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4
察得很?仔细。”
当时就只有刘若贤敢全程睁开眼睛看。
孙思邈和?刘神威则是在找这幅图和?自己曾经?在医书上学过的不同,两人越看越痴迷,不顾旁人热切的探讨起来,一会儿都频频点头?,显然是达成了共识,一会儿又争执起来。
当然最后是以刘神威认输为结局。
刘守仁在旁边看着羡慕极了,他们聊的那?些,自己都插不上话?。
他黯然神伤,还?是读的医书不够多。
最后,是孙思邈意识到现在是在给刘若贤上课,轻咳了两声,带着刘神威往后退:“是老道失态了。四?娘,你可知你的这些图一旦出世,古籍上很?多理论都要全部被推翻。”
徐清麦当然知道,她道:“医学不就是在这样的颠覆中前进的吗?”
孙思邈深深看她一眼,叹一句:“是啊!”
只是,这颠覆的过程也必然会掀起诸多的惊涛骇浪!
他希望徐清麦能挺得住。
大家都落座,听徐清麦讲解人体知识——她也没办法,在这里是不可能搞到尸体让刘若贤解剖的,只能用这样的图解。好在日后她跟着自己上手?术台也总能见识到。
“了解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放在最前面的一项就是要了解生命。你如果不了解人体构造,如何给人动手?术?一剖开,结果自己先呆住了,那?患者岂不是很?惨?”
刘若贤想象了一下这个画面,轻笑?了一声。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里……”
徐清麦的这堂课上了大概将近一个时辰,刘若贤听得很?认真,大家也都听得很?认真。
到了课堂结束的时候,她还?给刘若贤布置了课堂作业,那?就是回去练绣花。
刘若贤如被雷击:“为什么要练绣花?”
“当然是为了练手?。”徐清麦好笑?的看着她的表情,“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要有鹰一样锐利的眼睛,雄狮一样胆大无畏的心,和?一双巧手?。
“回去多练练绣花,然后用筷子练习夹豆子夹米粒,都可以。”
刘若贤重?重?的点头?:“我知道了!谢谢老师。”
待到他们父女俩离开,孙思邈叹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老道这趟来江宁还?是来对?了。”
徐清麦连忙道:“不敢。不过是借花献佛罢了。”
借的后世的花,献给……不对?,孙思邈是道长!她立刻闭嘴。
孙思邈呵呵笑?起来。
他忽然问徐四?娘:“四?娘后续有何打算?”
之前他们虽然讨论了很?多,但像是这样正?儿八经?的问这个问题的,还?是第一次。
两人对?坐,徐清麦给他斟上清茶。
“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打算……”她皱起眉,“主要是现在一切都刚开始,谈太大的目标似乎也没有意义?。我只是想,如果可以的话?,让外?科这一流派能够扎根下来,如果……最后能再开一家综合性的医院就好了。”
“医院?”
徐清麦解释了一下医院的运作模式。
孙思邈恍然大悟:“这倒是有点太医院与李家医馆的影子。”
太医院徐清麦自然知道,除了不住院以及只为特定的人服务之外?,的确挺像医院的。
“李家医馆?”
“北朝时期,有馆陶李氏,为杏林世家。李氏在家开辟厅堂,收容远道而来的患者,让其住下。若是不幸死了,便为其敛棺。”
徐清麦听得津津有味:“这倒的确是有点像医院。”
最早的住院治疗,没想到在南朝时期就已经?有了这样的模式。
“不过,我所设想的医院,是针对?平民,不论身份不论贫富,都可前来看诊。住院只是其中一项。它最大的特色应该是综合各类医学派别,有外?科有内科,有针灸科,有儿科有妇科……”
孙思邈的眼睛越听越亮,他深以为然:“妇科儿科的确该作为单独的专科。”
他又深深的看了她一眼:“这需要很?多很?多钱。”
徐清麦刚才手?舞足蹈的气势顿时收了下来,喏喏的道:“是……”
所以她需要赚很?多很?多的钱。
“如果朝廷能够意识到此事?对?于维持统治的重?要以及对?于增加人口的必要性,或许也会支持的吧?”她巴巴的看向孙思邈。
孙思邈并不嘲笑?她的“幻想”,宽容的一笑?:“这需要一位明君,圣君!”
徐清麦道:“是。”
她心想,马上就要登基的李世民正?好就是一位明君。
孙思邈又道:“你还?需要很?多很?多位医生愿意追随你。”
徐清麦叹了口气:“是。”
孙道长的确说到了点子上。
她刚想要垂头?丧气的承认:“我知道这很?难……”
话?还?没说完,就听得孙思邈道:“所以,你需要很?高的威望,不管是在杏林还?是在民间。你需要让杏林中所有的大夫,不管是世家医、山林医还?是草泽医,听到你的名字后心生敬意,再也说不出反驳和?质疑的话?。
“你需要让民间所有的人听到你的名字后,都知道你是救死扶伤,可医白骨的徐大夫!是让他们不远千里也要前来求医的徐神仙!”
徐清麦看着忽然之间亢奋起来的孙思邈,眨了眨眼。
发生了什么?
第54章
孙思邈见她?懵懵的看着自己?,笑了起来。
他温言问道:“四娘,你可知天下杏林的几大?派别?”
徐清麦摇了摇头。
“天下杏林,无非三类。”孙思邈娓娓道来,“其一自然是世家医。从魏晋时?起,世家医便?是最大?的一□□时?士人们喜好清谈隐居,不问政事,很多人便?潜心研究医学。如张仲景、皇甫谧等自不必说?,都是开宗立派的大?医。”
徐清麦点?点?头:“张仲景的经方、皇甫谧的针灸,至今都被人津津乐道。”
尤其是张仲景,那可是医圣呐!
“就?连陶渊明,在隐居南山后也写出了《陶潜方》这样的医书。”孙思邈笑道,“世家医之盛,你可想而知。即使到现在,世家医也依然是最大?的一支。他们医而优则仕,抑或是亦仕亦医,已逐成门阀。”
他为徐清麦一一介绍如今几支最有名的世家医:“东海徐氏,自南朝始,家中所收藏的医方颇多,所著医书也多。其次就?是我?和你说?过的馆陶李氏、姑苏许氏、还有吴兴姚氏这几支,都是世家医中的翘楚。”
徐清麦忽然发现了一个问题:“这几家除了馆陶李氏之外,其他似乎都在南方。”
而且都在江南!
“自然。这与魏晋时?衣冠南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