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53


是逃荒的。

至于水源,胡家人出去找了半天,别说,还真在山根根下找到一处潮湿的地方,胡老太太大手一挥,从借住的房子里找出不少工具,等晚上村里人都睡下后,胡家只留下老太太看着几个小孩子,其他人全都悄悄摸摸的出去了。

宁月住在胡家的隔壁,这些人的动作她都看在眼里,别人去挖水的时候,她从空间中拿出一个大肘子,一份红烧鱼,半只烧鸡,一碗白米饭开吃。

没办法,这具身体就馋这么一口肉,素菜是一口也不想吃,明显是之前亏的太多了,她得赶紧把身体缺的营养补上来。

只是,原主这十几年在齐家过的也并不是太好,胃口小的吃了一碗饭就再吃不下去了。

这些菜宁月也都吃了很小的一部分,最后只能又收进空间里,等饿了继续吃。

和别人一起走就是有这样那样的不方便,不过,就算她自己走,也不可能在大白天把肘子猪蹄拿出来吃,所以,还是忍忍吧,大不了晚上多吃几顿。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隔壁终于又有了动静。

胡老太太的声音很快响起:“挖出来了吗?”

“娘,挖出来了,挖出来了,快,让孩子们喝点水,喝完我们再去取一回,得把咱们的家伙事儿都装满水。”

老太太哎哟了两声,当然这不是疼的,这是高兴的。

然后就是孩子们高兴的喝水的声音,胡老太太的声音又响了起来,“水还有没有?”

“有呢。”

“去通知村里剩下的那几户,接下来的路程咱们可不一定什么时候才能弄到水呢。”

“我这就去通知,不过,大家得动作快点,多喝些,等大哥把剩下的水囊水桶全接满,我再让他们过去。”

过了一会儿,宁月住的院墙上传来女人的声音:“白家妹子,白家妹子醒醒。”

宁月赶紧应了一声,然后打开门走了出来,“胡家嫂子,有事?”

“你赶紧的,拿上水囊,等下跟我家男人一起去取些水回来,动作快点啊。”

宁月痛快的应了一声,还道了谢。

她不缺水,但得做样子。

拿了水囊便出了院子。

隔壁的人正好出来,谁也没说话,宁月就跟在胡旬身后一起走,慢慢的,下午一起赶路的那些人家也出来了,呼拉拉直接朝后山而去。

到地方的时候,宁月都惊了一下,一个时辰的时间,胡家人就挖出一个很大的坑,而且这个坑看起来很深,此时坑里银光闪闪,张老太太哎呀一声,“真有水啊,快快快,快把咱们的水囊都装满,有多的我老婆子还能洗把脸呢。”

她这么一说,张家的哥几个立刻走到水坑边,拿着水囊就开始装水,宁月瞧着,这几人的脚都踩进水里了。

她不由的退后几步,给其他人让了位置,胡旬看宁月的眼神颇有点恨铁不成铁的意思,频频给她使眼色让她赶紧上前取水,宁月只得装装样子,大不了这两只水囊就不要了,杂货铺里有多。

见她乖乖装了水,胡旬才松了口气:“走吧,回去了,明天还要赶路呢,你只有一个水囊太少了,都不够做一回饭的。”

宁月笑笑:“够了,我包袱里都是现成的饼子和窝窝头,不用做饭,这些水我省着点喝,三五天的够了。”

胡旬不再说话了,别看他们家连桶带水囊的装了不少,但架不住他们家人多,二三十口子,顶多也就喝个三五天也就没了。

一夜无话,次日一早,宁月老早就醒了,没办法,她吃的东西味儿太重了,不早点起早点吃,怕被人闻到味儿。

她这边才吃完,隔壁就有了动静,很快,大家吃过早饭,一起上路。

今天又是一个大晴天!

走了两个时辰,天就热的让人喘不过气。

大道上,一道马蹄声哒哒哒的传了过来,宁月回头看,就见,一名粗壮的汉子,赶着一辆很是豪华的马车,也不管路上有人没人就那么横冲直撞。

大家伙赶紧给这马车让路,有两个孩子动作慢了一步,险险躲过一劫,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儿呢,车夫又开骂了:“不长眼的玩意儿,撞死了也活该!”

孩子的家人气的真是满脸铁青,可一看这辆马车的豪华程度,加上马车后还跟着几个骑着马的家丁,家丁都是带了佩刀的,谁也不敢上前理论,有气也只能憋着。

很快,马车驶了过去,马车一边的车帘被撩了起来,路过宁月的时候,刚巧看见了车里坐着的人,一个肥头大耳的胖子,穿着只有贵人才能穿的锦缎,看向路人的时候,眼神那叫一个轻蔑。

宁月看见这胖子后就一个想法:这货特么的长了一副欠打样儿。

马车渐渐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路人这才敢开口说话。

第840章 逃荒不慌4

宁月边听边走,但从不搭话,走到中午的时候停下休息,边准备吃食,她看的清楚,像是胡家这样的大家庭,家里的每个人只能分半拉饼子或是一个窝,再每人喝上两口水,宁他们终于到了一个城池。

只是城门口堵满了人,胡家的老大被派出去打听消息,宁月只见着他费了老鼻子劲儿挤进人群,打听了老半天,又和城门上的官差对线,喊了好几嗓子,然后又费劲扒拉的挤出来。

回来的时候,人都成咸鱼了。

“官差口气很硬,想从樊城路过,每人必须交二两银子,不交钱的只能改道,那样咱们去京城最少要多耗费三天的时间。”

胡老太太说话虽然粗鄙,却是个有脑子的,她只考虑了一会儿便道:“如果咱们能从城里买些粮食补给一下,交二两银子也不是不行。”

“娘,您想什么呢?刚才我打听了,这樊城和其它地方没什么差别,城里的大部分人都去逃难了,剩下的这些官差也不过是想挣上一笔再去逃难。

但凡城里还有粮有水,谁会走?

而且就算有,咱们哪能买得起?”

旱灾一起,粮食是翻着滚的长价,最夸张的时候,粮食都能涨好几十倍,想进城买粮?那纯属做梦。

他现在只盼着趁着手里还有些粮食,赶紧赶路到个没闹旱灾的地方,只要有了水,哪怕上山挖草根也不至于饿死。

胡老太太不说话了,大儿子说的不是没有道理,可是,换路走也有一堆的问题啊。

樊城是还阳郡到京城的必经之路,不从这里走的话,只能改道向东,去陇上,可谁能保证陇上就能进城?

想了老半天,老太太一咬牙,“咱们就从樊城过,能节省一天是一天,能早走一会儿是一会儿,问问村里剩下的那几家,他们走不走,不走的话,那咱们就只能分道扬镳了!”

胡老大立刻哎了一声,去找另外几家了。

最后,有几家决定改道,那几家最少的一家也有十三四口子,过这么一道城就把他们家的积蓄全要出去了,以后就算到了落脚的地方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