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7
下。
“要注意换气的频率,”有声音从水面上来,“不要等到感到气短和呼吸困难时再换气,自己摸索适合自己的换气频率。”
这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
余曜只游了一会儿,就找到了大概三到五个动作一换气的合适频率。
不过如果想游得快一点的话,可能还要再憋久一点。
少年左手划动,右手入水地思索着。
直到自家师兄哗啦啦的胡乱扑腾声传来。
难道?
余曜心慌一下,连忙循声赶去。
结果就被泼了一兜头的水。
秋聆歌嘻嘻哈哈地笑着,惟妙惟肖地模仿着电视剧里的台词,“我装的,有本事来追我啊!”
余曜一头的黑线。
但事情不能这么算了。
这种吓人的事情是那么好玩的吗?
他憋足了一口气,沉下去,径直从水里游了过去。
秋聆歌往前扑腾两下一回头,水上没人,就想折返回来找师弟。
结果冷不丁就被什么拽住脚腕,用力一拉。
“啊——”
尖叫还没有来得及完整出声。
秋聆歌就被拽进了水里,张口就要呼救。
可还没等他来得及呛水,又被人大力拉了出来。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的高速切换把他吓了个够呛。
“呼,吓死我了!”
秋聆歌拍着胸口直喘气。
余曜故意吓唬了自家师兄一下,见对方露出后怕的表情,就认真道,“秋哥,下次别吓人了,人吓人,真的会吓死人的。”
尤其是在这种人类所不能完全掌控的环境里。
秋聆歌当然知道这个理。
这不就是这么快学会游泳,想嘚瑟一下,跟师弟开开玩笑嘛。
他认认真真地答应下来,很快笑眯眯的,“要不咱们换个玩法,比比看谁游得快?”
这总可以吧?
秋聆歌迫不及待想要试试自己的水准,当然了,也多少有一点小小的不甘心。
单板没有师弟玩得精深,游泳大家都是从零开始的,总能不分伯仲吧?
秋聆歌大大方方地把自己想赢的念头摆在明面上。
余曜微微掀起了潮湿沉重的长长眼帘,不意外,甚至还有点期待。
“好!”
他答应得爽快,退回到起步点后,就开始了准备状态。
两人请了教练来做发令员和计时员。
隔壁水池,原本就一直在摸鱼不断瞄向这边的小队员们一听说余曜要和自己的师兄比赛,就再也控制不住熊熊燃烧的八卦之心。
池檐边出现了第一个小脑袋。
紧接着就是第二个、第三个……很快就结满了一连串稚嫩兴奋面孔的脑袋瓜,嘀嘀咕咕地讨论着谁可能会赢。
隔壁池的教练看得忍俊不禁,也就默许了他们的行动,还信步走了过来,跟吕彦军搭话。
“余曜他们这儿学得够快啊!”
吕彦军也笑了下,眼角慈祥的皱纹炸开了花,“的确不错,悟性都很高。”
完全没学过水下运动的人,一般学习周期都在七到十五天。
余曜和秋聆歌才学多久?不到一上午!
正常人这档口甚至都还在克服对水的恐惧。
这简直非得用奇迹才能形容得了。
也充分说明了他们两人的悟性都很高,亦或者说是,学冲浪的决心都很大。
那就让他看看,两个天才之间,到底能不能分个高下吧。
吕彦军握住了计时器,看向池壁边已经无师自通地摆出冲刺姿势的两人。
他把口哨放到嘴边,深深吸气。
“咻——”
清亮悠长的气流震动声响彻场馆。
余曜和秋聆歌也在第一时间同时蹬墙,箭一般冲了出去!
第91章
这是一场没有章法的比赛。
具体体现在两人都是十成新的新手,全凭本能的手舞足蹈式自创游法,几乎在第一时间就引得隔壁池围观的小运动员们笑出了声。
他们看着碧蓝水池里游速慢得惊人,四肢配合也不够协调的少年身影,交头接耳地小声议论,神色里是显而易见的自豪。
“原来余曜是真的不会游泳啊!”
他们游得可比余曜好多了!
小朋友们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他们对余曜的崇拜是真的,发现偶像游泳在上不如自己时的骄傲也是真的。
原本看比赛的心思渐渐就淡下来不少,小声议论的内容也都从谁会赢变成了余曜之前的厉害事迹。
池岸边,吕彦军和隔壁队教练的目光却是一直没离开池里的两人。
运动这种事,本来就是普通内行看热闹,资深内行看门道,他们当然要比年纪还小,才训练没几年的小队员们看得更清楚。
余曜和秋聆歌确实都是游泳上的新手。
但他们在体育项目上却绝不生疏。
至少,在一开始冲出去时的别扭生疏过后,他们很快就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频率。
秋聆歌用的是很接近于自由泳的姿势。
一次次把手臂越过头顶伸直,划过身体两侧,迅速进水后紧跟着用力推水,随即收回手臂开始下一轮循环。
修长的双腿也在手臂划水的同时,自然地合并、蹬开,紧跟着迅速向内合并,再蹬开,产生如青蛙般不断向前的推力。
这是自由泳、蝶泳、仰泳、蛙泳四种泳姿里速度最快的姿势。
对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性要求很高。
秋聆歌显然是第一次这样游。
居然也差不多能够做到让腹部贴近水面,身体位于水平面上,这种很多小队员无数次训练后才能实现的姿势水平。
吕彦军看得暗自点头,心道不愧是赵正飞口中所说的打小练项目的嫡亲徒弟,即使是在不熟悉的项目上都悟性惊人。
这样的感慨在见到秋聆歌渐渐拉开了和师弟的距离,成功领先之后,更是变成了眼底深处浓浓的笑意。
隔壁队教练也竖起了大拇指。
“这个年纪大点的,游得不错!”
他显然对秋聆歌很是满意。
但说了一个,就不能不说另一个。
隔壁队教练的目光落到了此时明显落后的少年身上,不太肯定道。
“余曜这是在找呼吸状态?”
吕彦军看着水池里,使用着和秋聆歌差不多的姿势,却因为不时尝试着将头抬出水面汲取氧气而渐渐落后的少年,眯了下眼。
“看样子是。”
隔壁队教练就啧啧感慨。
“咱们自由泳的换气方式很特别,需要在一侧手臂向前伸去的时候,把头扭到另一边进行呼吸。余曜没系统学过,不会也挺正常。”
但是这样尝试着把头一点一点的动作……隔壁队教练想到了网友们对少年的昵称,忍俊不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