年收获多多,这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