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3


“为何有此一问,这个问题的答案很重要吗?”

张辽观察着杨秋的神色,他垂眸低声开口了。

“太平道起事,必败无疑。将军最好不要受人摆布,我始终觉得,将军应该走自己的道。”

这一下子,杨秋更是震惊了。

张辽为何如此笃定太平道的结局?难道仅凭其天生的军事天赋?

于是杨秋直接问了出来。

“我并未加入太平道,只是知其举事之意!故,我欲让士卒休整一时。可是文远,汝何以对太平道了解如此之深?”

这一刻,张辽目光复杂地开口了。

“将军,你举事至今,怕还是不够了解朝堂的消息,其实关于太平道的事情,朝廷许多大臣都觉得太平道有不臣之心。

好几年前,朝廷就查禁过张角,当时一些大臣就觉得张角有聚众造反的意图,但后来此事未成。

而就在今年,又有一些大臣联名上书,告知张角有谋反意图,事实上,这已经是大汉人尽皆知的秘密了。

这太平道广聚门徒,多达数十万众,若非图谋不轨,更欲何为?

可是各州郡的官员对此事讳莫如深,恐怕都各有算计!张角,他恐怕还被蒙在鼓里,不了解那些士族官员真正的意图。

彼以为倾覆天子便可安享太平,然即使事成,也不过是王莽旧事重演而已!”

杨秋听罢,心绪复杂。

她忍不住想到了自己以前看过的一个阴谋论。

太平道起事之际,烽火迅速燎原,直接席卷八州之地。

如此浩大的动荡,地方官员与士族焉能毫不知情?

此等事变,实则在他们的默许之下悄然发生。

其中,不乏野心勃勃之辈,伺机而动,意图在乱世之中谋取一己之私。

历经党锢之祸的党人,已然使东汉士子阶层与朝廷产生了深深的裂痕。

他们选择静观事态发展,任由这场风波愈演愈烈。

更有甚者,欲借此良机,逼迫天子解除党锢,以恢复士族之权势

故而,野心家、冷漠看客、图利之徒,于黄巾之乱中掀起了精彩纷呈的大戏。

最终结果也让各方满意。

党锢得解,士子重返权利之巅。

野心家趁机招募乡勇,逐渐拥兵自重。

冷漠者则笑言汉室当颓!

然而,在这场动乱中,最为悲惨的莫过于那些被蛊惑而参与造反的庶民。

他们原本只是为了一口饱饭而奋起反抗,却最终一个个在战场上惨烈而亡。

而今,张辽特意过来求证她和太平道的关系,杨秋面色复杂地开口了。

“文远,那些士族们是不是希望天子解除党锢?若不能遂其愿,他们便帮助太平道乱了这天下?

所以,即使太平道赢了,之后也只是诸侯争霸?毕竟这些自诩身份高贵的士族,岂能容太平道之信徒占据权势?”

张辽没有点头,事实上张氏还算不上世家大族,累世官宦。

只是圈子到了那个边缘,有些事情即使别人不说,其实圈内人都看得明白。

就像是太平道造反的事情,虽众人皆有所察觉,然仅寥寥数人敢于上禀天子。

众多士人亦心存观望,天命究竟还是不是在刘家?

只要汉家天子的统治威信被动摇,各路野心家必将蜂拥而起,逐鹿中原,这已经是许多士族都默认的未来了。

为此,诸多家族私下里积蓄粮草,招募兵马,囤积武器,众人皆已做好在汉室倾颓之际狠狠咬上一口的准备。

张辽今日来见杨秋,就是为了确定杨秋和太平道之间的关系。

若杨秋果真投身太平道,那便是他张辽识人不明,高估了其政治才略。

但现在,他得到了满意的答案。

“将军,乱世将起,世人皆有可能在这洪流中倾覆,故张氏亦需步步为营,谨慎行事。

无论情愿与否,各家皆会暗中布局,多方下注,只因无人能预知最终之胜者。吾父已允吾自行抉择前程,然家族之资源,却不会助我一臂之力。

我所择之路,艰难险阻,将军以为,我之抉择,是否明智?”

这言下之意不就是,张辽要投靠她,但是张氏家族不会给与支持。

这已经足够了。

杨秋闻此,笑而起身,行至张辽面前。

“有些答案,若轻易言出,恐遭人哂笑,谓我狂妄自大,不知天高地厚。然而,我绝不会让文远的选择,最终成为他人笑柄。

文远对我如此信任,我岂能辜负?来,随我去一处地方,那里之物,定会让文远大吃一惊。

待到未来某日,史书之上,只会赞誉文远你慧眼识英雄。所以,文远,何不去亲眼看看,那未来世界之模样?”

说完这话,杨秋就带着张辽秘密出门来到了她在张氏坞堡后面建立的秘密工坊。

这里曾经是张家的地盘,杨秋倒也没有不好意思占用人家曾经的土地。

毕竟张氏坞堡有个秘密炼铁高炉,附近山上又有铁矿,周围又有河流。

这等资源优势不利用,她杨秋就是傻子。

所以她将炼铁工坊建立在了张氏曾经的坞堡这里。

自然,张辽也很熟悉这个地方,那毕竟是张氏曾经的家产。

可是从跟杨秋来到这座炼铁工坊,再看着里面的铁匠铸铁,张辽感受到了一种陌生的感觉。

似乎这里跟以前相似,但又好像完全不一样。

于是张辽问出了自己的疑问。

“这铁匠的铸铁技巧似乎跟张家的铁匠不一样,还有,将军这工坊怎么招揽了这么多的铁匠,马邑县有这么多铁匠吗?”

自西汉以来,炼铁技术便一直在不断发展。

那时,汉帝国在与匈奴的征战中屡战屡胜,令匈奴人闻风丧胆。

这除了因为汉帝国的将军们勇猛善战、汉武帝时期的国力强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那便是技术的代差。

匈奴人冶金业几乎没有,所用的箭还是由兽骨制成,至于其用的铁制武器,那更是完全比不上汉朝的兵戈。

而西汉时候,炼铁技术已经非常发达了,可以建造大型的炼铁竖炉,彼时已经具备了生铁炒钢的技术。

这种技术使得战场上的武器更加锋利,也使得农具的使用更加普及。

技术的提升,也使得土地利用率开始提高,于是土地可以开始轮种,粮食产量也开始提高。

要知道,秦汉以前,五千万以上的人口在这片土地可是养不活的。

因为那时候还是石头木头等做的农具在普遍使用。

而这种农具只能把土地翻得很浅,这也导致粮食产量很低,一块地种了一两年就要休耕保养,不能轮种。

而炼铁技术的发展,不只在战场上提高了优势,更是在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