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60
,“怎么,二弟是要我们一家把贴身衣物和被褥也留下吗?”
大队长等人这会儿可还在院子里呢,看到这一幕无不心中鄙夷,“李长年,管管你家老二吧,人家自己屋里的东西你也不让拿,冻死了人你是想给他们一家赔命去吗?”
宁月一个眼神扫过去,李长年吓得腿一哆嗦,被揍的经历又闯进他的大脑,“拿走拿走,你们屋里的东西全拿走。”以后可别找借口再回来了。
这时,许玉梅已经把东西打包好,喊宁月进去搬东西,大队长主动道:“我去让人套车,等下帮你们把东西拉过去。”
宁月连忙道谢:“我和您一起去吧,今天这事儿也麻烦您了。”
大队长摆手,“客气啥,叔能做的也不多。”
宁月和大队长去套车,路上,他顺手塞了队长一包大前门,“明天迁户口的事儿还要麻烦叔。”
大队长忙推拒,“你这突然搬家,用到钱的地方多着呢,我哪还能要你的东西?”
这会儿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路上静悄悄的,前后看不到半个人,宁月坦然道:“有我老丈人在,我们的日子还能过的差了吗?您放心收着吧。”
大队长:“嘿,你小子都这么说了,那我就收下了。”
到了牛棚,大队长特意给宁月套了辆马车,这玩意儿脚程快,拉车也不比牛少多少。
宁月赶着马车,把东西全拉回了许家。
许家以前的老宅就是正经的六间房,后来,虽然两个儿子都没了,但翻盖房子的时候,许老头依然盖了六间大瓦房。
已经入冬,他们两口子直接搬进了老爷子的对门,三个孩子住到许老头屋里,西边三间房继续当库房,冬天天冷,这么住省柴还暖和。
“媳妇儿,你们娘几个先把屋子收拾出来,我之前准备的东西在外面放着呢,趁着天黑,我给全拉回来,大白天的不方便。”
为了做戏做全套,过了一个小时左右宁月才赶着马车回来,除了全新的被褥外,穿的用的外加粮食青菜,真的是拉了满满一大车,要不是他能归置,这些东西拉两车都装不下。
许老头知道自己这个女婿心里有数,但也没想到他准备的这么齐全。
三个孩子看着他们的新衣服,高兴的直蹦哒,“爸,这些新衣服都是给我们的吗?”
宁月点头,“布料都是我特意挑的最常见的灰扑扑的颜色,虽然是全新,但穿出去也不打眼,再说,有你们姥爷在,就算穿得好点儿也不会有人不长眼的敢来招惹咱们。”
宁月还扒拉出一件羊皮大衣,“媳妇儿,这件是给你做的,跟爹那件一样,就是你这件是蓝色的,可比爹的好看。”
许老头:听听,听听,你这说的是人话吗?为了哄你媳妇高兴,你就不顾老丈人死活了是吧?
许玉梅看着崭新的衣服,心里一边激动,一边担心:“一下子买这么多东西得花多少钱啊?”
有孩子在,宁月自然不会和她说家里不缺钱。
“这些东西又不是一直买,买一回能用很多年,钱的事不用你管,有我呢。”
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几张大团结,“给,这是这个月的工资,以后,我每个月的工资给爹一半儿,剩下的你拿着。”
许老头:“呵,我老头子的退休金自己都花不完,要你的干什么?”
就那点儿钱,他还真看不上。
“您是一家之主,钱自然要交给您,剩下的留我媳妇儿零花。”
许老头笑骂:“你可拉倒吧,都给玉梅得了,我可不要你们的。
行了,晚饭做好了,赶紧吃饭。”
对他闺女好,比对他好还让他开心,他这个姑爷可终于能担起事儿了。
宁月倒是听话,把钱全塞给了媳妇儿。
许玉梅也没客气,笑眯眯的收了起来。
折腾了大半个晚上,这顿饭已经很晚了,许老头只简单熬了一锅玉米粥,切了些咸菜。
饭菜简单,但一家人都吃得格外香甜,吃完便各自洗漱去休息了。
第二天,许玉梅老早就要起来做饭,又被宁月按回去了,“睡你的,怀着孩子呢,乱晃啥,饭熟了再起来,我去做饭。”
顺便儿给自个这屋添把火,昨晚烧了不少大劈柴,到了早上就没那么高的温度了,还得想法子弄个炉子,弄点煤,暖和。
宁月抱柴火的时候许老头也起来了,“爹你咋起这早?”
“我啊,习惯了。”
第959章 特殊岁月29
他虽然不用上工,但一天到晚的也不闲着,要不然院子里那一大堆的木柴是哪儿来的?
“玉梅呢?”这女婿不会想要做早饭吧。
“我让她再睡会儿。”
许老头:还真是啊!
宁月也没太费事儿,熬了些大米粥,反正昨天他弄回了一袋子大米一袋子白面,按人头烙了六块大饼,炒了一个大白菜,另外煮了六个鸡蛋。
但饶是这样,许老爷子也是惊为天人!
一是饭菜在他看来太丰盛了,二是,这孩子做饭是真香啊,饼烙的亮黄亮黄,带着淡淡的葱香味,菜炒的也是香喷喷,熬的大米粥上面飘着一层粥油,绿生生的一看就是今年的新米。
“我看,咱家的钱应该都交给你吧,以后家里缺啥少啥都归你买,我老头子,就管吃现成的。”
宁月咽下最后一口饭,擦了下嘴才道:“那也行,就是我中午不能回家,得委屈您和他们娘几个了。”
许老头:委屈个屁!要不是老子退休金多,可不敢让你这么吃!
都吃完饭,宁月就交给了老丈人一个艰巨的任务,“这些事就麻烦您老给跑一跑了,给大队长和会计的礼物我准备好了,放在西屋柜上,您记得给送去,单位最近事儿多不能请假,您老受累了。”
许老头连连摆手,“赶紧去上班,别废话,这点小事儿我还能办不好?”
宁月离开后,许老头哼哼唧唧的唱起了小曲儿,许玉梅刚才刷家伙,没注意两人说什么,便好奇问道:“爹,您怎么这么高兴,您女婿又让你干嘛了?”
“嘿,好事儿,大好事儿。大妮大毛,走,爷爷送你们去上学,顺便去凤阳大队把你们一家的户口迁过来。”
刚才女婿亲口说的,闺女肚子里这个生下来直接姓许,这还不是好事儿?
附近四个大队的人都是在凤阳生产大队的小学上课,大毛两个倒是不用再换学校。
许老头赶上马车就把两个孩子送去了学校,反正就是顺便的事儿。
头一回享受家长接送待遇的两个孩子很是开心,头一回送孩子上学的许老头也很开心。
他先去了趟会计家,把宁月准备的几斤挂面撂下就走。
等他到了张大队长家里的时候,就更开心了!
“老哥快坐,迁户口的事儿好说,跟你说件关于李家的事儿,保证你听了会开心。”
张大队长真不是啥多嘴多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