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1
乡下投奔岳家,听说被几个舅子轰出来,换了几个村子,才在一个又穷又偏僻的村子里落脚住下来。我祖母听说以后,百病全消,每天都去摆茶摊,我此番回京,想让她跟着一起来,求了好久,她也不肯。”
福生一向是个爱说话的,跟着李绮娘来了后厨,没过一会儿,就和代大厨的两个孙子混熟了。
李绮娘让伙计开了一个雅间,炒了几道小菜端上来,福生这才说道:“君命难违,今晚的宫筵推不了,否则国公爷肯定也会过来的。”
李绮娘微笑:“国公爷有心了,酒楼开业时,国公爷便送过贺礼了。”
“是啊,我知道,国公爷为了挑选贺礼,可费了一番功夫,他在平城人生地不熟,最后还是我祖母给他介绍了一家铺子,他老人家去了,还真的就在那家铺子里选到了满意的物件。”
福生吃了口菜,长舒了一口气:“老板娘,我做梦都想吃您做的菜。”
李绮娘的思绪还停留在齐慰四处挑选礼物的事上,原来那花瓶费了这么多功夫啊,听到福生后面的话,李绮娘有些心不在焉:“喜欢吃就过来,来这里也行,去青萍巷也好,哪里都行。”
福生忙问:“颜姑娘和小满都还好吧?”
“好,怀姐儿管着酒水的生意,小满进了学堂,功课很好,先生经常夸他。”
说起一双儿女,李绮娘便来了精神。
福生一拍脑袋,道:“对了,崔旭托我带了银票,我没敢拿,交给国公爷了。”
这几个月来,崔旭每个月都会写信过来,年底应是交帐的时候,李绮娘觉得今年情况特殊,特意写信让崔旭不要来京城,明年开春再说。
第三零五章 相见
一来,南北通行不久,沿途还有大批流民没有安置,崔旭一个文弱少年,千里迢迢来京城,一路之上很不安全。
二来,天气寒冷,北方的河段已经结冰,漕帮也已停了北上的航运。
与其这会儿过来,还不如等到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让崔旭搭乘漕船来京,既安全又省力。
不过,因为这件事,李绮娘还是觉得自己当初的安排有些失误。
崔旭是大厨,又兼做着掌柜,平时看不出来,到了年关交帐的时候,利弊顿现。
崔旭来京城,一来一回便是两三个月,铺子里也就没有了大厨,田桂花虽然也能顶上,但毕竟不是大厨,比起崔旭差了一截,总不能让客人只吃烧饼吧。
平城的李食记只是小铺子,暂时也只能这样,李绮娘甚至准备,实在不行的话,明年春暖花开,索性不让崔旭来京,她亲自回平城看看,到时再做定夺。
听说崔旭托人把银票带过来了,李绮娘也有些不好意思,好在还有国公爷,一般人就像福生这样,怕是不敢帮这个忙吧。
福生吃饱喝足,他来得晚,等他吃饱了,李食记的客人也散得七七八八。
没有客人再点菜,后厨里开始准备自己人的饭食。
福生告辞,李绮娘笑着说道:“你等一等。”
说着,她进了后厨,过不多时,便和吕英儿各拎了一只食盒出来。
李绮娘把自己手里的食盒递给福生:“里面有包零嘴儿,是怀姐儿教给做的,叫什么鸡米花,我猜你一准儿爱吃。另外还有桂花鸭和水晶肴肉,连同两三个小菜,天气冷,一定要配着烫热的酒或者热粥吃。”
这时,温绣走过来,手里拿了件棉斗篷,帮李绮娘披上,她要等到铺子正式打烊后才走,听说福生来了,她忙得脚不沾地,这会儿才腾出空来,过来送送他。
李绮娘便带着吕英儿,小声和温绣叮嘱着什么,和福生一起走出李食记的大门。
福生问道:“老板娘,你们每天都要这么晚回去啊,路上安全吗?”
李绮娘笑着说道:“安全,大壮每天接送小满,晚上还要过来接我们。”
福生看过去,只见不远处,果然停着一驾骡车,只是......
骡车前站着一个人。
李食记门前的灯笼照不到那边,福生看不清那人的脸。
他和大壮大牛都很熟悉,看身形,这个人决不是大壮或者大宁。
可偏就那般熟悉,熟悉得令他只是模模糊糊看上一眼,就知道那是哪一位。
李绮娘也看到了,她的脚步顿了顿,自言自语:“国公爷?”
跟在后面的温绣和吕英儿闻声吓了一跳,四下看去:“国公爷来了,在哪儿?”
福生连忙嘻皮笑脸:“英儿妹子,我忘了问你,铺子里有蒜茸辣酱吗?就是在平城时,老板娘做的那种。”
“有啊,以前我还以为京城人一口番椒也不吃呢,没想到他们虽然不爱吃番椒,却爱吃蒜茸辣酱,少东家还说,回头要开个铺子,专门卖辣酱,你等着,我回去给你拿。”
吕英儿是个爽利的姑娘,说着便掉转回头,福生跟着吕英儿走到铺子门口,忽然想起还有个温绣,他回过头去,却见温绣还站在原地,却是拔着脖子,正向前面张望,而前面,李绮娘已经走到车前。
“温大娘,你也跟着一块回去吧。”福生上前提醒。
温绣看看前面,又看看福生,二话不说,转身便抢在福生前面进了铺子。
李绮娘缓步走到骡车前,见大壮和大牛也不知道去了哪里,蓦地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找那两个小伙子吗?外面太冷,我让他们到铺子里面等着了。”
颜雪怀抬起头来,正对上齐慰温和的笑容。
“国公爷,您怎么来了?福生说您进宫去了。”
“宫宴散了,我便过来了,你们每天都要这么晚才回去吗?”
齐慰看向不远处的李食记,灯火依旧辉煌,透过窗子,还能看到影影绰绰的人影,李食记还没有打烊,里面还有客人。
李绮娘笑着说道:“今天是温绣值班,我还能早点出来,换做我值班的时候,怕是还要再晚上小半个时辰才能回去。”
她从小过得就是这样的生活,对于李绮娘来说,这不算辛苦,开酒楼的都是如此。
齐慰问道:“有没有想过请位大掌柜,那样你就不用这么辛苦。”
李绮娘叹气:“酒楼里的大掌柜,岂是说请就能请到的,不但要有经验,而且还要是信得过的。”
说到这里,她想起什么,说道:“对了,宋先生能出山,是您出面请的吧?”
齐慰一笑:“我只是让忠伯去找了他两次而已。”
李绮娘很是感激:“无论是忠伯去的,还是别人去的,宋大掌柜都是给您面子,还是您帮我们请来的。”
“老宋自从腿上受伤之后,整个人便颓废下来,好不容易有个差使,他便来了。”
齐慰越是说得云淡风轻,李绮娘便越觉是感激,她私底下听人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