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8
考出来。这年头的书太珍贵,宋大人此举确实造福了家乡。送去的书里恰好有他自己写的书。哦,这书和庞大用找出来的没有封皮的那本是同批刻印,是一样的 。
题外话,詹木宝这些日子都在仔细研读此书,他自认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宋雪清侃侃而谈,甲桌只觉得下不了台。
年轻人嘛,一上头就什么都顾不上了。甲桌这个和宋雪清不对付的人,他的性格本来就有些急躁,又死要面子。换作是别人,听宋雪清说得有道理,那就摆正姿态道个歉呗。一道歉,这个事就过去了。这人偏不。他越发嚣张了,想挑宋雪清的错。
宋大人判的那些案子,比如那个通奸案,因为是死者用恶劣的手法□□了女犯人,又各种逼迫她,才导致女犯人怒起杀人,宋大人判案时就先判死者的罪,然后说女犯人既然是被逼迫的,那通奸罪就不成立,杀人也情有可原,最后只判几年监禁。
甲桌这个书生就拍着桌子说:“这就是通奸罪!就算第一次是被迫的,那后面那么多次呢?”他认为女犯人先通奸又杀人,在当地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宋大人却没有严判,那当地人是不是就会认为通奸没什么大不了的?杀人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宋雪清怒了,开始大声斥责甲桌,说他们根本不知民间疾苦。
甲桌那人斥责宋雪清不懂道德大义。
然后越吵越烈、越吵越凶,这里头还夹杂着其他的读书人,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人暗中引导,吵着吵着吵架内容竟然变成了“怎样才配当高官”,甲桌这边认为道德品质高的才配当高官,宋雪清他们则认为要深入百姓、能知道百姓疾苦的才配当高官。
最后是宋雪清稳赢一头,甲桌那人愤而离席,甲桌其他人与宋雪清握手言和。
金胖庆幸他们最终没打起来,更庆幸二皇子全程安静看戏、未被波及。
等二皇子离开后,金胖眼珠子一转,把族侄找来说:“去给安信侯府递个帖子,说我傍晚时要去讨一盏茶吃。”他以前有事都是在后门喊话,把女儿的丫鬟喊出来。但现在当家的太夫人说了,如果有正经事可以直接从正门进,薄茶一杯肯定是有的。
他一个商人!还不是那种贯通南北的大皇商,只是有幸开了几家酒楼而已。
能从侯府的大门直接走进去!
金胖拍了拍自己圆滚滚的肚子,觉得十分体面。
于是这一天的傍晚,太夫人就知道这事了。万商追问道:“你的意思是两桌书生当着二皇子的面吵起来了,吵到最后,他们的话题竟然是怎样的官员才配当高官?”
听上去很微妙啊。
什么叫高官?地方官和京官相比,大家肯定都觉得京官更有前途吧?
万商不觉得整个事情是自然发生的。
这里头指不定藏着谁的手笔呢!
第69章
对于朝堂上的事, 万商决定静观其变。
他们府里现在没有一个能去上朝的人。詹木宝继承爵位后虽然拥有了上朝的资格,但他还没有出孝;詹权虽然被夺情了,天天去衙门里上值, 但以他的官位还没有资格去大朝。詹木舒就更不用说了, 小小少年暂时连个最基础的功名都没有考下来。
既然没有男丁能去大朝,那万商暂时还真就做不了什么。
先把自己府里管好, 这才是她如今该做的,也是她能做好的。
未多久,清渠庄上传来了好消息, 那位疑似发现了植物氮肥的牛多,他的家人在大夫的照料下已经脱离了危险,虽说像以前那样再次去山里打猎是做不到了, 好歹没有死。牛多已经出发去了五溪铺, 打算抓住今年播种的机会,把几块试验田弄好。
而牛多的经历也已经在这些天里迅速传遍了安信侯府名下的所有庄子。
之前正月里万商安排人去各个庄子上传话时, 很多人都是听过就直接抛脑后了, 并没有真正放在心上, 因为在他们麻木的认知里,他们不觉得自己做好了能有多少奖赏,但万一做错了却要把全家人都赔进去。风险大收益无的事, 谁愿意去做啊!
现在出了一个牛多, 牛多家里人拥有了自己的田地,地契是盖了官府大印的,上面就写着牛多的名字;牛多每个月还有工钱拿!这实打实的好处简直叫人眼热。
大家的心态立刻就不一样了!
各个庄子上的氛围都变了。许多人都恨不得自己就是下一个牛多。
然后时间迅速进入了三月里。月初, 安信侯府编撰的管事考试大纲自用版新鲜出炉, 万商还记得清渠庄那位领了牛多来府里的管事,特意叫人送了一份大纲过去。
送信的人从庄子上回来后, 对万商说:“牛师傅那外路表妹的丈夫,就是之前受了伤的,前些天刚刚被救活,原本是个猎户,他叫刘虎头。他也被五溪铺要走了。”
牛师傅就是指牛多,既然去了五溪铺管试验田,那自然要被尊称一声师傅。
万商有些好奇:“五溪铺亲自要的人?”
送信人说:“是。刘虎头虽说身体坏了,没法再去山上打猎,但技巧还在。他本来担心自己以后养不了家,如今五溪铺既要了他去传授技艺,他想是也松了口气。”
万商点点头:“挺好的!”
五溪铺的老兵们都知道自己找师傅了,是个了不起的进步呢!
这个刘虎头好像从祖上算起已经是五代猎户了。这么高危的职业都能传五代而没有断嗣,说明他们打猎技术高,进山的收获也不少。在这个知识多仰赖家传的时代里,刘家肯定积攒了很多了不起的经验。关键是现在野兽很凶,几乎每一座山里都有猛兽。要是刘虎头能帮助组建捕猎队,那苍大夫日后带学徒去山上采药会安全很多。
万商期待五溪铺被建设得越来越好。
唔,不知道大侄子如今在那里生活得怎么样了。
万商每旬都会安排人给万平安送吃的用的去,这一旬还把考试大纲送了去,希望他有好好学习吧。因为他的侯爷表弟正计划着等考试的日子就把表哥请回来考呢。
这份大纲是三个人一起编撰的。
本来只有詹木宝和詹木舒,但自从宋书生开始为《詹木香传》改编杂戏,他不是经常会来府里走动么?又因詹木宝暂时和詹木舒共用书房,经常能见到宋书生,于是没多久詹木宝也和宋书生熟了起来。然后不知怎么的,宋书生也成了编撰的一员。
宋书生时常有一种心惊肉跳之感。
他心里觉得非常奇怪。他之所以选择接近詹木舒,引得詹木舒在短时间内把他视为知己,这都是为了引起安信侯府掌权者的警惕。按宋书生的推算,詹木舒的长辈比如说太夫人,早应该来找他问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