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3


位一直很明确,就是要给厉这个延越未来的王打好辅助,所以从现在开始,许多事即使两人早已说定,也要厉自己吩咐下去。

见他将事情安排好,厉接着说道:“城墙建造之事,你们可有什么意见?”

众人自是没有。

“那这件事便算定妥了,之后我讲一讲小麦和小麦的分配。”

在场这些人中只有庚和申知道小麦到底有多重要,其他人没见过面粉也没尝过,只是知道首领和祭司都十分重视,遂也都坐直了听。

“雁,估计玥那边该做好了,你和弘回去取一下。”

早上,厉不止是去看了云叔,还带着小麦叫人用药碾子磨了不少的面粉。昨晚他的小狐狸可是放了豪言壮语要搞一桌席面,怎么能少得了主角呢。而且既然谈到小麦,也要让其他人知道什么是小麦。

玥做的是烙饼和打卤面,要么说这丫头手巧呢,早上只是教了一遍,她便学会了。

两样做的都不多,也不是为了让大伙吃饱,知道小麦是什么东西就成。

厉手底下的三人,常念手底下的四人,外加“少数民族”代表三人,十人一起望着桌子上的东西。面条还好,闻不出什么味道,但刚出锅的烙饼可还带着焦香一阵阵的飘。

饼是分好的,几人一人拿了一角尝。至于面条,跟过来送饭的还有常念手底下的其他人,那人负责将面条分到十二个陶碗中,之后浇上肉酱,送到大家跟前。

其实每人碗中只有小半碗,毕竟要是做的再多,估摸着玥也忙活不过来。

常念也是第一次吃打卤面,这可是用他新做好的黄豆酱炒的肉酱,还是早上他亲自动手做的。为了教玥做手擀面,他先擀了一些,不过自己没舍得先吃,都给母亲尝鲜了。

面条入口光滑柔韧,还沾着裹着酱汁的肉粒,一口咬下去,肉酱的浓烈包裹着小麦的清甜,让人不自觉赶忙接上第二口。待还想再来一口时,才发现碗里的面条已经空了。

这就......没了?

如果说烙饼是让他们眼前一亮,那肉酱面便是绝对的惊艳。这倒也不奇怪,现如今延越的调味品极稀缺,像大酱这种新鲜又浓烈的味道,第一次吃难免会觉得不知道要怎么形容好。

别说他们了,就连常念都意犹未尽地舔了舔唇角。而早就吃过面粉的庚和申,心想不愧是他们祭司,原来教原水的那些也不过如此,好东西还都留给了自家人。但他们不知道,大酱这种东西就他们祭司自己有,而且没敢多做,及腰高的陶缸也只舍得做半缸。

厉将手里的碗放下,看大家的表情便也清楚各自的想法。

“叫你们尝尝,就是为了告诉你们小麦是什么。这次带回来的麦子昨天也见到了,准备明日召集族人,将东西分一分。至于如何分,我和祭司商议过了,大家都听听,看是否有其他意见。”

让人将桌上的碗筷收了,厉正色说:“这次从原水,我们一共背回来四百筐的麦子,当然他们单独送祭司的不算在其中。”

当时庚和申也都在,将具体事情与其他人说了一遍。

“我和祭司商议,麦子依旧按人均分,不过小孩子不算在内,其他无论是男女亦或是老人,都参与均分。你们觉得可行?”

厉说完,看众人的表情。

按照之前,老人分到的东西自然是不如年轻人分的多,不过既然首领和祭司如此说,尤其是上次盖房子正直下雨,各位叔叔伯伯做的席子可是立了大功,所以也没人反对。

“既然这种均分的方式没人反对,那我就说说分的数量吧。鹤,把你今早做好的米斗拿过来。”

鹤将放在脚边的米斗放上了桌。鹤因着平时要做的东西多,所以木料和木板都备的齐全,早上常念说完,他照着图纸捣鼓了半个时辰,就将米斗做出来了。

米斗的大小是照着常念脑子中资料的大小做的,一斗正好十升。至于换算成斤的话,小麦的密度大概是七百多公斤每立方米,也就是一升小麦大概一斤半左右,一斗小麦便是十五斤。

背到原水的筐都不小,常念早上用斗测量过。厉将斗拿到手中,说:“这个是用来称麦子的米斗,背回来的麦子,一筐大概能称出四斗。延越现在除去奴隶和孩子是六百多人,我和祭司商议,按照每人两斗的量分派。剩下不足一百筐的麦子,一部分留作耕种,一部分奖励给这次出行和在部落忙碌的有功之人。至于我和祭司便不参与分配了。麦子不多,他那里伏甄送了不少,所以先紧着部落来。”

弘听完,第一个不干了。“咋?别人送了就不参与族里分配?要说有功,我觉得没人比祭司功劳大。”

说完他看一眼厉,嘿嘿一笑。但确实如此,要不是祭司发现麦子,就算厉本事再大,也不知道啊!

弘一说,其他人也附和。

常念想了想,推拒道:“麦子我这里确实够吃用,不然等分猎物的时候多饶给我一些活物便成。”

其他人觉得也是个办法,事情便算过去了。

“既然说道了麦子,那还有一件事要与大家说,这方面祭司懂得多。”

说完,他侧头看身边的人。这种两人并排而坐的感觉很好,就好像是说未来无论多远,他们都可并肩同行一样。

常念与他对视,点点头,接着说道:“大家也看到了麦子,但你们是否想过,延越不可能每年都去原水拉麦子,一是如此以来太显眼,二是野生长得麦子收成并不多,哪年雨水多了或是少了,都可能影响它的产量,到时候结出的麦子只够原水自己吃用,我们怎么办?”

一个问题,问得在座之人哑口无言。

早猜到是这个结果,他与身后的人说:“常豫,将我种蒜的木槽拿过来。”

常豫就是他带回来的那些家臣中的一人,因为勤快踏实,雁一直将他带在身边做事。其实雍留也不错,只不过性格孤僻了些,不如常豫相处的舒服。

常豫从议事厅的外头将木槽抱了过来,木槽宽三十公分长一米多,是他用来做试验田的。第一次种植,选了好发芽一些的大蒜,如今蒜苗长得葱葱郁郁,甚是喜人。

“你们瞧着这些幼苗像什么?”常念看下面坐着的几人问。

丘和常念一起挖过蒜,所以认得,“像是蒜,但叶子好像长得小了些。”

常念点头,“不错,这里边长着的就是蒜,至于为什么苗小,是因为我种下的时间还不长。”

大家都听得明白,祭司的重点在“种”这个字上。

“就像我们人类和动物一样,草和麦子这些植物也是代代相传的。只不过我们是由阿娅带到这个世界的,而植物则是由种子孕育而成。以小麦为例,这些麦子既能磨成面粉,但同时也是种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