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3


声音铿锵有力,“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二表嫂挺直了脊背,接着念道,“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赏析说这首词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两种创作方法的结合’,”姜海蓝叹道,“管理员这首词基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广阔又瑰丽。”

大表哥笑道,“郭沫若说‘而使苏东坡、辛弃疾的豪气也望尘却步’,还真是一点没错。”

二表嫂说:“你不能这么比,苏辛是什么人,导师又是什么人?”

“有管理员这份胸襟,”姜海蓝摸了摸下巴,“即便生在古代,也会是李世民、朱元璋,而不是苏轼、辛弃疾。”

姜海蓝的父亲叹了口气,“很难想象,他竟然是在35年写的这首词。”

青年点头,“如果只看这首词,我会以为写作背景是在蘑菇蛋爆炸之后。”

“ZX之所以是ZX啊,35年就写把汝裁为三截!”

“那时候谁敢想象‘入关后自有大儒为我辩经’呢?”

“更不要说‘寇可往,我亦可往’了。”

“伟人就是和咱们普通人不一样,咱们只能看到眼前的一亩三分地,他看到了过往五千年,看到了未来几十上百年。”

——

天幕下,许多人听得直点头。

一般人哪里写得出“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能写出这样的诗词的人,他必是人杰。

王维听着姜海蓝等人背诵这首《念奴娇·昆仑》,心中激动不已。

忆秦娥、沁园春、贺新郎,包括这一首念奴娇,那位先生的词以一贯纵横古今的豪迈、壮阔,成为当之无愧的代表作,傲视过去现在未来的文人大家。

庆幸有天幕,能叫他们这些“前人”读到这些诗词。

能叫他们隔着千百年时空,瞻仰后世伟人的风采。

“革命浪漫主义……”杜牧轻声念了一遍,倏然笑道,“李太白之后,竟也有人能写出这样的诗词!”

前人写倚天剑是“剑倚天”,而在那位的笔下却是“人倚天”。

且依照姜海蓝他们的说法,那位并不是在吹牛逼,他是真的有这样傲视世界的本事。

冠绝古今。

李商隐捏着毛笔,看着纸张上他飞速抄下的诗词,不免有些手痒。

他与那位“管理员”风格并不相通,但此刻读对方的诗词,一时头脑发热、心中震撼,也很想要写一写这般直抒胸臆的词作。

更想要找人聊一聊。

李商隐一顿,重新铺了一张纸,给杜牧写信。

“入关后自有大儒为我辩经?”王安石由此联想到自身。

若是大宋强大起来,灭掉周边势力、收复山河、一统华夏,那自然能叫所有人臣服。

可若是……

那便是北宋南宋,是靖康之耻,是后人每每提起便怒其不争!

他有些恍惚,但能怎么办?身处其中之人,要么认命,要么垂死挣扎以求奇迹。

第127章 上班

新年假期很快就结束了。

上班第一天,姜海蓝坐在办公室里,从早忙到晚。

打电话问某某检察官,XXX涉嫌XXXXX罪的案子移送法院了没;打电话问XX法院刑庭的书记员,下午可不可以过去阅卷;打电话问XX法官的书记员,XX诉XXX买卖合同纠纷的案子开庭时间定了没;打电话问XX法院负责诉前调解的调解员,XXX诉XXX民间借贷的案子能不能移送立案庭直接立案;……

和当事人沟通:你那个案子年前已经网上立案了,现在正在排队等待立案中,好的好的我会催一下立案庭;开庭时间还没定下来,法官手上案子很多,没有这么快,但是你放心我们这个案子简易程序三个月,一定会在三个月内开庭的;如果你确定要做诉讼保全的话,那我马上联系保险公司的人买保险;……

除了沟通联系,姜海蓝还要写文书、阅卷、检查证据材料……

天幕下的人们看着她忙得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陈初来敲门时,姜海蓝瘫在椅子上拿着手机看日历。

陈初把一份判决书递给她,顺口问道,“蓝姐你在做什么?”

姜海蓝语气幽幽,“我在看下次放假是什么时候。”

陈初:“噗。”

下次放假啊,妇女节?

清明节?

姜海蓝叹了口气,“为什么上了班就没有寒暑假呢?”

陈初:“……”她露出真挚的表情,“蓝姐你努力接个大案子,一个案子赚一年的钱,不就可以给自己放寒暑假了?”

姜海蓝嘴角一抽,是我不想做一个案子吃一年吗?

是我不喜欢吗?

姜海蓝放下手机,拿起判决书。

是一份林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具的判决书,二审案件的。

她直接翻到最后一页,看到“维持原判、驳回上诉”几个字,松了口气。

但判决书上写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错误、判决正确。

姜海蓝:“?”

她愣了愣。

她执业以来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判决!

遂兴致勃勃地拿给陈初看。

“二审法院认为一审法院已经查清了案件事实,下的判决结果也是对的,只是……”陈初也很感兴趣,和姜海蓝一起看完了“本院认为”。

姜海蓝接着说道,“只是适用法律错误。”

影响不大,二审判决书里纠正了即可。

陈初说:“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判决。”

姜海蓝想了想,“一般适用法律错误,也会判错,但是本案虽然用错了法律,事实和结果却是正确的。”

陈初“啧啧”了两声,“这样的判决,一审法官要不要检讨啊?”

姜海蓝说:“下次你去一审法院可以找个法官问问。”

——

元朝位面。

每次收假后,姜海蓝都会非常忙,天幕下的人们已经习以为常。

他们看着姜海蓝打电话、写文书,和同事聊案子。

“适用法律错误但判决正确?”廉希宪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来。

綦公直道,“听姜海蓝的意思,一审法院已经查清了该案的案件事实,虽然用错了律法规定,但做出的判决是正确的。所以,二审法院直接维持了原判,没有改判或者发回重审?”

案件事实已经查清,没有必要发回。

判决是正确的,不用改判。

只需纠正法律适用。

他们已经听姜海蓝讲过何为“二审”。

基层法律做出“一审”判决后,原告或者被告若对判决结果不服,可以在收到判决书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