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7
,只是单纯觉得她做的事容易得罪人,不想年纪轻轻丧偶,更没想过自己会在日常相处中对她动心。
所以在找保镖的过程中,为了表明自己没有私心,也为了避免后续和温月发生矛盾,易淮从来没有明示或者暗示他们,需要向自己报告温月的动向。
而温月搬到施勳道二十七号后,虽然外界以为他们已经和好,但家里佣人和保镖都知道他们一直分房睡。
再加上两人相处虽然和睦,最近又多了几分暧昧,但没什么肢体接触,和真夫妻比起来似乎多了些相敬如宾的味道。
所以这次出事,温月身边的保镖没有一个想到要立刻联系他。
是,这其中大半原因是温月没事,人很清醒,后续该怎么做她自己就可以决定。
但来医院的这一路,他后背一直在冒冷汗,他很后悔,为什么当初他要为了表明自己高风亮节无欲无求,特意交代陈建平听温月的话就行。
为什么察觉心意后没有立刻告诉温月,自己一个人在那踌躇犹豫。
为什么要让温月一个人回家,而没有让她等一等自己。
明明电话里的温月声音并不虚弱,但来的路上易淮依然控制不住胡思乱想,怕她是在强撑,说没事只是为了让他不要担心。
想到这里,易淮绕过茶几,走到病床边弯腰将温月揽入怀中,低声说道:“我想成为你心里最重要,也最信任的那个人。”
“我希望你遇到危险时,第一个想到的人是我,第一个联系的人也是我。”
“我还想让你身边的人都知道,且牢牢记住这一点。”
“我希望这次的事永远不要再发生。”
“你之于我,也是如此。”
第35章 装个逼
要和易淮从只谈利益的塑料夫妻, 转为谈感情的真实夫妻,这决定温月做得不算艰难,她也有这个意思嘛。
不过她这人一向信奉丑话说在前面, 所以答应前先强调了一件事——她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开放式婚姻。
香江豪门联姻, 夫妻各玩各的并不少见,当然更多的还是男人出轨, 甚至往家里迎小三小四。
像首富温家、船王林家, 都属于后者。
温月穿越前就是个普通大学生, 虽然因为家庭环境,比同龄人更成熟一些,但在感情少她的想法还是很朴实的。
她可以接受正常的恋爱分手, 结婚离婚, 但无法接受劈腿出轨, 甚至像香江很多豪门一样,小三小四同居一室的情况。
如果是她遇到这种情况, 绝对要狠狠报复回去再离婚。
其实按照原著来看, 和易淮在一起不用担心会有这种事,他是无CP文男主嘛,原身死后他身边就没出现过关系亲近的异性。
但原著里易淮和原身也没发展出任何情谊啊,事实上, 直到原身去世,她和易淮仍是两处分居的状态, 逢年过节都不一定能见面。
而她穿来后,不但在温荣生的撮合下和易淮住到了一起, 两人之间的感情也有了进展, 这就说明原著并非一层不变的。
无CP文男主有了第一段感情,再有第二、第三段好像也不稀奇。
当然, 这只是一个可能,还有可能是他动心后始终如一,一辈子守着她一个人。
但不管是哪种可能,温月都认为她得让易淮了解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知道她的底线在哪里。
易淮听后脸上并无为难,说道:“我也不接受开放式婚姻。”
在婚姻观点上,他其实比温月更保守。
虽然易淮拿的是香江户口,更在这座城市度过了人生近三分之二的时光,但对他三观影响最大的,是在内地那十二年。
那时候的易淮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他的父亲是厂里最有前途的技术员,他的母亲家庭工作一把抓,大院里人人称赞。
他也很聪明,三岁就能背几十首唐诗,四岁上小学,第一次考试就拿下了年级第一。虽然上学没多久就赶上了停课闹革命,但在家那两年他没少看书,复课后到学校跳几级,考试依然是第一。
虽然那时候已经没多少人在乎成绩,大学毕业也未必是好事,说不定哪天就会被扣上臭老九的帽子。但聪明总是好的,大院里的长辈都觉得他以后能有大出息。
父亲被扣帽子后,他们家的日子难了很多。
他每次被人拉出去游街,母亲都会把他们关在家里,流着泪让他们乖一点,在家好好写作业。
当父母的总是这样,不管自己处境有多艰难,也总想为孩子制造出一个乌托邦。
父亲下放时,其实母亲可以选择带着他们兄弟留在城里,但前提是需要和父亲离婚划清界限。
但母亲舍不得,他那时候也小,只想一家人永远在一起。
于是他们一家下放到了粤省。
下放的日子并不难熬,虽然乡下很苦,但粤省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各市逃港的人不少,大队队员很多都有海外关系,甚至本身就有逃港失败的经历。
他家那点事跟他们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
所以长大后易淮每次想起往事,都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跑,但那问题刚冒出来就有了答案,因为他的父亲是个自私自利的懦夫。
那个男人童年过得虽然贫苦,但考上大学后一直很受尊敬,毕业分配的是大厂,娶的妻子也温柔漂亮。
下放以后从沪市到粤省乡下,从受人尊敬的技术骨干到被人指点的坏分子,落差太大了,他怎么忍受得了?
而他的母亲一直都无条件地爱着那个男人,所以她带着孩子随他下放,带着孩子随他一起逃往香江。生死存亡之际,她又将活着的希望留给了她这一生最爱的三个人。
但她没有想到,那个男人在认识到生活的残酷后,会背弃生死存亡时许下的诺言。
他抛弃了他们的孩子。
日子最苦的那几年,易淮总喜欢在深夜回溯过往。
他想如果母亲没有那么爱父亲,在他出事之初就和他划清界限,他们一家会怎么样?又想如果母亲没有那么信任父亲,在做出逃港决定时投出反对票,他们一家又会怎么样?
会怎么样呢?
肯定比现在要好。
在那一次次回溯中,易淮明白一个道理,爱是这世上最可怕的东西,它会吞噬人心,带着你一步步走入深渊。
但在他心里,家又是最美好的存在,他始终怀念一家人在沪市,在粤省乡下互相扶持的那些时光。
当然,如果那些记忆里没有那个男人就更好了。
因为过去的经历,易淮对爱情哪怕不至于退避三舍,可也确实没多少期待。但同时他又对家庭抱有幻想,他希望它是温馨幸福的。
这样矛盾的想法,是易淮答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