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1


真的假的!

这样的质疑声还没有来得及出口,就被大佬自带截图和时间的严谨证据堵上了嘴。

紧跟着,大佬又放出了他计算瞬时速度的计算方式。

【在这个画面里,余曜在图上的身长是……按照比例尺换算他攀爬的长度……再除以时长,得到的瞬时速度是3.87米每分钟】

【在这个画面时间段里,余……得到的瞬时速度是4.12米每分钟】

【这个……是3.98米每分钟!】

这种一看就很科学的数据,同样很是让人信服。

【3.87、4.12、3.98……emmm,这不就跟4几乎一致吗】

【也就是说小鱼是匀高速前进的,是吧是吧是吧】

【对,相当均匀的速度,还很快】

【那是不是说明余用现在的速度攀爬,还很游刃有余?】

很快的速度,还能保持匀速,不是游刃有余,尽在掌握,谁敢信?

老迈尔斯就第一个不信。

“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他重复了一遍,语气里满是不敢置信,“余居然进展到这样的地步?”

曾经的攀岩客摩挲着自己旧伤,看着岩壁上稳扎稳打,时不时就给观众们来个心脏刺激的少年背影,眼里赞叹羡慕的光一闪而过。

反倒是弹幕都在奇了怪了。

【老家伙,你就住在酋长岩山脚底下,还能不知道余的进展?】

这样熟稔自然的语气,一听就是现实里的熟人。

老迈尔斯也不生气,耸耸肩很坦然道,“你们可能不清楚余的进度。”

他掰着手指头,“我第一次来,就是跟大家一起看他和艾莫斯自由攀登,花费了六天六夜。再下一次来,就是四月份,他已经开始了短途徒手攀登的阶段性训练,再来,就是五月,他告诉我和艾莫斯,他要开始自己的徒手攀岩。”

老迈尔斯回忆着自己听到消息的当天,被惊得摔了一盘自己才创新配料的意大利面,语调就带出了华丽咏叹调似的曲折高昂。

“他的进展简直比华国号称世界第一的高铁都快!”

不仅仅把艾莫斯远远甩在身后,其他攀岩者更是难望项背。

老迈尔斯甚至都想象到,余一旦成功,世界攀岩史上的记录都要被再度刷新。

虽然上一个记录就是余自己创下的。

这种不断刷新自己极限的成功人生,余到底是怎么实现的?!

这个问题,不止是老迈尔斯好奇,观众们也同样好奇。

艾莫斯的粉丝更是不能理解,在粉丝小群里议论纷纷。

【艾莫斯在他的主页说了,他现在只能做到在先锋保护的情况下,三天才能登顶黎明之墙,这还是在他在横道和动态线路上有了感觉,没有多次失误的前提下】

【大家都是差不多的年纪,余都开始徒手攀岩了,艾莫斯怎么还卡在自由攀登】

【有一种起步期大家因为都不熟练,所以看上去勉强差不多,结果中后期学霸捋顺上手后一骑绝尘的既视感】

粉丝们倒不是在怨艾莫斯不努力。

事实上攀岩第一次能完攀的线路,后面因为没有手感等种种原因失败,在现实里其实再正常不过。

但余表现得实在是太耀眼了。

他就像是中天似火的一轮骄阳,只要出现在天际,其他所有人都会在他万丈光芒下黯然失色。

谁也不想看见自己喜欢支持的运动员沦为配角。

但实绩就摆在这里。

怎么都不能昧着良心说艾莫斯比余强。

所以大家才会在群里聚众感慨一下,为什么余会那么强,简直强到变态,强到让人简直怀疑他是一个人性AI,然后就继续专注地蹲在直播间。

普通的长时间攀岩直播可能会让人觉得无聊。

但余曜这波还真不是。

少年明摆着格外热爱动态跳跃。

即使不是动态跳跃的线,也能在时机合适时充分发挥出自己手长腿长,爆发力强悍的最大优点。

再搭配黎明之墙那种光滑无着力点的地狱线路,视觉上心灵上的冲击力绝不是一点半点儿。

可以说余曜每次后撤着,从腰到腿绷成一张弓的形状的时候,观众们都要紧张地吸上一大口气。

等到余曜纵身跳起,已经吸住的那口气就憋得他们胸腔发胀,两眼放光。

一直到少年成功用掌心、手指,又或者足尖,以极度惊险和强势的姿态再次hold全场时,他们才会在啪啪啪的鼓掌声里,啊啊啊啊的欢呼起来。

可还没等大家伙兴奋上头,导播就会用不同视角的大屏幕提醒所有人,余曜现在的处境其实有多么的惊心动魄。

这些视角中,观众们最想看又最不敢看的就是从上往下的俯视视角。

原本三千英尺的垂直峭壁在此时宛如世界轰然割裂的边缘,山脚的帐篷和人都变成了几不可见的彩色小点。

很多人都或多或少有一点恐高。

但人类对于危险的本能恐惧又会让人在站到高处时,莫名其妙生出一种迫切地想要跳下去,拥抱一切的冲动。

哲学家将其称之为“虚空的召唤”。

有点禅意,但观众们更能感觉到的其实是爽且害怕的紧张刺激感。

【看完这场直播,肺活量都要变大】

有一条弹幕很形象地玩了个梗,概括出了大家的现今模样。

但这些都只是开胃菜。

之前追过六天六夜直播,亦或者是在网上浏览过精彩片段剪辑的网友们谁不知道,横道和动态跳跃才是这条线上的终极大boss。

大家都期盼着正餐的开始。

但一想到余曜所要面对的危险,心情就马上就复杂起来。

【啊啊啊,好像小鱼快点到横道,又好怕他现在就到】

【认为余一定会成功和替他担心应该完全不冲突吧】

【好慌又好期待】

这样的纠缠心绪,在余曜依旧保持着匀速通过了曾经困扰过他很久的潮湿线条时,逐渐开始一边倒。

第十段的潮湿线条有多难过,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

可现在呢,余居然轻轻松松就通了过去?

虽然其中可能也有天气渐暖,滴水不能成冰的自然因素。

但天气一暖,蔓延生长的厚厚青苔就长到了薄饼片裂缝的另一面,占据掉少年原本的解决方案。

大家伙之前还暗暗担心呢,余曜有可能会在这里卡壳,严重的话,可能还会发生失误。

结果居然就这么平稳的过去了?

未免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网友们满心震惊。

【如果不是岩壁的颜色不对,我可能压根没想到这已经是第十段潮湿线条】

【不是,潮湿线条什么时候怎么好过了?余甚至都没有减速!】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