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2
着于沉行了一礼:
“学生徐韶华,见过于大人。”
于沉见状,连连点头:
“来了就好,来了就好。马大人,咱们且先进去吧?”
随后,于沉看向马清请示着,马清将缰绳丢给侍从,点了点头:
“且速速进去吧。”
随后,马清雷厉风行的朝县衙走去,于沉也不由得心下一沉,都是他办事不利,这才让马大人因此事焦急。
一行人沉默的走了进去,在明堂落座,马清坐在主座,于沉这个县衙主人反而陪坐客位,徐韶华则坐在二人下首。
“小郎君,既然你来了,便劳你多费费心!于大人,你且先为小郎君讲一讲当日发生之事吧。”
小郎君?
于沉心里有些奇怪,不知为何,他竟然从这话中听出了一丝熟稔,难道马大人与这徐学子相识吗?
可这会儿,徐韶华的目光淡淡掠了过来,于沉不等细思,便开口道:
“半月前,自从得知圣上派了钦差前来重查张瑞举报之事后,我便对张瑞的看守更加严格,县衙共十六位衙役,每日便固定有四人在张瑞的大牢外把守,可即使如此,张瑞也依旧不翼而飞。”
于沉说到这里,脸色实在难看极了,当初师爷之事出来之时,他便为自己看错了人而心痛不已,之后更是对下属开始了一系列紧密的调查。
可是,这一次,张瑞这么一个大活人竟然在他的大牢内不翼而飞,相当于隔空狠狠抽了于沉一个耳光。
若是张瑞找不回来,他头顶这顶乌纱帽,只怕都无颜戴着了。
马清这时也缓缓道:
“本官前来瑞阳县的一路并不太平,是以本官特意绕了远路过来,而张瑞正失踪于本官来此的前一日。”
这个认知,便是连马清都不由脸热,他堂堂钦差,千里迢迢过来,竟然连关键证人都没有见过一面,何其可笑?
简直令人汗颜!
虽然两位大人都没有明说,可是徐韶华却听出了他们的羞愤之意,是以徐韶华并未再就此深谈,而是道:
“既如此,不知大人可否让学生去大牢中看看?或许有什么发现。”
于沉点了点头:
“自无不可,张瑞失踪后,他的牢房便被封锁起来,钥匙只有我和刘吏有,徐学子且随我来吧。”
马清也跟了上去,三人很快便到了大牢,县衙的大牢设在地下,自略高于地面的小门朝下斜着走去,这台阶十分陡峭,于沉和马清相扶着这才平安踩到了平地。
徐韶华抬眼望去,这里共有三个洞口,因为未曾掌灯,每个黑漆漆的洞口都如同一张深不见底的大嘴,让每一个第一次来此的人都不由得吓得一哆嗦。
徐韶华刚一站定,感受着地下特有的凉意,他不由惬意的眯了眯眼:
“真凉快。”
于沉:“……”
马清:“……”
很快,衙役便将墙上的壁灯一一点燃,那黑暗的甬道这才多了几分光亮,徐韶华有些好奇的问衙役:
“我听说,我大周秋后问斩的犯人都要用黑布袋子套着头,这里灯光这么昏暗,不会带错人吗?”
衙役听了徐韶华的问题,难得有些卡壳:
“这……小郎君,自小人在此当差还从未出过错。”
徐韶华“哦”了一声,随后这才看向于沉:
“于大人,不知张瑞牢房何在?”
于沉抬了抬手:
“徐学子这边请。”
于沉一步一数的走到了一间空置的牢房外:
“这就是曾经关押张瑞的牢房了。”
于沉这会儿看着里面空荡荡的牢房,面上的表情都泛着苦涩:
“张瑞失踪至今已经半月了,也不知道他是否活着,若是他有个意外,只怕……”
于沉的话没有说完,便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而徐韶华听了于沉这话,却肯定的点了点头:
“于大人且放心吧,张瑞定然活着。”
“什么?”
于沉懵了,徐韶华随后道:
“否则,张瑞如何翻供?圣上连钦差都特派来此,足以想见对此事的看重。
于大人以为是关键证人缺失导致的模棱两可的判决有用,还是关键证人翻供之后后的证据确凿的判决更有用?”
“可,可,张瑞提交了那么多的铁证,如何能翻供?”
于沉的胡子不由得抖了抖,而徐韶华也郑重的看向于沉:
“那么,于大人,便要好好守着那些铁证了。”
于沉闻言,深吸一口气:
“徐学子,你放心吧,本官把它藏的好好的!”
第67章
于沉说的信誓旦旦, 徐韶华便没有再追问,随后他抬头道:
“请大人打开牢门,学生想进去看看。”
于沉点了点头, 掏出钥匙递给一旁跟着的狱卒:
“你去给徐学子开牢门。”
狱卒起初并不知道这位模样姣好的小郎君来此所为何事, 可是看自家大人都要听他的,当下态度便恭敬了起来。
只听“哗啦”一声,原本锁着牢门的铁链便直接落在了地上, 狱卒殷勤的提灯过来, 毕恭毕敬道:
“小郎君, 里头黑, 提盏灯吧。”
徐韶华偏过头看了一眼狱卒, 即便有灯光映照,狱卒的面容也有些模糊。
徐韶华低声道了一句谢, 随后提灯走进了牢房。
等徐韶华进去了, 于沉这才有些费劲的从仅容一人通行的甬道转过身,与身后的马清低语:
“马大人,徐学子体察入微,便是下官亦自愧不如,或许他会有所发现。”
马清闻言, 面色并未好转, 不过这里面一片黑暗,于沉并没有发现。
“但愿吧。”
马清缓缓吐出一口气, 他与于沉闭府审了半月也一无所获,这么一个小少年, 纵然他天资不凡, 一时半刻真的能有什么新发现吗?
橙黄色的灯芯透过灯罩,散发出柔和的光芒, 映亮了灰扑扑的牢房一角,少年提灯缓步而入,一抹清冷的剪影,如霜影落下。
灯光昏暗,少年的面容并不清晰,可是于沉和马清却纷纷屏住呼吸,生怕打扰了少年的观察。
这大牢很是安静,瑞阳县民风并不彪悍,大都只是些小偷小摸之辈,这会儿徐韶华只听到了众人均匀平缓的呼吸声。
眼前的牢房看着不大,可却幽深。
徐韶华用步子丈量了一下,其牢门不过三步之长,可其深却可达六步。
一堆平整的稻草正靠着里面的墙壁放着,角落还有一个有豁口的粗瓷碗。
徐韶华拾起空碗,在内壁摸了摸,其倒是有些微微发涩。
随后,徐韶华这才款款走了出去,于沉立刻道:
“徐学子,你可有什么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