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0
要的就?是这个答案,他要的就?是所有人?都答不好卷子,到时候他一人?不择,也可以有一个略微正大?光明些?的理由。
虽说他此番行事天下人?略微聪明一些?的便能猜到是他故意示威,可终究还是要有个正大?光明的理由糊弄圣人?。
李林甫心满意足笑了笑:“圣人?点明要择贤才,自?然是要宁缺毋滥,倘若这些?举子答的不好,那也这是他们本事不够罢了。”
就?算有一两个答好的,李林甫也有办法糊弄过去。
考卷发下,开考。
李泌参加的乃是“策”一科,拿到考卷之后他浏览了一遍,就?察觉到了不对。
题出的挺难。
不过不影响他对策。
李泌颇为自?傲,他骨子里还是那个少?年天才的神童,天下之间,李泌认为比他更聪明之人?也唯有主君一人?罢了。
他七岁时候就?能在李隆基面前和燕国?公中?书令张说辩论不落下风了,而张说当年可是则天皇帝亲自?临试,于万余文人?中?挑出来的对策天下第一。
如今他已经及冠,才学比起七岁时候又增进了许多,策论对他而言更是手拿把?掐。
对于学神,试卷难易程度根本不重要,反正无论多难他都能考满分。
李泌奋笔疾书,开始撰写他的策论。
另一侧的“诗”科考院。
杜甫看着题目,想都没想就?提笔写诗。
只要懂一些?格律,作诗就?很简单了,想到什么?写什么?,写出来就?是一首好诗。
他虽然没有太白兄那样喝了酒灵感就?如江水一般往外?冒的“白也诗无敌”的诗才,可随手写几句好诗的本事还是有的。
写完诗以后,杜甫便百无聊赖等待着考试结束。
“哈哈哈,这是什么?破题目!”
忽然一道声音吓了杜甫一跳,杜甫不由探头往外?去看,两个衙役拉着一个形状疯癫的举子往外?拖。
那举子还又哭又笑挣扎着,嘴里骂骂咧咧。
“这样难的题目谁能写出来,误我……”
杜甫连忙又低下头检查了一遍自?己的答卷。
这诗的题目难吗?
杜甫仔仔细细把?题目看了三遍,也没看出来什么?地方?难写。
到了时间,试卷被尚书省官吏收了上去,杜甫便将笔墨装入自?己的书筐中?,提着书筐往贡院外?走。
举子大?多都是同乡结伴而来,一考完试就?三三两两凑在一起讨论考试,大?多都面带愁容,唉声叹气。
杜甫因着是跟随李长安一同来的长安城,没有与其他举子结伴,所以也没人?与他讨论试题,只是杜甫听着耳边其他举子们的抱怨声,心里却?也有些?打?鼓。
那题目真的有那么?难吗?
杜甫正有些?不知所措之时,却?在人?群中?看到了一个熟人?。
“李十?七。”
李泌听到有人?唤他,一回头便看到了杜甫,便停下脚步等了等杜甫。
在洛阳时候他一直以“李十?七”这个名字示人?,知道他是李泌之人?也只有李长安寥寥几个亲信,所以李泌也不怕杜甫透露他的身份。
“你?也来参加此次恩科啊。”杜甫见到了熟人?,这才松了口气。
李泌点点头:“我参加策科。”
“十?七郎认为今科题目难不难?”杜甫犹豫了一下,忍不住询问李泌。
到底关?乎自?己一生大?事,杜甫对自?己的诗才再有信心也难免忐忑。
李泌看了一眼杜甫,语气微妙道:“题目对子美兄来说应当不难吧?”
他方?才已经从其他举子那听说了诗科的题目,的确有些?刁钻,不过李泌认为应当还为难不了杜甫。
李长安喜好诗赋,这不是什么?秘密,不过李唐皇室代代君主都是如此,当今圣人?也喜欢音律和诗赋。作为李长安的亲信之一,李泌自?然了解过自?己主君格外?偏心的这几个诗人?。
也不难看出来主君交好的诗人?虽多,可李长安最?爱的是李白,其次就?是杜甫,主君的老师沈初则是爱杜甫还要胜过爱李白。
李泌也因此对杜甫这个如今在大?唐诗坛只是略有些?名声的小诗人?上了一点心,然后就?发现了杜甫的天赋。
李泌认为杜甫的诗才应当不弱于如今大?唐诗坛双子星李白王维,名气比不上后二者更多可能是杜甫擅长的题材和如今大?唐喜爱的华贵典雅不太符合罢了……
对这种老天追着塞饭吃的诗人?来说,写一首好诗就?跟喝水一样简单。
很明显的例证就?是他起码能感觉出来题目难,但是杜甫根本就?感觉不出来题目难易。
他能考满分是因为他会所有的题,杜甫能考满分是因为所有的题在他看来都是一加一的难度。
“既然十?七郎也这么?说,那我就?放心了。”杜甫这才露出如释重负的微笑来。
他自?己也认为他今日这首应制诗写的不错。
李泌忍不住看了杜甫两眼,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你?还年轻,跟着寿安公主日后总会有出头之日,不用在意一两次的失败。”
看来老天是公平的,同样是十?分的天赋,他平均分配给了各项天赋,杜甫却?是拉满了文才,其他各项天赋都平平无奇。
杜甫:“?”
方?才你?还说这题目对我来说不难,怎么?现在这语气就?跟我已经落榜了一样?
“实在不行就?请寿安公主举荐入仕嘛。”李泌眉飞色舞拉着杜甫往贡院外?走,边走边讲着,“其实不入仕也行,你?知道怎么?修城墙吗?修城墙可有意思了,可以指挥手下的工人?搬砖……”
数日后,尚书省的阅卷官员已经将此次的考卷批阅完毕,送入了右相?府,由身兼中?书令职位的李林甫最?终裁决。
“此次举子大?多答的不好。”尚书省郎中?小心翼翼道。
李林甫看似十?分稳重,淡淡道:“答的不好,那也要宁缺毋滥。本次恩科是为了择贤才,既然没有贤才,那宁可不择录也不可让平庸无能之辈入朝堂。”
郎中?道:“右相?说的是,所以只选出了几份卷子,这几人?中?有二人?答的格外?好,其余者略差一筹但是比起其他举子也算不错了。”
这句话隐含的意思就?是有两个人?试卷分太高,尚书省考官不知道是要留着还是要刷下去,就?只能拿给李林甫这位中?书令裁决。
“此二人?是谁?”李林甫眼中?精光闪烁。
“一个是诗科,名叫杜甫,祖父是杜审言,而今家中?已经没落了,一个是策科,名叫李淼,也是没落的官宦子弟。”郎中?道。
李林甫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