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0
那是什么椅子啊?居然可以推着走。
对腿脚不方便的人来说实在是太有用了!
相比之下拐杖就没那么引人注意了,但那个疑似三角形的形状也让一些人开始思考。
东汉位面。
华佗想着不如也叫人把那个拐杖一起做出来,用用看就知道有没有多做一些的必要了。
他看着姜海蓝周围的几座高楼,不免生出向往。
酒精、大蒜素、助产钳,这三样东西,经他的不懈努力,终于是搞了出来。他用了之后,发觉实在是好用。
他也学了怎样预防霍乱和天花,虽然一时用不上,但极大的丰富了他的医学知识。
华佗也因此更加向往后世的医学。
“真想去看看啊。”他想。
张仲景眯起眼睛,叹了口气。
人民。
C区人民医院。
后世那个世界,他们的官府叫做“人民政府”,他们的士卒叫做“子弟兵”,他们的检察院和法院叫做“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就连他们的医馆也叫“人民医院”。
不论是装模作样,还是确实如此,都实在是叫人……
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洛阳的方向,轻轻摇了摇头。
随即,张仲景听到姜海蓝“说”,“小到到伤风感冒,大到癌症心血管疾病肝病”,不禁感慨万千:到了后世,伤风感冒也算不得什么了吗?
对他们这个时候的人来说,伤寒可是能轻易要人命的。
那她所说的“癌症心血管疾病肝病”,又该是何等难以治疗的大病呢?
他们那个时候都治不了的病,又是什么样的病?
——
姚唯站在门卫室前,同看门的大伯聊了几句,转身喊姜海蓝的名字。
姜海蓝一边继续介绍“新农合”一边抬脚朝她走去。
【……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障广大的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
【即,每年定期交一笔钱,当你生病了到医院住院,所支付的医疗费用,政府财政给报销一部分,嗯,大部分。】
【防止农民因病致病、因病返贫。】
【同时也还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它们和新农合一样,是一种医疗保险制度,志在解决人民群众生不起病的问题。】
姜海蓝对自己不是很懂的东西点到为止,转而解释道,【我们这个时候整体经济水平也不是很高,刚刚全面脱贫嘛,这些年如果不是国家强势插手,推行一系列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制度,对很多人来说,真的是,生不起病的。】
——
西晋位面。
皇甫谧愣了愣。
他表情严肃地思考着姜海蓝讲的这些话,国家插手,管控诊金和药费的价格,又推行了医疗保险“报销”大部分费用。
这听起来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
不过想到天幕上那个国家不计成本地修路,搞九年义务教育,搞免费午餐……那么花钱搞医疗这一块也不奇怪了。
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生病了就得治。
他们有那么多人,若是没有解决治病这一块,也不会能看到那么多老人。
东晋位面。
听着姜海蓝的介绍,鲍姑和葛洪对视了一眼,夫妻二人脸上皆现出无奈之色。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这确实是一个大问题。
家里人生了大病,是竭尽所有去给他治,还是放着不管?
若是耗尽家财还是没有把人救回来呢?
若是需要一辈子努力挣钱去买药物呢?
若是一开始就付不起诊金,付不起买药的钱呢?
……
他夫妇行医多年,见过了很多艰难求生的病人,也见过了很多因为家境贫寒而放弃治疗的病人。
这是无可奈何之事。
——毕竟就算他们夫妻不收诊金,病人也买不起药。
“医疗保险……”鲍姑默念了一遍,看向葛洪,她没注意到她的语气中多了一丝羡慕,“可真是好啊。”
那个世界的官府,居然能专门拨出一笔钱,给生病的百姓报销诊金和买药钱?
他们怎么能做到如此?
就算生病的人是少数,每年算下来也是不小的开销吧?
葛洪想了想,“可惜咱们这个时候,是不行的。”他沉沉地叹了一口气,忧心忡忡道,“我就担心有人学这种手段,骗钱。”
鲍姑睁大了眼睛,“你是说……”
唐朝位面。
“好的不学学坏的。”孙思邈对他的弟子们说道,“这种医疗保险,是需要百姓先交钱,等到将来生病了,官府给报销。”
弟子们闻言点头。
孟诜皱了皱眉,“您的意思是……”
孙思邈道,“若是有人学这个,哄骗百姓花钱买保险,等到百姓真的生病了,好心一点的,给点钱,黑心的,乱棍打出去。百姓又能怎么办?”
费鸡师瞪大了眼睛,“这……”
不得不说,他师父确实先见之明,那些皇亲国戚、世家大族、有权有势的人,很可能这么做。这可是只需要张张嘴就能敛财啊!
……官府也可以强行征敛,逼迫百姓购买他们的“保险”。
孟诜道,“您能想到这一点,想必陛下也能想到,但谨防万一,您给陛下上书吧!”
孙思邈颔首,“我这就给陛下上书,但愿能在某些人动手之前就压下去,不然……”
百姓身上又得被刮下一层。
一个弟子忍不住感叹道,“天幕上那个国家推行的明明是有利于百姓的好政策。”
费鸡师笑道,“是啊,明明对他们的百姓来说,是好的。”
为什么到了我们这个世界,就要担心百姓被剥削呢?
——
姜海蓝和姚唯按照门卫室大伯所指的路,穿过了宽阔的广场,上了长长的梯子,走进一栋五层高的楼。
“是在三楼吧?”姚唯左右环视寻找电梯。
姜海蓝看到了,她朝电梯方向抬了一下下巴。
二人搭乘电梯到了三楼。
在过道里找了一位医生问了一下,转到了病案室。
姜海蓝就是来充人头的,她站在一旁不说话,看着姚唯和档案室管理人员沟通,把调取材料的手续给了对方。
对方检查了一遍之后,问她要调取什么。
姚唯从带来的卷宗里,拿出了当事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管理人员在电脑上输入了公民身份号码,调出了该名患者的住院记录及资料。
“请两位在旁边等一下,我打印好了拿给你们。”管理人员挺客气的。
姚唯和姜海蓝在旁边的蓝色椅子上坐下。
姚唯小声对姜海蓝说:“这边还挺方便的,某某医院复印病案就不是很方便,上次某某所的某某律师去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