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3
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或者看夏之桥有没有下楼和同学一起玩自己也加入进去,又或者坐高铁去找夏佳佳,看她过得好不好,有没有好好吃饭,有没有谁欺负她。
她现在就准备用上这个时间,买上高铁票,去踩点一下班里同学心仪的大学,没有什么具体目标的,也能心里有个数,有助于以后填志愿。
LU的拍摄水平也是从碗池比赛开始,被锻炼出来了,再加上她拿着学生证和身份证,周日去人家大学里参观肯定没问题,就算被拒绝,不也还有八福帽嘛!
高铁现在很方便,夏鹿帆这里出发去几个名校聚集的城市,最远的时间也不会超过四个小时。
她每周提前安排,买票去学校实拍,还能乐呵呵找几个学生聊一聊,还可以发挥社交特长,去学校食堂实测一下味道如何。
一所名校的优势学科这些资料,能在官网上找到,可是食堂好不好吃,住宿有没有空调,BBS里面有多少不可提的八卦,就需要夏鹿帆真人去走一趟。
学校好不好要学生说的才算,夏鹿帆把这些素材回头整理成小视频,和年级组的老师商量了一下,直接发给高三所有班,午休或晚自习之前,感兴趣可以在多媒体上播放。
“我喜欢这个,有好看的樱花,好漂亮啊!”
“但是这个海底隧道不更好看吗?这个是不是什么电视剧的取景地啊!”
“拜托,食堂好吃才是最重要的好不好,关键是这对面,就是电影学院耶,美女帅哥无数~”
比起一定要好好学习,好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这种勉励和督促,还是亲眼看到大学有多漂亮,空调有多舒服,食堂有多好吃,未来的校友有多青春靓丽更有冲击力。
尤其是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实地去了解过这些名校,有些可能真的要等到填报志愿的时候,才会开始搜资料。
毕竟,在全国学子心中,最熟悉的只有清华北大以及蓝翔三所学校,其他的知名度完全比不过这三家。
什么录取通知书是纸雕,军训可以直接去军事基地,未来舍友说不定有奥运冠军,学校最受欢迎的十佳教师是网络红人之类的,才更生动更形象。
而且,看这个也好,看那个也好,格局一下打开,班里的学生才会有“原来有这么多名校,看起来都很好,只要我努力总能考一个吧”的意识,而不是每天觉得自己要没有大学上了。
除此之外,夏鹿帆开始围观文科班的语文历史政治课,并大受启发。
她之前想了很久,不知道什么东西能难过到让人流泪,却又不会痛苦到无法回神,重燃信心的,没想到,在文科班找到了答案。
爱情的痛苦,容易让人沉溺,亲情的痛苦,则会推向绝望。
唯有家国情怀、历史事实的悲伤,才能让人痛苦后产生珍惜现在努力奋斗的情绪。
为此,夏鹿帆特意去找了年级组的语文历史政治三科的老师,借她们的指点,开始隔几天发一次的非著名写手小故事。
天妒英才,马革裹尸,霍去病和岳飞先了解一下?
群主小鹿卡在放学的时候发出来的,然后,班里的学生是红着眼睛去食堂的,连邹婉也是走到公交站的时候,才算是止住眼泪。
扭头一看旁边同样年轻却在读书的学生,泪花又开始打转,好刀好虐。
作者有话说:
wb有个厉害的太太画了跳伞时的小鹿,可可爱爱,大家玩wb的话可以搜一下,直接搜文名就可以,很漂亮
而且,还给八福可可爱爱的脸蛋红晕,很萌^v^
第七十四章
对于高三生来说,什么才是攻心为上却又不影响备考状态的悲剧故事?
夏鹿帆感谢年级组多位语文历史政治老师的友情赞助,每次一个玻璃渣小故事,痛得班里的同学隔几天就要嗷嗷哭一次。
太虐了,太刀了,什么叫遗憾,什么叫惋惜,什么叫做牺牲,这就是。
最关键的,这些故事来取自史实,真实发生,无可挽救,更让人潸然泪下。
邹婉这种情绪比较内敛的性格,都在夏鹿帆面前哭过好几次,让她一度担心,要不然就断更不写了,又被邹婉抹着眼泪拼命拒绝。
“不,要写,我还想看,但是不耽误我哭!”
说完,邹婉的泪花又涌上来了,她今天看的是满门忠烈却悲惨牺牲的故事,小鹿这个出刀能手,甚至还加了一个现代的类似故事。
缉毒警察牺牲,警号封存,缉毒警察的弟弟和妹妹也加入进来,警号重启,两人牺牲后警号再次封存,等缉毒警察的孩子长大,依旧加入了缉毒队伍中,警号得到传承再次重启。
可是,这一次牺牲之后,没有人再能继承这个警号了,这几位警察的生命全部停留在最伟大的那一刻,警号被永久保留。
从古至今,总有这样的人在为保护其他人而牺牲,邹婉从看到故事就开始沉默,然后哭到眼泪止不住,被夏鹿帆扶住才能勉强站稳。
没有出声,安静流泪满面那种,让夏鹿帆开始反思,她是不是要和办公室的老师聊一下,控制控制这个写故事的频率。
这种难过,和爱情悲剧不同,和亲情遗憾也不同,属于全方位无视抵抗能力,不管听到多少次都会难过的类型,尤其是高三生这种每天除了学习,基本上不去思考别的事情,相对单纯的读者。
看到之后,就和平静的湖面扔下一颗炸.弹,心绪无法平静。
邹婉这种反应的,还不在少数,有些同学表达情绪的反应更为压抑,不会真的哭出来,但也会沉着脸难受起来,让夏鹿帆这个写故事的主力选手,这几天都随时拽着八福帽,觉得自己有可能会被揍。
就有点子心虚。
但出乎夏鹿帆意料的,是这种小故事非常受欢迎,甚至还传到高三其他班里面去了。
这就和小学的时候,不是每个学生都喜欢语文课,但是发下语文书的时候,都喜欢提前翻一翻看故事一样。
上课学到的历史,是陈述是总结,很少会投注什么浓烈感情在个人身上,无数这样的身影组成了一个宏大的时代背景,然后凝聚成寥寥几笔的文字,厚重凝练却少几分代入感。
夏鹿帆写出来的玻璃渣小故事,在尊重史诗的基础上就开始发挥个人情感,什么是少年英才?就是高二生开始带兵打仗,奔袭一千多公里,什么叫做满门忠烈,是从父母那个年纪到幼儿园小孩子,全部因此牺牲。
她的文笔并不算特别好,可是,代入感极强,有的时候还会假想,如果这样的人生活在现代,该有多出挑。
属于那种重生文都不敢写,害怕被读者骂吹得太过的设定。
而且,小故事陆续传播两个月之后,年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