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2


了许久,这才慢吞吞的抬起头:

“诸位,我发现一文,有案首之姿!”

林老一脸激动,面色通红,但随后,他又立刻将此文放在掌下:

“不成,只怕看过此文,诸位恐无心再看旁的文章了。”

林老这话一出,洪老不由胡子翘了翘:

“好你个林尚光,竟想要藏私!”

林尚光不由一笑:

“也罢,诸君若是不信,那便同看便是。”

随后,那四人纷纷起身走到林尚光的桌前,开始从第一题看了起来:

“嘶,这道律法题答的实在巧妙,倒是让我突然明白何为法理不外乎人情。”

“既有情,又有法,两相结合,实在难得。”

四人交口称赞,林尚光却只是微微一笑:

“诸君不妨且继续看下去。”

等到第二道数理题时,洪老不由面色微微一变:

“此子竟对数理也有研究吗?不过,这解法是有些与众不同。”

“可其却颇为简便。”

“只看这两题,便可入上等,待学政大人评判了。”

这些大儒们自然清楚如今的院试的取士需求,这样的作答早就已经超过了本次院试的要求。

这下子,不用林尚光开口,众人已经立刻朝第三题看了下去。

能让林尚光评一句“案首之姿”,只怕不止是这两道偏题的原因,随后众人认真的朝下看去。

实事论的字数虽无定数,可对于考卷有数,所以要求学子对于字数有一定的掌控,能简则简,否则若是长篇大论下来,结果考卷却不够写,那便出了洋相。

不多时,众人已经将这篇实事论看完,久久不语,半晌,洪老这才长长一叹:

“果然是案首之姿,若说方才那篇以农入题的文章胜在巧妙,那么眼前这篇,便胜在妥当。”

洪老的妥当,可并不是一个中性词,对于百姓,尤其是题目中受灾的百姓来说,父母官最重要的便是妥当。

因为妥当,所以此题是难得的将灾情之下百姓的人口男女组成都考虑在其中的。

怀阴旧事,如今的几位大儒都有所耳闻,纵使史书之上,只是轻飘飘的寥寥数语,可是他们却清楚的知道那段时间,对于留存在原籍的妇孺来说,是怎样的灭顶之灾。

灾情之下,生存是每个人最重要的事,可横亘在这些妇孺面前的,还有匪患。

她们是那样羸弱无力,有为了保护幼子,心甘情愿承欢匪徒身下的母亲,可即便她放弃自己的尊严,却也只能看着自己的孩子被屠杀,被吃掉。

那时候,卖掉竟然算得上一件好事。

史笔无情,言语吝啬,可仍有诸多记载当初之事的种种书籍,只那一行行墨字,便足以让人痛彻心扉。

“这样的作答,应是一位稳重君子。”

“此言差矣,能思虑如此周全,只怕已是年过半百之人,实在是可惜了。”

“也罢,这样的事儿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且让学政大人取舍吧。此卷可入上等。”

“此卷可入上等。”

“此卷……”

“……”

五人纷纷表示同意,随后纷纷用蓝笔在上面落下一个圈点,最后一个轮到李老的时候,竟然要无下笔之处了,李老瞪了四人一眼,随后这才寻了一出角落。

院试的考卷只有糊名,并无誊写,是以五人这会儿的圈点,将在告示栏一并展出。

“方才林老倒是说对了,看了此文,旁的总差了些意思。”

于是,最后只有李老在那份以农入题的考卷上落下圈点,其余四人只圈不点。

如此一番,已过两日,这五百份考卷一一阅过之后,五位大儒已经觉得有些吃不消了,可即使如此,他们也不敢停歇,忙将考卷呈与学政一阅。

丁衡这两日也并不轻松,他已经许久没有这么有压力过了。

圣上亲自下令,不日便要点那徐韶华入国子监,可国子监非院案首不要,这不是为难他吗?

是,他承认徐韶华一连拿下县案首、府案首已是不凡,可是这院试亦是非比寻常。

这里面,可还有历年的案首、前十等一众当年的不凡学子,他要如何将那徐韶华从众多学子中挑出来?

可是,丁衡又不由得想起他临走时,大人的那句话:

“顺其自然,自有天意。”

“哎,大人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啊?烦烦烦!”

丁衡一面烦躁,一面还要想着复试的题目,只听到一声“吱呀”声,侍从进来禀报道:

“大人,正场阅卷已经完成,还请大人定夺。”

“嗯,走吧。”

丁衡一脸威严,可是心里这会儿跟吃了苦瓜似的,也罢,伸头是一道,缩头也是一刀,且看今日这正场头名究竟花落何处。

丁衡到的时候,五位大儒已经等候许久,这会儿他们纷纷打了一个哈欠,眼下的青黑不容忽视。

“几位先生辛苦了。”

“哪里哪里。”

“为我大周效命,乃吾等之荣幸。”

丁衡随后点了点头,通身气势不怒而威,可却待几位大人颇为亲和,倒是让方才几位大儒心中颇为妥帖。

“学政大人,这里是本次吾等选中的前二十名学子。”

洪老如是说着,随后侍从将两个托盘送上,那上面正盛着二十份考卷,可丁衡却直接被左侧第一份考卷所吸引,无他,那五个圈点实在太引人注目。

要知道,君子以谦谨为美德,此前判卷之时,绝不可能出现这样五处圈点的考卷!

丁衡随后将那考卷拿起来,一一品读,随后整个人便入了神:

“心细如发,老成见到,若是当初怀阴府有此人为父母官,想必现在的情境应大不相同了。”

丁衡随后,深吸一口气,直接以红笔落下圈点,心里不由念叨着:

徐韶华啊徐韶华,本官实在无法坐视这样的考卷被埋没,希望你复试努力吧。

至于这样思量妥当到让这个为官多年的学政都觉得无可指摘的答卷会出自少年之手,丁衡从未想过。

否则,那些赈灾的官员能逼的百姓暴动,岂不太过愚蠢?

“此卷,可为案首。”

丁衡不看其他考卷,几乎便直接确定下来,而等其他二十份考卷看完之后,丁衡不由抚了抚须,终于慎之又慎的将头名的座号写了下来。

……

京城,御书房。

景帝刚批完了一本折子,外头便传来一声通禀:

“圣上,左相大人求见。”

“传。”

景帝随后将那本无关紧要的折子合上,放到一旁,这位河兴知府倒是个有趣的人,即便只是普通的请安折子,他也说的妙趣横生。

只不过,河兴府地势偏高,总有灾情,偏偏河兴知府有闲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