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4
朕以后会保你们母子一辈子快乐平安。
余怀南在御花园的一个角落里找到了余盛雪。
余盛雪蹲在地上,正在埋头哭泣。
余怀南站在一旁,看着这红墙内的天空。
“哭有什么用呢,我们都不可能去完整的拥有爱的人。”
余盛雪只觉得跟自己想的不一样,不应该是这样的,明明这一个月,他们相处的很好的,他对自己是不一样的。
“不,他是喜欢我的,哥哥难道也没看出来吗?”
余怀南打背着手站直身体,“你可以入宫为妃,可盛雪,一生一世一双人这样的傻话就不要再说了。”
人在世上能得到自己喜欢的人本就是虚妄的,是不可能的。
余盛雪不信,她可以的。
“哥哥你说如果顾绾知道皇上就没想要顾家的人活着回来,她还会安心的生下这个孩子吗?她怎么会跟自己的仇人在一起呢。”
她擦擦自己的眼泪,一定是这样的,“事在人为。”她说完就倔强着离开。
余怀南叹了一声气。
顾绾被邵景洲送回昭华殿。
竹香非常担忧的看着主子。
邵景洲看着昭华殿的宫人,“往后好好的照顾太后,朕会重重有赏,若是出了半点差错,就小心着脑袋。”
宫人都是顾家安排的,倒也都答是。
邵景洲训完话才让他们都散了,他坐在顾绾的身边,脸上的笑意一直都没下来过。
顾绾只想用这个孩子给邵遂篡位加重尺码。
“今日,我看皇上跟余姑娘相处的很好,皇上可以先纳入宫内为妃。”
邵景洲笑意掩在眼底,调侃道,“绾绾这件事情已经提了两次,看着是真的非常吃醋。”
顾绾摇头,“并未,这不是早晚的事情吗?皇上还能一辈子不纳妃吗?”
邵景洲正准备允诺,外面赵九框就过来回禀。
“皇上,西南传来消息,王爷遇刺失联了。”
邵景洲脸色陡然变的严肃起来,滕的站了起来,“御书房,召赵子程。”
竹香行礼送走皇上,然后才关上殿门,走到顾绾的面前跪下。
“娘娘,奴婢无能,让娘娘受这么大的委屈。”
顾绾还真是有些无奈,“起来吧,这不算什么。”只是邵遂不能有事。
竹香实在是哭的难过,“大将军若是知道,会生生打死娘娘的。”
顾绾靠在塌上,神色淡淡,“他应当不敢了。”再说她只是答应原主保全顾家不会被抄家,她不喜欢太过愚忠的人。
竹香站起来,孩子不是皇上的,应当是王爷,娘娘实在太大胆。
“王爷他一定会没事的。”
顾绾仔细回忆起他,在后期,其实他基本就没出现过,基本等于消失在原着中。
邵遂情况确实不太好,伤的比较厉害,但他潜意识里知道自己不能有事,京中顾绾还在等着他回去,不然她一个人该怎么扛下去呢。
顾绾干脆就在宫里养着,她对邵景洲再做什么已经完全不在意,剩下的就是在邵遂的身上,他得没事。
一个月后,邵遂成功剿匪,回京。
那日下雪,鹅毛一般簌簌而下,整个皇宫都被白茫茫的雪笼罩着,庄重而又肃穆。
邵遂先是去了御书房回话。
先帝子嗣单薄,贵妃善妒,邵景洲的哥哥弟弟大多数也没活成,两位公主也早已出嫁,所以邵景洲是把邵遂当做自己唯一的亲人。
“皇叔,你受苦了,伤可好好了?”
邵遂瘦了很多,不过更为刚毅,眼神也更具杀伐之气,身上带来一股冷意。
“这都是臣子的本分。”
邵景洲欣慰的点头,“朕知道,今晚就宿在宫里吧,明日朕为皇叔庆功。”
邵遂抱拳谢恩,“臣先回去休息。”
邵景洲拿着呈上来的折子,在宫里就是想让他好好休息。
在他离开之后,余怀南也奉旨觐见。
“皇上,那些氏族情绪都十分不满。”
此次是打压氏族困难重重。
邵景洲当然不会怕,越是这样他越要做。
“他们的好日子也到头罢了。”
邵遂回到自己的寝殿。
“让他进来吧。”
侍卫单膝跪地。
“王爷,宫内无事发生,只是,只是,昭华殿内的那位似乎有喜,皇上派去的人盯得太过严格,咱们的人打听不到。”
邵遂直接站了起来,眯着眼睛。
“什么有喜?你说清楚。”
侍卫皱着眉头,“回王爷,是,是有孕。”
邵遂似乎有些不敢相信,有孕?那,那这孩子,是他的,是他的,一定是他的,他压着自己的笑意,在房间里来回踱步。
“这有孕需要注意一些什么?这个得问问嬷嬷,但嬷嬷不在宫内。”说完又想去昭华殿,但现在天还亮着,只能折返又回来。
“你回王府,把本王打下来的那几套皮褥子拿来,她落过两次水,身子弱。”
下属只能站起来拿上令牌出宫。
顾绾在昭华殿内躺在软塌上,地龙烧的热乎乎的,人看着倒是比夏日要胖了一些,但其实刚刚好,她原先太瘦。
竹香从外面掀开帘子进来,一脸的喜意,又拍拍身上的雪。
“娘娘,王爷今个回来了。”
顾绾抿嘴嗯了一声,身上盖着一件铺满海棠花刺绣的毯子,掀开毯子,她下了长椅。
“给我研墨。”说着话站在书桌前。
竹香把宣纸铺着放好,“娘娘这是给谁写信?”
顾绾看着桌子上青色琉璃花瓶里的梅花,“给父亲。”
竹香紧抿着唇,压低了声音,“娘娘要把有孕的事情告诉大将军吗?”
顾绾没再回答,一只手扶着袖子,拿起笔蘸上墨水。
“展信佳,父亲,哥哥安好,女儿晓前线战事吃紧,父兄皆为国为民,可父兄可知,五城彻底收回之日,便是顾家的灭顶之灾,新皇犹记当年姑姑之罪,顾家又根基过甚,新皇自登基后,便大力打压氏族,顾家又手握兵权,天下百姓只知顾家,不知天子,这不是新皇会愿意看到的,且女儿再次恳切相劝,父兄若有别的机会,请父兄再做选择,不为别的,嫂嫂柔弱女子,侄子年幼,请父兄万思万量。”
她一口气写完,看着信上内容。
“晾干就封火漆寄出,走另外一条路。”
竹香答是。
顾绾轻轻叹了一口气,缓缓走到门口,让丫鬟打开窗帘,看着这漫天大雪,这偌大的紫禁城能困住人心,也能放大人心。
竹香只静静站在主子身后。
晚间,顾绾用过膳,就坐在前殿给孩子做鞋子。
竹香把其余伺候的人都打发出去,没过一会,就见到了人,她悄悄出去关上门候在门口。
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