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


说罢对闻亭丽说:“这是我姑姑,我姑父姓李,要不你……先叫李太太吧。”目光和语调都分外柔和。

女人神色顿时复杂了几分。

闻亭丽规规矩矩向她行礼:“李太太。”

举止很庄重,但她笑得很甜。

李太太盯着闻亭丽上下打量,乔杏初在旁边咳嗽一声,李太太这才回过神,礼貌地同几个女孩握手:“欢迎欢迎,宝心在花厅里玩桥牌呢,我叫王管家领你们过去。”

乔杏初待要说话,李太太冷不丁朝对面的落地窗一指,轻声说:“莉芸回来了。”

乔杏初一滞。闻亭丽好奇看过去,窗外花园的水池子里两个胖胖的安琪儿潺潺地喷着水泉。池边站着几个丽人,其中一个穿米色洋装的淑女正隔着玻璃窗打量这边。

乔杏初迅速恢复了常色,温声对闻亭丽说:“我待会就来找你。”

闻亭丽走了几步回头看,就见李太太低声对乔杏初说着什么,乔杏初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小花厅比外头更热闹,海棠色大沙发上面坐满了年轻人,但是乔宝心并非众人的焦点,相反大伙都围着一个穿灰色西装的男子,男子看上去大概二十五六岁。相貌英俊,身上有一种很招人喜欢的气质,在那儿懒洋洋转动着手里的香槟杯,

乔宝心一眼看见闻亭丽等人进来,忙分开身边的人起身迎道:“呀,你们来了,我来做介绍。这是陈艾莎,那是刘其珍,她叫闻亭丽,她们都是我的同学。”

座上的人纷纷站起来打招呼,只有那西装男子动也不动。乔宝心故意压低声音说:“别见怪,他是我小表舅,人家辈分大得很哩。”

屋里的人都笑了。那年轻男人也笑了,索性放下香槟杯,一本正经对女孩们欠了欠身:“刘小姐、陈小姐、闻小姐,刚才孟某有失礼数,这就向你们赔个不是。”

大伙又是一阵笑,乔宝心高高兴兴拽着闻亭丽等人坐下:“我表舅喜欢开玩笑,其实他这人可随和了。”

闻亭丽对上那男子似笑非笑的目光,猛然想起自己为何觉得此人眼熟了。

第2章

闻亭丽想起前几日才在报纸上看到这位孟公子的照片,文章标题是《大昌实业老板孟麒光重振家业始末》。

报上说,孟麒光继承祖业时大昌公司已经濒临破产,当时外界都料定他撑不过三月,可万万没想到,孟麒光不仅很快就将亡父在世时赔出去的旧厂子全数收购回来,还陆续在武汉、慈溪、无锡等地新开了几家面粉厂。如今大昌的资本扩充了好几倍,俨然成了本地实业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另有传言,孟麒光跟沪上几个帮派老大私交甚笃,黑白两道都吃得开。

“当真是后生可畏,孟公子比其父精明强干何止百倍。”云云。

正出神,孟麒光身边一位神采奕奕的短发圆脸女子开腔道:“闻小姐还记得我么?”

闻亭丽歉笑着摇头。

短发女子不以为忤,大方方自我介绍:“我叫黄远山,是黄金电影公司的导演。”

闻亭丽一惊,凡是喜欢看电影的,无人不晓黄远山的大名。

她这两年新红起来的名导演,作品风格很独特,难得的是部部卖座,因而很受黄金电影公司重视,大明星段妙卿就是她一手捧红的。

作为影院常客,闻亭丽基本看过黄远山导演的每部片子,最喜欢的就是去年那部红极一时的《春申往事》。

她不禁好奇打量黄远山,年约二十七八岁,短头发,头戴鸭舌帽,穿着打扮十分随意,然而眼神明亮坚毅,一看便知头脑灵活。

黄远山主动递过来一张名片:“我在贵校的礼堂见过闻小姐一面,当晚闻小姐扮演《迷魂记》的主角,令人一见难忘,散场后我想过去跟你打过招呼,可惜闻小姐已经走了,这是在下的名片,还请闻小姐过目。”

旁边有人笑道:“黄姐这是又要发掘大明星了?”

“闻小姐既有美貌又有天赋,不演电影可惜了。怎么样,闻小姐若是有兴趣,改天来敝公司一试?”

闻亭丽笑着摇摇头:“我真是受宠若惊,但我对演戏不是很感兴趣。”

“不感兴趣,怎能演得那样好?闻小姐别误会,敝公司是正派公司,向来只拍进步影片的。”

她似乎打定主意要说动闻亭丽,说话间又从衣内取出一张黄金戏院的入场券要递给她。

闻亭丽为难地微笑着,她虽喜爱戏剧,却并不想跟电影公司扯上什么关系,孟麒光在旁笑道:“人家不想去,你又何必为难人。你们公司那么多演员,什么段妙卿、沈青,个个风头正健,还差这一个?”

碰巧外头几个太太路过,听见这话,忍不住打趣黄远山:“难得参加晚会,你这孩子满口还是电影电影,难怪你父亲气得那样,放着家里的生意不管,天天搞什么新式文化。你也不想想,谁家好女儿去拍戏?人家小姑娘是宝心的同学,会答应你才怪。”

“偏见!”黄远山涨红了脸,“统统都是偏见!电影可是八大艺术之一——”

这时候,乔家的管事领进来好些客人,当先几个年轻人一看到孟麒光和黄远山就笑道:“你们两个怎么来得这样早?”

闻亭丽只纳闷乔杏初为何迟迟不来寻她。好在这一打岔,黄远山总算将方才的话题撇到一边去了:“麒光和我在等人。”

几人讶笑:“没听错吧?谁有这么大的面子叫你们二位等?”

“你们不知道?南洋鸿业的陆老先生今晚也要来。”

屋里一默,在座的几乎都听说过“南洋鸿业陆家”的大名。

陆家祖籍上海,发家却是在南洋一带,听说当年陆家某位祖上漂洋过海到南洋谋生,先干矿工,后到钱庄帮佣,攒够钱之后,先从杂货店做起,不久便变卖全部家当去文东埠雇人开矿,不料挖到了锡矿,从此发了大财,开始大量买地种橡胶,成为南洋有名的橡胶大王。

陆老先生是鸿业陆家的第二代传人,继承父业后,陆老先生进一步开办了远洋航运和棉麻机械厂等业务,将陆家的资产扩展到巴城、棉兰及苏门答腊等地,财富在南洋富绅中首屈一指。

那之后,陆老先生怀抱一腔爱国热情将部分资产转投国内,二十年间陆续在沪上、北平、天津、香港等地都投注了产业,而且乐于资助国内同行,光是苏州桥边上的那间力新银行,一年下来就能给各爱国中小企业提供三四千万元的贷款(注)。

坊间有句话:“陆家随便从手缝里漏点小渣子,就能救活沪上一个小厂子。”

倘若今晚乔家真请动了陆老先生,也难怪连孟麒光都肯耐着性子候一候了。

却听乔宝心笑道:“你们都猜错了,今晚来的可不是陆老先生,而是陆小先生。”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