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6
”
李婷玉在家中对顾绾甚好,看着她这般说,心中也安定了几分。
“好,嫂嫂听你的。”说完又有些欲言又止,“前些日子的流言可是真的?皇上他。”
顾绾知道她会问。
“是真的,嫂嫂,只要能保全顾家,我并不在意。”
她回答的云淡风轻,执行过的任务那么多,这本就不是什么大事。
李婷玉听见这话脑袋中只觉得嗡嗡的。
“这,这怎么行?你是太后,皇上怎么能这么做?”
竹香带着孩子回来。
“娘娘,孩子吵着要找夫人。”
顾绾点头,“嫂嫂,我这个太后本就是个虚名,是姑姑为了保全顾家所出的下下策而已,嫂嫂记住我说的话就好。”她说完就看向竹香。
“送嫂嫂出宫吧。”
李婷玉勉强稳住心神,顾绾心中定然十分难过,可为了顾家,他们每个人都要撑下去的。
“绾绾要保重。”伴君如伴虎,更何况新皇生性乖张。
顾绾笑着抿嘴嗯了下,让她放心。
余盛雪已经走马上任,也常常在御书房内和邵景洲畅谈到晚上。
一连五日。
竹香轻声回禀传回来的消息。
顾绾正在绣手绢,“知道了。”
竹香知道主子胸有成竹,但这样下去不是好事,现在宫内已经流言四起,说今日能入御书房明日就能在龙床上。
顾绾拿着手中的绣品在烛光下看了又看,甚是满意,自己无论是毛笔字,还是绣活,手艺又精进了不少,这样以后在别的世界也能好好发挥。
“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竹香想了一下,“回娘娘,已经快到亥时。”
顾绾抬手把手中的绣品递给竹香,自己站起来打了一个哈欠,“天气也愈发的冷,已经快要入秋了。”
外面的树叶已经落了一地,真是凉风瑟瑟。
“前几天你不是还念叨着咱们宫里的食材送来的都不新鲜了吗?宫里不缺捧高踩低的。”
竹香瞬间就明白顾绾的意思。
“那娘娘,奴婢是今日去,还是明日?”
顾绾摆手,“怎么还是那么傻?为何要你自己去说。”
竹香不好意思的咧嘴笑笑,“奴婢定然比不上娘娘的。”
顾绾缓缓走到烛火处,拿起来剪刀看着跳动的火光,把里面的芯剪短,房间内倒是暗了一些。
“明日是十五,赵九框会按照惯例去御膳房,内务府各处进行查看,你掐着点去装可怜,让他发现就好。”
竹香忙应下。
顾绾把剪刀放下,“以后做事情多思忖,有时候看似退,也可能是进,有些事情可以放纵。”
竹香想如果先皇后有主子的一半心机算计,也不会落的这般下场,无子嗣。
御书房内。
邵景洲正在对余盛雪新画的图纸称赞。
“你如果是男儿身,定然会更出色。”他丝毫不吝啬自己的夸奖。
余盛雪之前只是想大放异彩,让他们都领略一下未来的思想,可这些天跟邵景洲接触下来,他真的很优秀,是个有想法的君王,以后也会是个优秀的政治家。
“谢皇上夸奖,臣只是尽本分而已。”
邵景洲收起图纸,“该赏还是要赏的,等朕好好想想,不能草率。”
余盛雪笑的十分的灿烂,“臣什么都不缺,皇上这可是确实要好好想想。”
邵景洲心情很是舒爽,状似想了一下,“你已经及笄,有喜欢的人吗?朕可以赐婚。”
余盛雪脸颊上有一丝红晕,“臣暂时还不想嫁人,而且臣要的是一生一世一双人,不会跟别人分享自己的夫君。”她说的时候眼神中的闪耀着无限光芒,目光灼灼的看着邵景洲。
邵景洲听着她的话倒是有些意外,也多少明白她情义,“你的想法总是这般出奇,不过也是应当的,毕竟你跟别的女子不同。”
余盛雪当然知道自己不同,她接受的是最现代的教育,有着自己独立的思想,当然跟这古代的女子不同,她们只知道每日吵架争宠,完全没有自我价值。
“那皇上觉得太后如何?”
她看着邵景洲的眼中有一丝不悦,但她还是要大胆的问出来,何必藏着掖着呢。
邵景洲神色淡淡的看着她,“不可议论太后。”
余盛雪脸上的笑瞬间就消失了,她眼中含着泪,百般委屈涌上心头,“今日夜色已晚,臣告退。”说完就转身小跑着出去。
赵九框看看皇上又看看跑出去的人。
宫门已经下了钥匙。
“让人跟着,还是住前几天住的宫殿。”
邵景洲捏了捏鼻梁,有些不耐烦。
赵九框答是,到御书房门口就派人跟上,然后又进来规矩的站在一旁。
“皇上是否要休息了?”
邵景洲闭着眼睛,“太后这些日子都在做什么?”
赵九框忙回话,“太后娘娘这几日也没出过昭华殿,听伺候的丫环传话说是嫌天气冷,畏寒,不想出去。”
邵景洲睁开眼睛哼了一声,她倒是会自己过日子。
赵九框又瞅了一眼,“皇上这几日都在熬夜,要保重身体,是否要休息了?”
邵景洲点头。
余盛雪自己坐在宫殿的门槛上,托着下巴看着夜空中的星星,自己在邵景洲的心里到底算什么?顾绾竟然是提都不能提,哥哥说的都是对的。
翌日。
因为后宫内无皇后,也没妃嫔,太后也不管,所以内务府,御膳房等这些都需要赵九框来确认。
竹香看着今天一大早御膳房送来的饭菜就十分生气,这是打量着主子不说,皇上不管,故意这般欺负人。
顾绾慢悠悠的用膳。
竹香皱着眉头,“娘娘,这饭菜还是别吃了。”
顾绾把碗里的粥喝完,“不能浪费粮食,你去吧。”
竹香屈膝行礼,“是。”
竹香压着心中的怒气,算着时间在赵九框之前到了御膳房。
“你们可真是好大的胆子,这些日子的越来越敷衍,那可是太后娘娘。”
御膳房内都窃窃私语,其中一位大师傅上来,“竹香姑娘这般生气,咱们也是听上面的旨意,宫内要缩减开支,也是迫于无奈,想必太后娘娘也会体谅。”他话说的看起来合情合理,但语气确实阴阳怪气。
竹香何曾有过这样的慢待,“你当真这御膳房是你家开的不成。”
赵九框远远的就听着御膳房里的吵闹声,皱着眉头,身边跟着的小太监在旁边弓腰小心陪着。
“今日可真热闹。”
御膳房内瞬间就安静了下来。
“见过赵总管。”
赵九框看到竹香也在,“竹香姑娘怎么没在太后身边伺候着,到御膳房来,是太后觉得哪个菜不行就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