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1


还不知道。叶烦走后帮叶烦送货的工人心想杭城和甬城也有很多有钱人,他们肯定也喜欢洋气的衣服。

苏远航又叫岛上的人出来批发服饰到城里卖,加上工人的亲戚,城里多了几个地摊,市民一看他们生意好也去工厂批发,以至于第二季度产量比去年同期多一倍。

国企领导受到表彰升迁有望,再次接到市里的通知都很认真对待,老工厂焕发新生机。

叶烦对这些一无所知。

到了首都,魏建设第一个跑到于文桃买的房子里。现在名义上是叶烦的。看到很多棉衣,魏建设无法理解,“姐啊,我们需要裙子凉鞋啊。”

叶烦:“先半车卖完还缺的话,我让那边送过来。”

有了叶烦的保证,魏建设就跟以前一样拿货。

天气热不能在路口或公园里边,魏建设和张小明就找人多且有阴凉地儿的地方,然而他们之前常去的地方都有人。

魏建设仔细看看卖服饰的人,不是街坊四邻,也不是叶烦家亲戚,他一脸懵地问张小明:“他们从哪儿冒出来的?”

张小明毫不意外:“赚钱的生意都有人跟风。”

魏建设顿时气无语了:“可是也不能抢我们的地盘啊。”

张小明:“公家的地方谁先到是谁的。”

魏建设年轻气盛,闻言脾气上来:“我们也在这里卖。我就不信卖不过他。”

天太热,张小明也不想到处跑就把折叠桌搬出来,小饰品放桌上,衣服挂折叠架上。折叠桌和折叠架也是叶烦的主意。

魏建设至今没想到自己单干也是觉着他有的学。

东西放桌上不需要蹲地上,而且显眼,女青年一靠近就先看到魏建设的东西。

跟风的人还不敢去几千里外的南方,他的东西都是找首都服装厂拿的,批发价高也不如魏建设和张小明的洋气,所以他只能眼瞅着魏建设和张小明迎来送往生意不断。

起初在他们附近卖的人很生气,可是一个人打不过俩只能干生气。后来他忍不住到跟前看看,俩人的东西确实比他的好,就问:“哥们,东西在哪儿批发的?”

张小明:“南方啦。”

“还去吗?带上哥们,以后有你们的地方我绝不靠近。”

魏建设想说,做梦去吧。张小明道:“火车上很危险,万一出点事你家人找我要人,我找谁说理去。”

“咱们可以——可以约法三章啊。”

张小明:“可以签合同。但是不是跟我签。”

魏建设忍不住皱眉:“小明哥——”

张小明:“首都这么大,再加十个人咱们也卖不过来。”

魏建设想想就算不跟这位合作,别人也有可能去南方批发。魏建设就把他们现在的模式告诉对方。

帮叶烦卖货肯定没自己干赚得多,可一包给两块钱,旱涝保收啊。

那位是第一次干,家里人都不支持,迫切需要向家人证明他并非胡闹,所以中午张小明收摊他也收摊,跟张小明去叶烦家。

叶烦随便拿出一包东西,有好看的帽子,有精美的发卡,有鲜艳的裙子,他眼睛直了,立刻表示签合同。

叶烦:“你给现钱的话也不用签合同。”

家人不支持,找朋友七凑八凑的钱都压在货上给不起现钱啊。叶烦就叫他打欠条,卖不完可以给她,但是两块钱辛苦费就甭想了。

当年叶烦拉一把张小明,张小明才有今日。张小明见他挺难的,就说东西放他车上,下午五点后一起出摊。

魏建设一脸不高兴,嘟嘟囔囔回到家就跟父母抱怨,张小明个烂好心。

钱大妈躲避战火的时候也遇到过好心人,就觉着既然遇到了,能帮一把是一把:“张小明不烂好心天天带你走街串巷?他妹和他妹夫俩人周末一天卖一包,你跟着他一天两包,有时候两包半。”

魏建设顿时不敢抱怨:“小明哥帮我我也帮他。那孙子不知道从哪儿蹦出来的,以后反咬我们一口咋办?”

“谁这辈子没遇到过坎?叶烦活了二十五年才知道不是她爹妈亲生的,跟被人咬一口比起来算啥?”钱大妈板着脸问,“吃不吃?不吃我收起来!”

魏建设赶忙端碗吃面。

被他娘数落一顿他消停了。下午被张小明载到剧院门口他也没给新加入进来的人甩脸子。

前一个小时没人,新人忍不住着急,正打算劝张小明换个地方,出来很多人。他这个时候才知道剧院有演出。观众离开后,剧院工作人员下班出来,看到凉鞋裙子也顺便买一样。

谁能想到剧院门口也能卖衣服啊。

由于散场的观众围上来,路人以为出什么事了,纷纷过来看热闹,一看到很多洋气的东西,家庭条件不错的都捧个场。

魏建设也是头一回来剧院,看到新人傻不拉几的样子:“跟哥混跟对了吧?”

新人比魏建设大几岁,他不光嫌临时工工资低,干什么都没长性,街坊四邻都认为这个小伙子要完犊子。

新人上午看到张小明的包鼓鼓的眼睛发热,要不是张小明抢先答应他,后来发生什么真不好说,因为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就在一念之间,几十秒的事。

那几十秒忍过去就过去了。

新人闻言连连点头。

张小明道:“别愣着,收拾东西。”

魏建设立刻把他的东西收拾好跳上车。张小明载着俩人去公园。六点多,公园凉快,下班早的都吃过饭从家里出来。张小明摆好摊将近七点,天黑收摊,新人找叶烦要的一包东西卖了八成,本钱出来,剩下无论卖多少都是赚的。

第二天一早,新人就背着他自己批发的东西去叶烦家。

叶烦问:“不是说昨儿生意不错嘛?”

“找您拿的东西生意不错。这些是我自己的,不好卖。”新人苦着一张脸说。

叶烦:“打折清理出去,不然放到明年更没人要。”

新人不舍得打折,按照进价卖掉。第三天傍晚他就赚到钱,算上叶烦给的辛苦费,整整二十块钱,搁以前不敢想。

比新人有钱的人发现在首都拿的货不好卖就呼朋唤友去羊城,跟叶烦的价格差不多,叶烦没了优势,魏建设让叶烦想想办法。

叶烦就一句话:“我这次批的东西卖完再说。”

八月初东西卖完,叶烦让忙了一二十天的人休息几天,八月七号早上来她家拿货。

叶烦去少年宫给儿女请假,带他们回叶家。叶烦见着陈小慧便问:“赚了多少钱?”

陈小慧笑着说:“好几百。你更多吧?”

叶烦:“我的风险大,投的本钱多。”

风险跟收益成正比,这一点陈小慧知道。没有叶烦的魄力,陈小慧便不再问她赚了多少,“还以为你要去南方。没货卖啥啊?”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