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9
“疏疏,咱们带着它吧,好不好?”一副请求的语气,随即又作保证,“我今早花了一个时辰,已经教会它分辨殿下和殿下身边所有人的气息,以后它绝不会冲着殿下吼叫。”
一声疏疏喊得宁扶疏耳朵都酥了,连冷哼的气势也不由软了几分:“如果它没做到呢?”
顾钦辞不假思索:“那臣就替殿下教训它。”
“怎么教训?”宁扶疏追问。
顾钦辞道:“关禁闭思过,或者把它身上的毛剃光了罚站,随殿下想怎么教训都可以。”
宁扶疏被他逗笑,撇嘴道:“我还能说不好吗?你都将它直接带上马车了,我若不同意,命人将它丢下去。那你是留在金陵陪它,还是去朝歌陪我?”
“自然是与你一道。”顾钦辞毫不犹豫。
“嘁,惯会巧言令色。”宁扶疏丢开他的手,没用多少力气,算作默许了这只雪獒的存在。
她相信,顾钦辞不会让任何事物伤到她。
而她也算瞧明白了,昨晚顾钦辞在院中堆出等型雪人,除了有作乐玩雪、讨她一笑的心思,更多的,则是为今天带着雪獒一起上路做铺垫。
他早知道她即将回朝歌。
也早做好准备与她同行。
如若宁扶疏没有邀请他同行,不知这人是打算光明正大地策马紧随,或是像栖霞山赴宴那日,营造出一场恰似不经意的偶遇。
这种时时刻刻都被人挂念的感觉,她此前从未体会到过,如今情不自禁地牵动嘴角,微微上扬。
顾钦辞的目光落在她唇边,宁扶疏立刻将笑意敛去,暗自决定还是该晾他一段时间,省得日后再先斩后奏,不同她商量。
马车缓慢穿梭过熙攘主街道,她拉开车窗淡淡望着这金陵帝王州的繁华。当驶过朝暮阁门前琉璃纱灯时,倏尔想起什么。
“对了,你方才说,教它辨认气息花去一个时辰。”宁扶疏问,“顾大将军那边呢,可有安排好?”
“安排什么?”顾钦辞却问。
宁扶疏瞧他这幅模样妥妥像是忘了这件事:“还能安排什么,自然是你兄长的行踪。”
顾钦辞道:“无需安排,他不跟我们走。”
“不跟?”宁扶疏愈发困惑,“他一个人在皇城,天子眼皮底下,且不说能否永远瞒住宁常雁那无孔不入的眼线,就算日后真出了事,无亲无故没人帮衬的,该如何是好?”
顾钦辞反倒比她更气定神闲,不以为意:“这些问题交给大长公主操心,咱们就别管了。”
宁扶疏杏眸眨动:“你什么时候与沁阳姑姑这般熟络了?”
“不是我与大长公主熟络,而是兄长。”顾钦辞更正道,“或者更准确点说,这十年间,兄长心里始终藏着一个人。”
他将顾钧鸿贴身佩戴的那枚护身符说了。
宁扶疏还是不太理解:“这和皇姑姑有什么关系?”
“若在外头说,朝歌长公主殿下对感情之事如此迟钝,怕是全天下没几个人会相信。”顾钦辞笑着揶揄了她两句,而后才续道,“前几日在玄清观,我特意找过祈福殿的老道长。”
“当时便把护身符的绣纹画了下来,交给他。本也没抱多少希望,可谁知,老道长只看了一眼,就言之凿凿地说,这是沁阳大长公主仿照观中常见的符纹样式,亲手绣的护身符。”
“因为大长公主自小不擅女红,起先绣的护身符纹总有错处,又偏不肯用观里现成的护身符,在观里待了好几日,绣坏好几块锦缎才终于绣出这枚符,所以老道长绝不可能认错。”
其中深意,饶是宁扶疏再迟钝,此时也该明白了。
但在她脑海中浓墨重彩晃过的,不是沁阳姑姑竟然跟比她小五岁的顾钧鸿有过这样一段情,而是如果有情人终成眷属了,沁阳大长公主是她姑姑,顾钧鸿尚公主后就是她的姑父。
而顾钦辞是顾钧鸿的亲弟弟,顾钦辞同时又是和她拜过天地的夫婿。
按照辈分来算,她该喊顾钦辞一声:
……小叔?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7-05 21:00:00~2022-07-07 17:00:0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三瓣橘子 3瓶;付元宝宝宝 2瓶;吃瓜人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0章 迎新(双更)
细思极恐的辈分关系。
宁扶疏逆光看向顾钦辞, 硬朗的下颔曲线与冷俊的眉目薄唇结合,微有而立之年成熟意气,可丝毫不显老成。且她与顾钦辞同岁,只略微差了九个月, 这声小叔, 属实难以启齿。
叫不出口, 按着她的脑袋也叫不出口。
幸亏顾钦辞没有主动提起此事,约莫并未想到这一层面,她打了个哈哈便将事情翻过篇去。
离了帝州金陵,马车一路北上, 日子逐渐进入三九深冬。每经过一座城,在驿馆歇脚用膳或住店过夜, 宁扶疏明显感觉到吹在脸上的风,寒冷更胜昨日。即使烤着火盆, 也仍旧四肢冰凉。
可奇怪的是, 冷虽冷点,但越往北走, 她的腿脚膝盖反而越少泛出阵阵难忍刺痛。
对此, 顾钦辞的说法是,北地风雪凛寒, 但比起江南水乡,空中潮湿水汽却少。风如刀割,只停留在皮肤表面罢了,并不入骨。
说着,用手指抠出一小块膏脂点在她唇瓣上, 轻轻涂抹开来, 防止皲裂。
因天寒地冻, 路面时有结冰,车轮极易打滑侧翻。驾车侍卫格外小心谨慎,驱车前行的速度难免比原定计划慢了不少。待他们进入朝歌地境,已是一个月后。
城中风光远比宁扶疏想象中的更熙攘热闹。
有姑娘站在巷口,细细梳着刚洗完的及腰长发。有货郎沿街架起大口铁锅,拿一柄大铲熬着饴糖,而他身边是家中细君,用模具将出炉的糖浆印成鸡鸭鱼兔各式形状,甜香弥漫,引来贪嘴的孩童吵吵嚷嚷围了好几圈。
有兄长左手牵着胞妹,右手抱着满满的烟花爆竹、香囊木偶、瓜子花生糖葫芦。还有唢呐震耳、锣鼓喧天,胸前佩戴大红花的郎君骑坐高头大马,洋溢笑容满面,携迎亲仪仗将身后喜轿中貌美如花的姑娘娶做媳妇儿。
喧闹声自宁扶疏进城起便没停歇过,派琅云前去打听过后才知道,今日是小年。
传闻在今天,诸神上天,百无禁忌,是绝好的嫁娶订聘吉日。
还说洗浴梳头和熬制灶糖都是习俗。
宁扶疏听后点点头:“常话说,入乡随俗。咱们要不要也趁着时节赶赶趟儿?”
顾钦辞掸掸衣袍准备下车:“我这就去把那身行头抢过来,重新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