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37


整条线路的关门时间一共只有6分钟!

随着倒计时一秒一秒地过去,整个场馆里的紧张气氛越来越浓厚,一片鸦雀无声里,穹顶上暴雨骤然加大的噼啪击打声衬托得观众们的呼吸声异常紧绷急促。

“祝他们好运,”f国解说员夸张地摇了摇脑袋。

d国解说员也一脸遗憾,“这一次的赛方要负很大的责任。”

“或许,”只有大台五套的解说员没有完全丧失信心,尽可能地鼓励着直播间连屏都不刷了的沉默观众们,“我们可以等待一个奇迹。”

可是,真的会有一个奇迹吗?

听到这句话的华国观众们心尖颤了颤,担忧又急切地看向屏幕里蓝白线上的同胞背影。

蓝白线上,余曜也觉得自己其实已经休息得够久了。

这可是整整二十秒。

占全场比赛总时间的百分之五点五五。

如果不是他接下来要采取的路线方案需要足够的爆发力和耐力,这么奢侈的休息长度,即使是余曜自己也觉得有点太过分了。

不过自己过度使用的左手和右手总算得到了充足的放松。

余曜交替双手转了转手腕,平静温和的目光依次定格在上方的几处过于圆滑的岩点之上。

就是现在。

少年深吸一口长气,左手上探,牢牢抓住早就看好的岩点。

他在指腹握紧的刹那间就重回攀岩状态,整个人从肩到手,从腰到膝,浑身上下的每一寸肌肉线条都被彻底调动,爆发出最惊人的力度,随即便是——

向着斜上方,纵身一跃!

“余试图跳到下一个岩点去!”

在场的攀岩爱好观众一下看出了少年的意图,当场就目瞪口呆地大声嚷了出来。

他们不是故意想要破坏观赛礼仪,实在是大家伙在余曜起跳的瞬间都很懵逼。

不是吧,余,我们没看错吧,这么光滑的岩点,你居然想要直接跳过去?

你确定自己能抓得住?

这怎么可能!

他们已经可以预见掉余曜会因为抓不稳岩点而直接掉落。

“天呐!”

“啊啊啊啊——”

尖叫和惊呼声此起彼伏地在观众席响起,使得场馆内部的空气越发沸腾。

也正如这些懂得专业的观众们所想的那样,余曜确实没有把握自己能够抓住如鹅卵石一样圆润光洁的岩点。

这种故意为之的外形,显然定线员的设计意图不止不少动态跳跃,甚至还在刻意杜绝选手们的动态跳跃。

余曜也没有要跟定线员逆着来的意思。

他之所以选择纵身跳起,目的并不是直接抓住岩点。

所以在电光石火的一刹那,所有人都瞠目结舌地看见,少年向上跳跃后并没有伸出手抓住那个观众们以为他会试图抓握的岩点,而是放任自己终于被大地引力向下拉去时才终于有了动作。

“砰——”

一声几不可闻的闷响。

余曜左手上拉,右手下撑,以一种膝盖磕抵在造型点上的折叠姿态成功稳住了自己下坠的趋势。

三点用力的三角形平衡也使得他能够将自己重新固定在岩壁上。

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心里预言过余曜会自己掉下的观众们会因此放松心弦。

“啊这……”

“这是干什么,不进反退?还是没有抓住岩点的救场挽尊?”

“余到底要干什么呀?”

他们的议论声很快被随之而来的红黑线上约翰尼非常相似的倒退一步动作惊讶到,疑惑的问题也就变成了——

“他们两个究竟在做什么?”

虽然说难度赛只规定了坠落才会结束比赛,这种倒退完全是卡了个bug,并不会导致比赛的终结。

但难度赛也是需要运动员把绳索按照定线员的路线设计一步步挂到预设好的卡扣里才行。

所以,余曜和约翰尼这种倒退回上一步的操作到底算是怎么一回事吧?

别说观众们,定线员都看得一头雾水。

“难道他们是想要以退为进?”

定线员琢磨了半天,只能想到这个在华国家喻户晓的成语。

"不过约翰尼也不是华国人,"他忍不住腹诽道。

赛场的紧张气氛没有因为两位选手同时行动起来而有所缓解,反而因为他们两人的举止太过无厘头而变得更加凝重。

尤其是两人还用了同样的后退策略。

大家伙都猜不到余曜和约翰尼葫芦里卖得什么药,勉强按捺着好奇心继续看下去。

总不能两条线都要用一样的方法破局吧?

大家左看看,右看看,唯恐自己错过哪一位的下一步动作。

但人注定只有一双眼睛。

就在观众们的视线来回梭巡的时候,余曜和约翰尼不约而同地行动起来。

蓝白线上,余曜率先切换回了稳扎稳打的身法。

他拿出了定线员梦寐以求的kneebar技巧,将自己的小腿稳稳卡进岩壁上距离不远的凸起之间。

只不过和定线员原先的设想有很大的不同。

余曜并没有将膝盖抵在光滑的岩点上,恰恰相反,他充分地利用了长方形造型点与水平线倾斜的微弱夹角,更改借力对象,将自己小腿的大部分贴合面积转移到了造型点上。

这样一来,虽然不像原本计划那样能借到更多的支撑力,也能大大减小手部的不少压力,让攀爬轻松不少。

余曜的速度明显快了不少。

少年明晃晃表达出来的意图在他动作的当场就让不少攀岩爱好者直拍大腿。

对啊,岩壁是湿滑的,岩点是光洁的,但造型点总是倾斜的可以借力的吧!

这种从未设想过的道路看得懂行的观众们激动万分。

【卧槽,这也行?】

【我的大脑余曜的大脑一定不是同一种大脑】

【他是怎么想到的这种解法?我还是第一次见人把kneebar的借力点放到造型点上的,定线员都不敢这么想】

定线员确实不敢这么想。

他设计长方形的造型点完全是因为觉得金字塔造型点太单一,想要有点革新,设计成不同角度的倾斜方向则单纯是因为横平竖直的四方块看起来太过死板,没有美感。

谁能想到余曜连这点都能利用起来!

他简直是个解题的天才!

顶着一头披肩发的定线员兴奋地薅了把自己平时精心保养的头发。

远隔山海的电视机前,艾莫斯也举起汽水跟老迈尔斯的大杯啤酒清脆一碰。

“我就说这点小问题难不倒余!”

艾莫斯眉飞色舞,“不过他的解法也太新颖了点。”

一直以来,造型点都是垫脚石般的存在,选手们的注意力更多专注在岩点上,解法也都是围绕着岩点来,谁能想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