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4
我原先只嫌弃那个疯子六亲不认,云朝怎么也变成这样了?”
崔姑姑是皇后亲信,方才也一直守在殿内,自然听清了皇太子与皇后娘娘对话的全过程。
她面上有些不自在,脑中思索着措辞为皇太子找补:“娘娘忘了,殿下为人端正,理政上从不徇私,想必也是这次……”
她总不好当着皇后的面说平原侯的坏话,于是委婉道:“想必是真的有了什么对侯爷不利的线索,才让殿下做出这般决定。”
皇后恶狠狠道:“家里那些亲戚,我看早就该与他们划清界限了!奈何哥哥总是不忍,仍然让他们蒙受平原侯府的庇荫。可又不好好管教,惹出这等祸事……”
-
皇后忙于想办法应对赵家的事,焦头烂额,没工夫理会明恬。
因此明恬在回宫前还往武安侯府跑了一趟的事,除了随行的仆从侍卫,就只有皇太子知道了。
皇太子也没说什么,甚至都没有与明恬再见面。
明恬依约在丽正殿随侍,却只是一整天都待在次间,随时等候朝朝出现,然后福忠把消息告诉她,她再过去。
而朝朝也并没有别的动作,除了把出现的时间提前,并且离开得更早了以外。
如此过了两天,明恬终于等到了皇帝派来的内官。
“明小姐,”从前就跟着她回靖国公府小住的太监张满福又在此时来到了淑景殿,他饱满圆润的脸上堆满了笑,语气仍是讨好,“顺安侯回京啦,现在正在甘露殿面圣,陛下特意吩咐,让奴婢来请您过去。”
明恬面上一喜:“舅舅回来了?”
张满福笑眯眯地点了点头。
明恬便等不及了,提起裙子就想跟着张满福飞奔到甘露殿去。却又顾及这是面圣,于是匆匆到梳妆台前望了一眼,确认妆面与装扮都还算端庄之后,就脚步匆匆地出了门,朝甘露殿走去。
张满福一边走,一边对明恬道:“明小姐能与亲舅相见,本是喜事。只是咱家还有些话要叮嘱小姐。”
明恬一怔,低眉道:“公公请吩咐。”
张满福依旧是一副慈善目,说出口的话却不自觉地严肃几分,细听还有几分冷意。
“便是明小姐这段时间在东宫的事。”张满福笑道,“当初皇后娘娘请明小姐入宫,是说过让您做太子良娣的话,后来明小姐不愿,娘娘还有意许诺立小姐为太子妃。只是小姐始终拒绝,这才一直拖着,拖到了现在。”
明恬道:“公公想说什么?”
“这待会儿到了甘露殿,该怎么向顺安侯解释,小姐想明白了吗?”张满福眼中透着几分精光,凝望着明恬,身上无端带出几分胁迫的气势。
明恬眉目微动,唇角带了镇定的笑:“自然是早就想明白了。”
“哦?”张满福好奇道,“明小姐是打算……”
“起初是皇后娘娘怜我孤苦,特意召臣女入宫小住,”明恬面无波澜地叙述,“而臣女自己也更愿意留在宫中,在太子殿下面前侍奉笔墨。”
她看着张满福,语调轻缓:“自大周立国以来,不是没有出过官家女子入内廷为官的先例,女尚书、女侍中更不少见,臣女的志向,便是成为像她们那样的人。”
张满福听她说到后面,脸色渐渐凝重起来。
内廷是有不少女官,但大多是掌管宫中内务,如崔姑姑、书荷、锦绣一般。可过去也有不少聪慧机灵的官家女入宫,却不做宫妃,而是在皇帝面前侍奉笔墨,参与政事,掌管制诏,其地位非同一般,有些权势之大,几乎能与前朝宰相相当。
可大周还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这些女官,永远都不可能成为后妃。
防止后宫干政,历代的皇帝都很重视。
明恬此言,算是把自己入东宫为太子妻妾的后路都断了。
明恬轻飘飘的补充:“当然,这只是为了向舅舅解释。臣女实际的志向,仍然与之前向陛下与皇后娘娘禀明的一样,绝无更改。”
张满福面上抽了抽。
“至于那些难听的传言,”明恬又道,“那只是他们捕风捉影,胡乱传播的罢了。相信等陛下封臣女为内廷女官的圣旨一到,流言自然消弭。”
张满福看着明恬,思绪有些凌乱。
“张公公,”明恬诚恳相问,“不知臣女的解释,可还算合乎情理么?”
-
明恬很快到了甘露殿。
张满福快步走上高位,凑到皇帝耳边,低声说了什么。
明恬屈膝行礼:“臣女参见陛下。”
皇帝正在听张满福说话,过了一阵儿,他听懂张满福说了什么,顿时有些诧异地扫向了明恬,沉声笑道:“不必多礼,你看看谁来了。”
明恬在入殿时,眼角余光就瞥见了坐在右手边椅子上的中年男子,正是她的舅舅。
只是刚刚碍于皇帝,她不好直接与舅舅说话,直等到皇帝首肯,方才微抬了目光,看向刚封不久的顺安侯,她的舅舅杨向松。
明恬唇角翘起:“舅舅。”
杨向松穿着一身暗红的官袍,头戴官帽,人看起来清瘦了不少,不仅面上比从前多了细纹,鬓角处甚至还出现了白发。
明恬看得心中一酸,但顾及着皇帝在场,她只能忍住,并不能多说什么。
杨向松看着她满是欣慰:“大姑娘来了。”
有外人盯着,舅甥二人相对无言,过了片刻,杨向松转头,朝皇帝拱了拱手:“这段时日,臣这甥女在宫中多有叨扰,眼下臣既然已经回京,还望陛下开恩,允准臣带她回去。”
皇帝睨一眼张满福,张满福立时会意,出声笑道:“侯爷有所不知,如今明小姐在东宫侍奉笔墨,深得太子殿下看重,怕是一时半会儿,不方便回去。”
杨向松面色微变。
张满福不疾不徐,把不久前明恬所说的那些解释,又加以一番润色,说给了杨向松听。
杨向松大为惊诧,不禁望向明恬。
明恬眉目低垂,轻声道:“舅舅,我的确是自愿留在东宫的。”
杨向松脸上神情变了又变,欲言又止。
皇帝手里把玩着两个琉璃球,慢悠悠道:“这倒是朕的疏忽,圣旨下得不及时,以致外界对此颇有微词。张满福,你这就去拟指,封明小姐为东宫司言,掌宣传奏启,导引东宫。”
张满福倾身应道:“是。”
明恬面上露出欣喜的表情,跪地行礼道:“臣女谢陛下恩典。”
杨向松看着这一切,总觉得有些不对劲。但圣旨都下了,他也不能再质疑什么。
好在这时皇帝吩咐道:“朕就不打扰你们舅甥叙旧了,张满福,你去把他们送到偏殿说话,等晚些时候,宫中还有宴席,届时朕再过去,为杨爱卿接风洗尘。”
殿中众人慌忙起身行礼,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