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81


已经拿出几串糖葫芦插一块泡沫上。叶烦见她瞥糖葫芦,笑着说:“不是。来接二宝。小丫头贪玩,没人催她能玩到吃饭。”

话音落下,下课铃声响起,然后就有皮小子跑出来。

学校是个神圣的地方,张小明不好意思吆喝。但他来过几次,学生都认识他的车,一群有钱的小同学直奔糖葫芦,嘴皮子利索的小孩还夸张小明的糖葫芦跟百货商店卖的一样好吃。

叶烦趁机说:“山楂是我们自己种的,清洗的时候挨个挑,麦芽糖也是自己熬的,肯定比工厂做的好。”

准备哄孙女回家吃饭的大妈闻言,停下问:“不是你们去厂里批发的?”

叶烦不答先说:“不是不许搞投机倒把吗?我们卖的东西全是自己产的。要不要买一个?没有坏果。除非里面坏了肉眼看不见。”

这种情况很少,大妈很少碰到,闻言自然不会故意抬杠,而她又见孙女想吃,“给我来一串。上面裹的什么?”

叶烦:“就是糖果里头可以吃的糯米纸。这样包起来干净。”

老太太觉着比自家附近小商店里卖的干净,而且拿回家也不用担心落满灰尘,就要两串,给孙子买一串。

叶烦发现董颖牵着孩子过来,拿串小的递给她。董颖说“不用”,叶烦塞给小孩,“每次小明拉过来大宝和二宝都尝尝。我和小明的生意,没人敢嚼舌根,放心吃吧。”

董颖叫女儿说声谢谢。小姑娘小声说“谢谢”。这孩子性格腼腆,可能因为单亲家庭导致的。不怪董颖找对象看人品不看家世——这么内向的小孩摊上个嗓门大的继父都能吓破胆。

叶烦笑着说:“不客气。”

耿二宝跑过来抱住叶烦:“妈妈,今儿你接我?”

叶烦接过她的书包:“高兴吗?”

“高兴啊。”二宝朝董颖看去,“你朋友吗?”

叶烦摇头:“小明的朋友。”

二宝就想问,她怎么没见过啊。忽然想到一种可能,小丫头片子捂嘴笑,小声问:“女朋友啊?”

叶烦失笑,对董颖说:“这是我家的机灵鬼,乳名二宝,大名耿晶晶。”

二宝毫不害羞:“对的。妹妹,你叫什么?回头我找你玩去。”

小丫头躲到妈妈身后。董颖解释:“她胆小,叫董方方,天圆地方的方,在一年级二班。”

二宝点头表示记下,不经意间看到张小明很忙,她跑过去:“小明,你收钱,我帮你拿。”爬到车上打开夏天装冰棍的箱子问校友:“要几个山楂的?”

高年级学生几乎都认识耿二宝,反问:“耿二宝,你们什么关系啊?”

耿二宝:“合作关系。糖葫芦是我妈和小明的。我猜你肯定要小串。”

校友压根没在意耿二宝的前两句话,全校谁不知道她嘴里没一句实话,“故意激我啊?你成功了,我要最大的。”

耿二宝给他:“买我家的糖葫芦不亏的。给钱,给钱!”

“小气鬼。”校友递给小明一块钱。

张小明一看小学生这么多钱:“不是你妈给你买本子和笔的吧?”

“管的真多。”小男生叫他赶紧找钱。

耿二宝:“小明担心你回去挨打。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小男生指着耿二宝:“你给我下来!”

董颖闻言问:“要不要过去看看?”

叶烦摇头:“小孩打闹没事的。我们过去性质就变了。”看到董方方紧紧抓住妈妈的衣服,脑海里闪过两个字——霸凌,故意多嘴说一句,“跟几个同学故意欺负二宝不一样。”

“为什么故意欺负?”董颖没听明白。

叶烦摇头:“没有那么多为什么,就是单纯觉着你老实,品行不端的学生一下课就堵着你作弄。不过我家二宝厉害,没人敢捉弄她。”朝二宝看去,耿二宝站在车上,双手叉腰,“有本事你上来啊。”

小男生赶紧后退,担心被她踹:“你下来!”

二宝蹲下:“幼稚!”继续帮小明拿糖葫芦。

小男生顿时觉着一拳打在棉花上,“你——你才幼稚!”

二宝点头:“我是小孩幼稚咋了?”

“那你还说我幼稚?”小男生问。

二宝:“我幼稚就不可以说你幼稚?我妈妈说,我是丑八怪也可以嫌你丑。”

“你才丑!”小男生脱口而出。

张小明忍不住乐了。他这一笑让小男孩意识到被耿二宝带偏了,愈发生气:“耿二宝,不讲理!”

二宝:“你也可以不讲理。”

小男孩要被气死了。

叶烦看不下去,问董颖:“你是先回去还是等一会,我过去看看?”

董颖:“先回去吧。”

叶烦点点头,朝二宝走去:“好好帮小明卖糖葫芦!”

二宝起来大声吆喝:“糖葫芦啦~~酸酸甜甜啦~~不甜不要钱啊~~~”

董颖不由得停下,回头看看二宝小手叉腰,跟多年以前号召无产阶级团结起来反抗压迫的组织者似的,很是纳闷,叶烦的女儿怎么教的啊。

周六下午,董颖带着女儿回娘家,吃饭的时候就忍不住说叶烦的闺女厉害。

董家找人了解过张小明的情况,包括张小明在乡下那几年,人家怕他在那边不老实搞出个孩子,但是跟人分了,人家没告发他,所以他能回城。

张小明在乡下没问题,董家就查他在城里的情况,自然不能避开叶烦。董家也在西城,要去供销社买东西,因此也知道供销社卖的便宜且质量好的海味都来自南方,也是叶烦搞过来的。

董母道:“叶烦不简单,亲自养大的孩子肯定也不简单。”

董颖听哥嫂说过,叶烦不是叶家亲生的,忍不住问:“另一个呢?”

“能考上大学脑子没问题。”董母道,“听说为人处世不如叶烦周到,是那边没教好。不过不重要,她和叶烦这几年没回过申城,可能早就断了联系,不用在意这些。”

董颖便不再问叶烦的事:“程家嫂子说小明每月一百打底。卖小东西这么赚钱吗?”

董父董母不清楚。

董颖的三哥三嫂跟公婆住,她三嫂闻言就说:“我问过供销社的人,十串二十串糖葫芦不赚钱,做的越多越赚钱。说做几百串成本降下来,卖五十块钱能赚一半。可是叶烦这么聪明干嘛干这种小生意?”

董颖的母亲早就退休了,她前些天经常去叶烦家附近公园打听张小明的事。怕太明显被人看出来,就从叶烦入手。董母听到闺女的疑惑就说:“耿致晔在军校进修,她在上大学,怕搞大了出点什么事影响夫妻俩的前途。”

董父:“几个经济特区不知道能不能成,这个时候稳点好。过几年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成功,再搞大的也不迟。叶烦有本事什么时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