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7


表》不落泪者,是为不忠,读《陈情表》不落泪者,是为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落泪者,是为不友。”

“这虽然是宋人的评价,但是感情一脉相承,不管怎么说,《陈情表》确实表达了李密对于祖母的眷恋,”伍爱华说着:“但是李密能够凭借一个《陈情表》躲过做官的诏令,也有晋朝特殊的背景存在。”

“李密是蜀人,当时在蜀地很有名字,在蜀国也做过官员,那时候晋武帝想要征召李密成为大臣,展示自己不计前嫌、政治清明,”伍爱华说道:“但是那时候蜀国很多官员都还有忠于汉室的想法,更别说晋武帝就是篡位得道的皇位,更为当时的官员和文人不齿,古时候名声又很重要,所以李密并不愿意去晋朝做官。”

“但是很多时候,并不是你不想做官,就可以不做。”

“国家要运行,有时候就是要强制的,不说别的,就说现代有些重要岗位,辞职也不肯跟快速批复下来,重要等到有人能接手之后才能批准辞职。”

“古代则更是如此了,如果国家需要你,那就是病得爬不起来,也要被问一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想想晋朝祖先司马氏,也不愿意给曹老板干活,但是曹老板是那种强扭的瓜很甜的性格,不干?想死吗?”

“司马氏怕死,李密也不愿意就这样挂掉。”伍爱华说着:“他想着要拒绝晋武帝才行,但是怎么拒绝了?就要寻找方式方法了。”

“李密就很聪明,知道晋朝只能提倡以孝治国,所以就把自己九十六岁的老祖母抬了出来。”伍爱华说话的时候,李密就觉得事情有点不妙。

“这件事情是阳谋,我不想做官,我也知道你知道我不想做官,但是我是为了奉养祖母啊!咱们以孝治国,怎么能放任我祖母一个九十多岁的老太太没人奉养呢?”伍爱华说着:“得亏老太太身体康健,硬是让李密躲过了一开始的声名尽毁。”

【建议其他不想当官的人逐字学习】

看到弹幕,伍爱华笑了笑:“这事也确实很难学,李密是有特殊性的,他家里确实无人能够奉养祖母。”

【按照电视剧的说法,他家算得上是三代单传?】

“李密自己写了,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伍爱华说着:“他祖母九十六岁的时候,他才四十四岁,中间差了五十二岁,可见家里确实人丁不太旺盛,生育年龄代差和我们现代都差不多了。”

伍爱华这么说的时候,也有弹幕发现了华点。

【所以说,少生点娃,晚点生娃,真的有利于长寿,看人家李密的祖母,活到了九十多,还能帮孙子一把】

其他古人:未曾想过的角度增加了。

伍爱华看着弹幕,差点笑了出来:“确实,少生优生,幸福一生。”

说完,伍爱华就想到在这里可以插入孕产知识。

“关于生孩子这件事情,必须要说,怀孕的注意事项特别繁杂。”伍爱华说道:“最近有一项研究表明,如果女孩子是易胖体质,那么就要怪她的父亲。”

“如果她的父亲在母亲怀孕前半年时间内经常摄入酒精、脂肪等物质,孩子生下来,特别是女孩子,就非常容易发胖,也就是我们说的易胖体质。”(注)

伍爱华这话一说,算是点燃了弹幕的热情。

【什么?这事居然要怪我爸?这就去骂他!】

【我爸怎么都不知道节制一点?他就受苦半年,我能幸福一生啊!】

尽管古人已经和现代人接触很久了,但是看到现代人那些大逆不道的话语,仍然觉得血压上升。

【怎么能骂父亲?这是不孝啊!】

【怎么能为了自己享福让父亲受苦?】

怎么不能?

现代网友让古人见识了什么叫做科学备孕。

【最近备孕,立马给我老公安排上减脂增肌套餐,确保孩子未来的易瘦体质】

【已经在给老公录像了,告诉他以后要是女儿怪父母给了易胖体质,就把他胡吃海喝的录像给女儿,要怪就怪爸爸去吧!】

夫为妻纲的古代人依然不适应现代这些“妻管严”。

伍爱华立马说道:“最近我想做一个古代婴幼儿专题,找了一些资料,不由感慨,要是古人能够知道一些孕产知识,肯定会有很大的好处。”

说着伍爱华就开始播放PPT中插入的视频。

看到古人都沉浸于视频中(高维给的实时reaction),工作人员给伍爱华比了一个OK。

伍爱华点点头,等三分钟的视频播放完毕,继续说道:“刚刚我们都看到,关于怀孕之前父母身体状况、饮食状况对于孩子的影响,所以如果需要备孕的小夫妻,就应该按照视频中排卵期的计算时间,提前半年开始苦行僧的生活,才能生下健康聪明的孩子。”

三分钟已经是伍爱华猜测的高维能够接受的极限了,不然它让自己直播提升法治进程,自己在这里给人家播放产孕知识,一放就是一两个小时,高维就是再傻也会觉得不对啊。

播放完非常有用也非常精简的排卵期知识和孕期知识,伍爱华才继续开始接下来的直播。

“因为晋朝以孝治天下,所以李密才回逃过一劫,不过等祖母死后,他也确实重新做了官员。”伍爱华说着:“说起这些怀孕生产的知识,我就想到了晋朝的婚姻制度。”

“晋朝的婚姻制度是很有特色的,因为它规定了,良贱不婚,士庶不婚。”

“什么意思呢?”伍爱华说着:“就是人只能在自己的阶层里通婚,不能跨阶层通婚。”

“因为当时的士族豪门掌握国家政权,所以法律是保护士族庶族良籍贱籍之间的不平等等级关系的,在这种情况下,婚姻方面,士族就显现出了非常在乎门第家世的情况,孩子一出生就会上家谱,家谱也会送到官府备案,并且高门子弟一出生就会有官职。”

“当然,这种不通婚,说的是夫妻关系,实际上纳妾并不受影响。”

“毕竟妾室这种,如果还指望在同阶层通婚,那未免也想的太美了。”伍爱华笑着说道:“好在我国古代子女身份是跟随父亲算,所以即使妾室身份不高,士族的子女也依然是士族。”

【别说,这制度让我想起了印度的种姓制度】

【救命,这么说来,魏晋岂不是和印度差不多?】

【想想印度那畸形的世界,我只能说感谢黄巢,谢谢你把世家杀干净了,不然我肯定要疯!】

【印度的种姓制度就不允许跨阶层通婚,虽然现代以来跨一个阶层还可以,但是首陀罗如果和婆罗门结婚了,印度人恐怕要疯】

【也还好的,男性婆罗门如果穷困潦倒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