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8


不同的回切动作。

直到浪要溃散,才恋恋不舍地沿着白花浪的方向收尾。

他没有浪费每一分浪的潜能,硬生生在最后还来了个360度的浪尾急转。

一连串的动作如行云流水。

全程耗时不过十几秒。

但观众们已经看呆了眼。

【不是吧,还能这么玩?】

各大直播间的弹幕都变得凝滞。

他们隔着屏幕看了全场,到现在都看了六组选手了,还是第一次见这种玩法。

不说别的,光是余曜旋转的圈数就够让他们头晕眼花的,更别说他还是空中转转,浪上再转转。

等等,余究竟转了几圈来着?

大家都有点发懵。

裁判们也懵。

他们也是第一次见好不好!

突然有一种打多少分都会很没底的茫然感。

好在选手们的分数到最后才出来,他们还可以在心里酝酿一下。

隔着不远不近,没法用言语交流的距离,裁判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私底下的眉眼官司打得火热。

就连同组的菲利普都抹了一把脸,呈痴呆状。

他才是全场最近距离围观全程的人。

观众们或许只能看见余的一系列动作优雅流畅,但到底隔着空间和摄像机,有些不真切。

菲利普却是实实在在被余曜板尾甩起的冰冷水花溅了一脸的。

这也太梦幻了!

这么紧凑高难度的动作设计,真的是人类能够实现的吗?

卡格尔完成一个Air 720就已经够让人震撼得了,余居然能在完成一个Air 720之后还接上了顶转360,八字回切和浪尾急转360!

菲利普一时忘记了自己还在比赛,甚至有一种想要拍手叫好的冲动。

海浪上的两人暂时都偃旗息鼓。

余曜是累的,菲利普是惊的。

大好的绿浪从他们两人身下奔涌而过,愣是一个有反应的都没有。

观景台上,杰罗尔德就捂了下脸,突然有点后悔没告诉同伴昨晚的消息,要不然的话,说不定菲利普还能少点震惊。

但震惊的又何止是菲利普一个人。

世锦赛的赛场此时陷入一种谜一样的寂静,连沙滩上的观众席都沉寂下来,只能听得见海浪和风声。

还是白色海鸥的一声高亢的鸣叫,才拉回了众人的注意。

“我真的没看错?”

“这种组合真是前所未闻!”

“哦,冲浪的未来,我已经预感到其他选手们的日子不会太好过了。”

反倒是追过余曜坡面障碍技巧和坡面障碍追逐的滑雪爱好者活跃在直播间的评论区,语气幸灾乐祸。

【啧啧,就该让大家感受一下被余支配的恐惧】

【什么!难道你们不知道余从来不按套路出牌吗!狗头.jpg】

【哈哈哈哈,我就知道,卷王的风,终究还是会被吹到冲浪】

【有余在的地方,命运的齿轮都会开始转动,什么单板什么冲浪,一个都别想逃!】

……

各种抖机灵的弹幕让大家反应过来之后乐得前仰后合。

夸张的词语使用甚至会让人错觉有不少人在心里已经把少年当做某种不会崩塌的信仰。

其实有什么区别呢。

截止到目前为止,余从来没有让大家失望过。

这样的欢快气氛在9.77的超高分数出来后瞬间得到了释放。

“啪啪啪!”

“啊啊啊啊啊啊——”

沙滩上终于反应过来的观众们振奋鼓舞。

直播间的网友们更是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啧,裁判们还是保守了】

【虽然但是,这已经是全场最高,裁判们也要顾虑到进步空间的嘛】

【我怀疑冠军已经被预定了!】

熙熙攘攘的热闹,在晋级赛结束后都没有消退,反而是愈演愈烈。

冲浪作为体育项目,在华国是小众运动,在国际上也不热门。

但全世界冲浪爱好者的人数相当可观。

先是有人剪出了余曜的第二道浪动图。

紧跟着就有人逐帧去扒少年的动作细节。

余曜的技术动作向来完美无缺。

试图分析的技术大佬越分析越是惊艳,不止一名冲浪博主把余曜的技术组合分析发到了自己的主页。

主要是太新奇了。

【为什么我们之前都没有往这种技术组合上想呢?】

有人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

还真得到了一个像模像样的解答。

【因为冲浪运动员的专业化程度都不高】

这句话并不是想要贬低罗恩等人。

回答的博主一本正经地解释道,【冲浪本来就是依赖天气的运动,每一道浪都有它的脾气。比起其他专业化的运动,没有固定的场所,也很难有流程式的培养规程,选手们更多靠的是自己去领悟和突破,还要消耗大量的时间金钱精力】

【所以大家能够顶住大海和比赛的压力,做出想要的动作就很难了,真的很难再开发出新的动作组合】

【余却不一样,他有着与冲浪同源的滑雪技术打底,自然而然地就会将自己在滑雪上的领悟灵活运用在自己的动作设计里】

【简而言之其实就是——

会冲浪的单板冠军就这么一个,技术还过硬,所以才能跨界为冲浪注入新的活力!】

【余就是独一无二的!】

有理有据的分析说服了很多人。

就连不少冲浪俱乐部的负责人在网上看见时都不自觉地想。

或许可以适当招揽一些单板方面的跨界人才来冲浪。

又或者是,建议想要走专业路线的冲浪运动员也去滑雪俱乐部历练历练?

冲浪专业比赛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堪称历史悠久,却一直发展不起来,未必没有技术动作过于单一的原因。

余曜还不知道自己无意间改变了冲浪运动的格局。

估计知道了也不会在意。

他看过网上分析自己的报道,滑雪和攀岩领域也都有评论家说他改变了这两者的训练思路。

怎么说呢,这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甚至可以说是自己作为专业运动员的分内职责。

毕竟运动员如果都只在安全区里打转,不去突破也不去创新,项目内部没有发展,就只会死水一片。

比起网上的议论,余曜在退场后接过教练手里的水,猛灌一口。

他现在更在意的是,自己如今底牌尽显,后面的比赛要怎么办?

罗恩和卡格尔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裁判们也是差不多的纠结。

冲浪比赛的难度一下被他们三个拔得这么高,余更是破天荒的拿到了冲浪世锦赛历史上第一个超过9.5的高分。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