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4




贾母开心极了,叫丫鬟把这图举在她面前,仔仔细细看了,跟王夫人笑道:“你们总还嫌他不争气,不读书,看看这字写得多好?”

王夫人笑着点头,“更难得的是这份孝心。”

贾母道:“就挂这屋里,来来回回都能看见!”一边说,她一边拿了早就铸好的寿桃样式的银锞子,给了宝玉两个。

鸳鸯叫丫鬟去搬了凳子,亲自上去把原先一副松鹤图摘了下来,又将贾宝玉的百寿图挂了上去。

王熙凤又眼神示意迎春,不过没等张嘴,林黛玉先出声了。

“也看看我送了什么。”

丫鬟把林黛玉带来的寿礼摆在贾母眼前,林黛玉笑道:“两匹织锦,还有一双苏绣的鞋面。我常听外祖母说老家如何如何,专门差人去寻来的。”

王熙凤站起来,凑近两步看了看,笑道:“织得这样精妙?还有这鞋面,我觉得做个屏风也足够了,做鞋面倒是委屈了它。”

林黛玉微笑看着贾母,余光瞧见迎春似乎是松了口气。

前两日贾府送来的请柬,里头还加了一封信,她没给顾庆之看。

信里说了她们要给贾母送些什么,嘱咐林黛玉不要送重复了。

这原本不是什么大事儿,她在贾家住了这许多年,每年给贾母准备寿礼,大家都是这么商量着来的。

问题是离贾母生日也没两天了,送这么一封信来,说的又是她们准备了什么,她不能准备什么。

说没安好心兴许有点过,但是好心肠也是没有的。

以前送贺礼,基本都是女红类的,赶着这时候送来,真要重复了再重新准备也是来不及的,要么就不能送女红了。

不过一看那单子,林黛玉就知道迎春又被排挤了。

只有她的礼不是手工制品,跟别人的比,还显得有些敷衍。

八成还是因为薛宝钗。

自打薛宝钗来了之后,总爱插话抢白人,别人倒也罢了,迎春原本就不多话,被抢白两次就越发的沉默了,更加不说自己想做什么了。

林黛玉这半年原本就没功夫做手工,跟迎春也从来没起过别扭,干脆就从库房里找了些布料当寿礼。

贾母仔细看过,又叹了两句:“工艺越发的精湛了,比我年轻那会儿更上一层楼。”

林黛玉从她手里接过银锞子,又坐了回去。

原本送贺礼的顺序,是贾宝玉先,然后是贾家的三位姑娘,然后是外客:先是薛宝钗跟史湘云,林黛玉是被放在最后一个的。

如今被林黛玉这么一打岔,王熙凤左右看看,干脆先点了薛宝钗的名字,“薛大姑娘送了什么?也叫我们开开眼。”

薛宝钗也站了起来,笑道:“老祖宗请看。”

丫鬟拿了紫檀木的匣子来,紫檀木年份久远,已经有了点点金斑,匣子上头还有螺钿,锁头还是金的,贾母笑道:“光这盒子就够名贵了。”

“古人说买椟还珠,见了宝姐姐这盒子,就知道这词儿是怎么来的了。”

林黛玉说笑道,三春也跟着翘了翘嘴角。

薛宝钗脸上一成不变的笑容,显得很是从容不迫,也就是装没听见。

“这是我亲手打的璎珞,丝线是在佛前供奉过的,别处是些小珍珠小玛瑙,就只有中间这一块,是颗夜明珠,白天看着平平无奇,到夜里有光出来,映衬着一整条璎珞都出彩了。”

夜明珠是非常名贵的,贾母收了这等礼物很是高兴,笑道:“我很是喜欢。别人都得一个银锞子,我给你两个吧。”

薛宝钗客气推辞两下,开心的收下了。

别人倒还罢了,史湘云一直盯着林黛玉,方才薛宝钗送寿礼,她不好打岔,等薛宝钗坐下,她问道:“我方才瞧见林姐姐皱眉头了,可是不高兴?还是喜欢夜明珠?安国公家财万贯,叫他送你一颗不就是了?”

说完她自己先笑了起来。

“这个云丫头,惯会笑话人的。”薛宝钗先把自己摘了个干净,可惜史湘云没听出来。

林黛玉摇了摇头,道:“我不喜欢夜明珠。”她想起顾庆之说过的话。

……别的宝石无所谓,夜明珠可千万别收到屋里,对身子不好的……

顾庆之原本是想说有辐射,可古代也没这说法,最后他说的是这东西以前是神仙的宫灯,后来碎了落在地上变成了夜明珠,没有神仙那个命格,压不住这东西就是招祸。

他不仅跟林黛玉这么说,他跟皇帝也是这么说的。皇帝是个好皇帝,他也想叫皇帝健健康康的多活几年。

不过这话在贾母寿宴上说,怎么听都有点贬低人的意思,林黛玉便斟酌道:“安国公说夜明珠凡人用不了,该慎重些好好收着。”

薛宝钗脸色变了,璎珞能挂脖子上,也能挂在屋里装饰,她送这东西就是想叫贾母天天看着,天天想着她的好,若是“慎重的收起来”,那她还送个什么劲儿?

而且迎春原本送的就是璎珞,她为了不重样,还专门提前说出来堵了她的嘴,怎能叫人破坏?

薛宝钗笑道:“老太太福寿双全,又怎么会是凡人?就是荣国府,也不是寻常的国公啊,你看看你宝兄弟脖子上的那块玉,这也不是凡品。”

林黛玉还想说话,史湘云埋怨道:“该我送寿礼了,你们别总打岔。”

她站在贾母身前,得意洋洋道:“这是我亲手绣的腰带,老祖宗看看喜不喜欢?”

贾母也有意缓和气氛,故意道:“腰带这样短,是嫌弃我吃太多腰粗不成?”

屋里众人都笑了起来,史湘云又埋怨道:“婶婶整日叫我做针线,我手上都起茧子了。”

贾母拉着她的手吹了吹,“也给你两个银锞子。”

第55章 林妹妹变了

外姓人送完贺礼,下来就是贾家的三位姑娘。

迎春送了一副马吊,贾母笑道:“这个好,原先那个已经旧了,好些字都看不清了。”

贾母收了东西,也给了迎春两个银锞子,又跟王熙凤道:“明儿咱们打牌,我知道你是财主,赢你些银子。”

王熙凤笑着讨饶,“老祖宗可饶了我吧,平日里伺候老祖宗一家子,好容易歇两天还得出银子。”

有她这么一说,屋里笑声不断,说她贫嘴的人也不少。

下来是探春,她送了贾母三副抹额,“这个是平日里见客人用的,上头用了金线,里头垫着棉布,也不怕硬,后头两副是家常带着的,里布我洗了好几次,又软又暖。”

为这三副抹额,探春准备了两个月,废布料都够做两个小褂了,东西有多好自然不必多说,贾母带上去试了试,又仔细看着,道:“针脚这样密,一个线头都看不见,咱们家这些姑娘,就你针线最好。”

探春笑得嘴角翘了老高,也从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