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8


皇帝觉得太上皇虚伪。毕竟皇帝思前想后,还是喜欢当初那个桀骜不驯的太上皇。

勋贵转身过来,满脸笑容给皇帝行礼,又跟顾庆之几人打了招呼。

这人顾庆之看着也挺眼熟,南安郡王。

等众人行过礼坐下,太上皇只当没看见顾庆之,笑道:“岩武是来请战的。他祖上你也知道,跟你曾祖皇帝打天下的,家学渊源啊。”

南安郡王三十出头的样子,神采飞扬道:“岩武这个字,是当日我父王给我取的,岩是要我向岩石一样坚强不屈,武说的就是我们家的传统。我祖父当日能立下如此大的功劳,我也一样。”

还没等几张嘴替开口,皇帝脸一沉,直接便道:“你还不如那纸上谈兵的,人家至少还有名声,你有什么?王三代?打猎虽然草草结束,可你射箭的功夫还没有国师好,你想领兵?”

刚才还神采飞扬的南安郡王顿时就手足无措了。

太上皇笑道:“你也听听他说什么,家学渊源,他骨子里流淌的就是将领的血。”

有太上皇这么鼓励,南安郡王的精神又回来一些,他道:“臣觉得,战事的起因是海蛮子粮食欠收,咱们可以先卖给他们一批底价粮食,显我大国风范,然后再遣一女子——”

“够了!”皇帝一拍桌子,“西海沿子两个村十不存一,你要卖给海蛮子低价粮食?死了的大魏百姓算什么?你拿的是大魏朝的俸禄还是海蛮子的俸禄?”

皇帝明显是练出来了,以后顾庆之能开口的机会是越来越少,他抓紧时间来了一句,“郡王,您好好当你的纨绔二代不好吗?打仗这种事情,你把握不住的。别的不说,你会游泳吗?海战怎么打你知道吗?你知道对手有多少人口,多少兵力,船炮又能射多远?”

顾庆之下午才听了有识之士讲了一个下午的粮草、编队和登陆,恨不得跟着战船一起过去的,见南安郡王明显把这事儿当成功劳簿,谁能气儿顺。

忠顺王说得就更直接了,“你连二十个护院都搞不定,你还想领军?”

长得忠厚老实的锦衣卫指挥使尹恩立也道:“不如先来宫里守卫处操练一番,至少表面上能看着像个领兵的将军。”

潘勇倒是鼓励了一番,“不如先来臣军中做个账前先锋学些东西?”

“那是我大魏的百姓!”皇帝严厉道:“那是我大魏的将士,没有一个应该是你的功劳簿,也没有一个是你的垫脚石。”

皇帝冲着太上皇失望的摇了摇头,“父皇,皇帝是天下人的父亲,皇后是天下人的母亲,朕觉得这才是当好一个皇帝的根本。走吧。”

顾庆之跟着皇帝身后出去,虽然没他发挥的余地,但是皇帝真的是不一样了。

想想当初那个因为太上皇没叫他来寿宴,还要偷偷跑来看一看的落魄皇帝,再到今天这个意志坚定,正一件件施展抱负的皇帝。

“大魏朝一定会长治久安的。”

皇帝笑了一声,“朕知道。”

第二天一早,皇帝的旨意就一道道发了出去。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先一步准备的就是大军的粮草。

顾庆之适时又把他的老岳父推了出来。

别的不说,内阁六位大学士里,林如海是唯一管过盐税的,有过调动大魏朝两成上下国库的经验,他还有在船上缉私盐的经历,虽然跟海战比不算什么,但在六位大学士里,也是一等一的有经验了。

毕竟这么好的皇帝……真要叫顾庆之说“我要扶灵回苏州,我要给我师尊守孝三年”,他是真有点说不出口,所以还是给他老岳父多点立功的机会吧。

林如海忙了起来,顾庆之也不例外。

部分将领、监军还有管粮草的官员,是要从京中走的,这也算是大军开拔,要顾庆之主祭的。

加上打仗要大规模的祭天祭祖,有几日顾庆之忙的都没回家。

这一忙起来,再闲下来的时候,连重阳节都过了好些日子了。

这天,顾庆之又是天黑才回来,林黛玉把手里的热茶递了过去,“累不累?”

顾庆之一口喝了,“看见你就不累了。”

“这下我放心了,还是这么会哄人。”林黛玉道:“早点歇息。明儿还是一天的事儿,我看着你都心疼。我给你揉揉肩吧。”

“明儿歇一天。”顾庆之叹道:“该做的都做了。祭天祭祖宗我都祭过了,粮草也在按部就班的征集,一路上也都是皇帝的心腹在监督。皇帝也提前统一了思想,一定要打,要狠狠的打。还有西北边关,皇帝也差遣了密使过去,又暗中调了一队军马,就等着叫北蛮子吃个大亏。下来就看他们打的怎么样了。”

林黛玉接过茶杯,又给他倒了一杯热的,“我今儿去铺子看了看,京中的粮食比往年贵了两成,炭火贵了三成。”

“这是有人囤货。”顾庆之道:“就怕他们砸在手里。我估摸着过两日就要打了,最多半个月,就要有捷报传来,南北的捷报都得有,到时候他们得降价出。”

林黛玉一笑,“既然如此,我叫他们给你准备热水,好好泡泡也去去乏,明儿晚些再起来吧。”

两人洗漱过后,便好生安置了。

寅时刚过,已经在外头走了三天的惜春终于找对了地方。

计划跟事实不太一样,许是从来没出过门露怯的关系,惜春一开始就觉得那车夫要坑她。

虽然没有经验,但是警惕心是有的。

惜春识字,也知道怎么辨别东南西北,既然坐马车不保险,那就靠走的。

德胜门、奉溧道、平头山。

三天下来,惜春的经验是咻咻的往上涨,她如今是明白了,她原先找到的那个车行八成是个黑车行,幸亏是躲开了。

平头山不高,山上也有被人踩出来的小径,月朗星稀的夜晚,就连山上的小庙也隐隐可见。

惜春走了一晚上,终于是在天将亮时到了山顶。

XX庵,前头两个字已经掉了,得等到太阳出来才能看见。

站在庵堂门口,惜春喜极而泣,靠着墙软了下去,太累了,可终于找到了。

不多时,庵堂门开了,里头出来一位尼姑。

惜春发现自己竟然都站不起来了,她手脚并用爬到了那尼姑面前,“师父!我想出家!”

借着还未消散的星光,和将出未出的朝阳,这尼姑仔细打量了惜春。

大约十四五岁的模样,身上青灰色的袍子满是灰尘,还有几处 破洞,脚上的草鞋带子已经断了,好像是从袍子下头撕了布条下来又绑上了。

还是夜里爬上山的。

尼姑点点头,伸手扶她起来,“进来吧。”

于此同时,林黛玉一声轻呼也惊醒了过来。

靠着前一阵子照顾她的经验,顾庆之熟练的拉开被子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