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1
不好,你也别灰心。”
治病一事总有成败,便是国士圣手,也不能打保票说真娘的病一定能好。
朝华反握住大伯母的手:“我明白的。”
尽人事,听天命。
楚氏虽听她答应得好,可她期盼了十数年,没有希望也就罢了,希望落空才更叫人难受,伸出胳膊搂住朝华:“朝朝,不论你娘的病好不好,你都要好。”
朝华眼眶微热,靠在楚氏肩上:“我知道。”
娘的病虽没好,可娘二十年来所求的已经得到了。
她自己更是,有想做的事,有喜欢的人,出入自由。前年这个时候,她还费尽苦心挑选嗣子,想在自己出嫁之后保障母亲的生活。
这会儿,真娘正在扬州。
写信来说淮扬菜天下一绝,她特意学了狮子头的做法,等她回来要做给朝华尝一尝。
楚氏含笑轻拍朝华的背,上回她回娘家见杨氏,是为出长年以来的一口恶气。今日听到朝华这么说,心头那口气才是真的松了。
“你想办什么就办去罢,如今老太太也不会拘着你了。”
不仅不拘着,还把朝华与当官的儿孙们一样看待。
容老夫人千叮万嘱:“朝朝当着差呢,平日里宅中的细碎事也就不必告诉她了。”这样的话原来是说长子长孙们的。
……
冬至过后,御河上冻结冰。
朝华坐着马车驶往世子府南巷,马车一路进了南门,在园前停下。
甘棠芸苓和冰心玉壶几人早就已经在府中候着,朝华一把掀开车帘下车,撩开斗蓬风帽,转身伸手去扶真娘。
真娘裹着一件红金纻丝面厚毛斗蓬,从车中钻出来,呵出口白气儿:“你就在这儿修书?”
“是。”朝华握着她手,扶她下马车,“我租了这个园子,离宫离城都近,不耽误我上差,也不耽误修书。”更不耽误为真娘看病。
园中红白黄三色梅花齐放,真娘拢着暖手筒道:“真是好地方,瞧着……倒像容苑。”
“所以才请你来跟我同住。”
冬天出门不便,真娘便不再坐船,来了新园子,等不及歇脚就把前后都逛过。
“这楼上能看冰景,亭子里又能赏雪又方便烤肉吃,冰上还能滑擦!你去年就想学的,今年咱们一块儿。”
朝华看她兴兴头头的指着梅枝要在梅枝上挂小笼,问她:“你喜不喜欢这儿?”
“喜欢呀!”真娘一点头,“这地方可比城中的小宅院广阔多了。”京官儿们的院子都小,殷家有钱也不能招摇,花园逛几步就到头了。
她想殷家在苏州的祖宅,可亲人都在京城,她不想自己回去。
“那以后你就在这儿长住罢。”
真娘笑了:“你租了多久?就说长住?”
朝华面上微红,本来是租定半年,裴忌重新写了一封租书送回来,把半年之期改成了永久,还盖上了印信。
他好像是生气了,除了租书,这回都没有写信回来。
朝华想到裴忌也会闹别扭,唇角噙笑,絮絮对真娘说:“你想吃烤肉?那今日就烤罢,烤些羊肉鹿肉?鹿肉听着性热其实是温补的,也可以少吃点。”
“光吃肉没意思,再要两坛酒。”
朝华一口答应,接下来几天她日日都陪伴在真娘身边,直到净尘师太准备好一切。
真娘嚷嚷着御河的冰结得厚实了,提着羊皮滑擦鞋子就想去冰上学滑擦。
朝华笑着递给她一碗汤:“先喝了汤暖过身咱们再去。”
一碗热汤下肚,真娘眯着眼直犯困,等人歪过去,几个丫头把她抬进了内室。
内室中地龙烧得暖热,净尘师太一身单衫等在里面。
朝华亲手替真娘脱下衣衫,十三针的口诀她已经倒背如流,就像在行宫时那样,净尘师太施针,她递针接针。
心中虽颤,但手却极稳。
全套针施过,真娘满身大汗,朝华又替她穿上衣裳,还将她送到床上。
“等药效散了她就会醒。”净尘师太擦着手叮嘱道,“这只是头回施针,她夜里会发梦,梦中也许会啼哭、惊惶或梦呓,莫要叫醒她,点上一支安神香,让她梦得更深些。”
真娘睡中做起了长梦,梦中景色不变,人却不断变幻。
她又一次梦见了趴在她床前的小女孩,上回梦见这个女孩,真娘就想知道是谁家的孩子,可是梦里没人答她。
这回梦中,她又看见那个女孩在哭,一边隐声抽噎一边在口中念着什么。
真娘这回有了力气,她凝神去听,听见那女孩在念:“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
“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
“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
真娘猛吸口气,骤然惊醒!
侧身就见阿容趴在她床前,与梦中那个女孩的身影重叠。
朝华赶忙捧起水杯递到真娘口边,又去看炉中安神香,线香已经烧到了头:“怎么?”
真娘用种从来没有过的眼神端详朝华的脸,她喃声道:“我做了好奇怪的梦,我……我梦见你是我的孩子。”
第155章 初醒
华枝春/怀愫
真娘把这当作是个怪梦, 缓过来后就拿这当玩笑:“我要真有你这样的女儿,那我还不乐死了!”
朝华克制住微微起伏的心潮, 引导的问她:“就是你一直都会梦见的女孩?”
真娘点点头:“是。”她梦见过好几回,只有这次看清楚了脸。
朝华不再多说,真娘也安稳睡去。
第二日该吃什么就吃什么,该玩什么就玩什么,这么开开心心又过十日。
净尘师太第二次给真娘施针。
这一回,梦中的女孩不仅有了模样声音,真娘还能看清楚整个屋子的布置装饰。过去发梦, 第二日醒来她便不再记得, 这回的梦却记得清清楚楚。
醒来之后连花也赏了, 只窝在屋中猫冬。
坐在南窗暖炕上, 身上盖了层薄毯, 毯子上一只针线箩儿, 里面是给岳氏做了一半的暖耳。
唐妈妈坐在暖桌对面, 小心翼翼试探:“姑娘又梦见那个女孩了?这回瞧没瞧清楚她的脸?”
她是陪伴真娘最久的人,回回真娘发病都有她陪在身边,也知道真娘每回作梦都记不真切。
唐妈妈心中期盼, 要是姑娘能记得, 说不准病就好了。
真娘手上针线不停, 迟疑道:“五六岁大, 头发梳成两个小螺儿……”
唐妈妈凝神屏息。
真娘却闭了嘴, 再梦一次, 那个小女孩也还是阿容!
手上针一歪扎进了指尖, 沁出一颗血珠来。
唐妈妈见了“哎哟”出声, 赶紧要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